,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4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祝方敏 审题人:贾利娟
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夙(sù)兴夜寐 渐(jiàn)染 葳蕤(ruí) 青青子衿(jīn)
B. 夹(jiá)心饼干 嫠(lí)妇 呦呦(yōu) 何可胜(shēng)道
C. 既往不咎(jiù) 赍(jī)赠 吐哺(b?) 所向披靡(m?)
D. 匪我愆(qiān)期 旌旗(jīng) 惩(chéng)罚 方枘(ruì)圆凿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诡垣 溘死 唯有杜康 怀瑾握瑜
B. 拾掇 鸷鸟 潸然泪下 纵横捭阖
C. 涅磐 樊笼 总角之宴 否极泰来
D. 自缢 伶俜 陨身不恤 踯躅不前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B. 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王平同学一马当先地冲到了前面,同学们沸反盈天地高声呐喊助威。
C. 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情不自禁发出的声音。
D.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充满爱与希望,传递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
C. 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 花卉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截至9月9 日,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万人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 “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偶像的身上体现了从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和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身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5.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D.“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 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和“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B.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C.“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D.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7.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B.微博天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C.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D.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天嘉
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玠,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玠非百里才,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后累迁御史中丞。
玠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有令誉 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 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 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 致:奉养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因寄所托
B、乃除山阴令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0.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B.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C.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28分)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句默写。(15分)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 《赤壁赋》)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陶渊明用比喻手法表现归隐田园热切愿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____,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微风过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________________,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9分)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①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②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③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④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⑤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枪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⑦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 、阅读是搏斗,读者既要与另一个心灵单独碰撞,又要在这样的碰撞中超越对方更超越自己;最后读者获胜。
B、本文用朴实的笔调和贴切的比拟,在从容淡定的娓娓道来之中,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又睿智的读书境界,表现了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聪慧。
C、“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之说,比喻生动形象,没有危言耸听的夸张之嫌。
D、作者先说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可接下来却有一大串的比拟,这是为了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E、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深层次精神沟通,是独特的读者与独特的作品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鸣,所以是一种孤独。
15.文章第④段为什么说阅读“有些像睡”?这样说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说“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又说“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这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全文内容看,读书有什么要旨?请你做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8分)
18.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 ②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3分)
60
19.为下列四个人物中的一个写一段颁奖词。50-80字(5分)
(1)屈原(2)刘兰芝(3)《氓》的女主人公(4)陶渊明
80
作文(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的感悟,自行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4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评分参考答案
一.
1.D 【解析】A项 渐染jiān B项 夹心饼干jiā C项 所向披靡mí
2.B 【解析】A项 垝垣 C项 涅槃 D项 殒身不恤
3.A 【解析】A项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符合语境。 B项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贬义) C项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D项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褒义)
4.A 【解析】B项 成分残缺。可在“热情奔放”后加上“民族豪情” C项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当,应在“都”前加“他” D项 搭配不当。“人流”和“络绎不绝”主谓搭配不当。
二.
5.D 【解析】A项 “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是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行为。 B项 前半句无中生有,后半句说的是偶像的作用。 C项 “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强加因果。
6.C 【解析】C项 参看第二段末“‘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代替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7.A 【解析】A项 “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属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而非“有别”。
三.
8.B 【解析】除:任命官职
9.C 【解析】C项 “为......所”和“为”都是表示被动。 A项 于是;依、随。 B项 于是;表判断“是” 的意思。 D项 用来;表修饰,相当于“而”。
10.C【解析】“使曹义达被免官”文中没有提及。
11.翻译
(1)(3分)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为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对此颇为忧虑,(“以”“患”各1分,通顺1分)
(2)(3分)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敕”“出”各1分,通顺1分)
(3)(4分)况且天地万物各有其主,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即便是一丝一毫也不求取。
(“且”“苟”“虽”各1分,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褚价小时就为人所称誉。前辈大多称赞他有才土器度。他长大后,仪容风采甚好,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格调。他最开始被任命为王府法曹参军,后转任外兵参军、记室参军。迁任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颇为忧虑,对中书舍人蔡景所说:“会稽山阴是个大县,但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你在文士之中,考虑一下适于担任此职的人。”蔡景历说:“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他能否入选?”陈宣帝说:“很好,你说的正与我的想法相同。”于是任命褚玠为戎昭将军、山阴令。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体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将情况向尚书台汇报,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当时舍人曹义达正受到陈宣帝的宠信,山阴县民陈信家中财产甚多,他用钱财贿赂、巴结曹义达,陈信的父亲陈显文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褚玠就派遣使者捉住陈显文,打他一百皮鞭,于是县中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无人再敢触犯法令。陈信后来通过曹义达诬告褚玠,褚玠竟因此而被罢免。褚玠在山阴任职一年余,只是花用自己的俸禄,被免职后,没钱返回京都,于是留在山阴县境内,种疏菜以自给。有人讥讽褚玠的才干不能担任县令,褚玠回答说:“我输送租税,不比其它县少,而且除去贪残暴虐之人,使奸吏心惊胆战。如果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则确实如您所讲的;如果说我不懂从政之道,我不服气。”当时人认为的确如此。皇太子陈叔宝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太子喜爱褚玠的文辞,命令他入直殿省。大建十年,任命褚玠为电威将军、仁威将军淮南王长史。不久,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太建十二年,他迁任御史中丞,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二岁。
褚玠为人刚毅,有胆量决断,又善于骑射。他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一连两发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野兽很快就死了。到他担任御史中丞时,很有执法公正的赞誉。自从梁末丧乱,朝廷典章制度废弛,执法的官员因循守旧,不加改动,褚玠正要大加改革,制订条例,只列出纲要,而未编撰完成,故不列在后。他去世后,太子亲自为他制作碑铭,用来表达对故旧的情感。陈后主至德二年,追赠褚玠为秘书监。他所撰写的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合事理,由此为当时人所看重。
12. 诗歌鉴赏
(1)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2)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解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空气明净清新,原野空旷开阔。中间四句写周围景色。郭门、村树,远近结合。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与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青翠的山峰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更富层次感。最后两句中,作者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动态人物,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13.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譬如朝露
(6)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7)哀民生之多艰
(8)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五.19分
14.B E 【解析】注意:是选择最恰当的两项。A项 “阅读是搏斗”文中为“阅读像搏斗”并且文中没有说最后是读者获胜。C项 有夸张之嫌 D项制造悬念不恰当。
15.【答案】①因为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能使人醒来时信心倍增;(1分)②阅读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新的钙质,重又生机盎然。(1分)
表达效果:这句话用比喻(或者类比)的论证方法,形象而生动的阐释了读书的作用和意义。(2分)
16.【答案】不矛盾。(1分)“我们被征服”意指在阅读中我们折服于作者的思想,接受作者的观点,收到作品的感染。(1分)“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意指我们在阅读中,有了新的思考,提高了思辨能力,精神得到了升华。(1分)
17.【答案】①要虚怀若谷,只有这样才易于接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2分)②要选择好的书读,只有读好的书,才能获得享受,才能有收获;(2分)③要勇于同作者争辩、对话,多思考,多想象,悟出真谛。(2分)
六.
18.
【答案示例一】奔越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答案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解析] 本题引中国传统书画入卷,解答时不仅可用文,还可用诗。“你心中的奔马”可以是草原上奔驰的骏马,也可以是人们心中的神驹,关键是要有奔腾的气势。
略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