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荣县五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荣县五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4 20:1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贡井区五宝中学八年级上语文半期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深湛(zhèn) 矜( jīng) 持 以讹(é)传讹
B、斑斓(nán) 摇曳(yì) 弄巧成拙(zhuó)
C、 娴(xián)熟 安谧(bì) 娓娓(wěi)动听
D、倏(shū)地 虚无缥缈(miǎo) 悲天悯(mǐn)人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得天独厚——单独得到上天的厚爱。 B、矢志不移——立下志愿不移动。
C、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D、一劳永逸——辛劳一次,以后就永远安逸了。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 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
往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
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创新的过程。
A、凝结 积淀 汇合 B、凝聚 积淀 融合
C、凝结 积累 融合 D、凝聚 积累 汇合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B、《答谢中书书》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绝句。
C、《小石潭记》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D、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于元末明初,写的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5、古诗文名句默写。 4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3)、我们可以用陆游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 , ”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4)、《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进取的句子是: ? 。 。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标题。(15字以内) 2分
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标题: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
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 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7、仿照划线句,在后面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3分
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
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的作文片断,读后修改里面的3处错误。 3分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语文非下苦功夫不可。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①学习语文是艰难的一个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鲁迅年轻时为了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他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②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多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比亚作品的词句,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作文得心应手……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早在很多年以前,毛泽东主席就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可见,凡是善于驾驭语言的人,无不经过一番刻苦磨炼。③谁能否认不下功夫就能学好语文呢
①处语序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②处用词前后矛盾,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③处与上下文语气不连贯,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40分
(一) 15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散文选刊》, 有删改)
9、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0、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4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2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2分)
11、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
12、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15分 将兴趣进行到底 葛玲玲 廖奎斗
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 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 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 、“兴趣不仅是孩子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
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分)
16、品味语句:“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句中划线的“之一”为什么不能去掉? 2分
17、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3分)
(三)10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2分)
①呷浪之鳞 :
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
19、翻译下列语句: (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
②麦田浅鬣寸许。
译:
20、文章融情入景,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 。(1分)
21、第1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2分)
22、从文中找出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的一个句子。(1分)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四、作文。(40分)
以下二题,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使我们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已,同时,我们的一些语言、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题目:醉人的 风光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写成一篇抒情散文。(3)600字以上。
初二半期考试语 文 答 题 卷
一、20分 1-4 各2分
1、 2、 3、 4、
5、默写 4分 每空0.5分
(1) 。
(2) , 。
(3)           ,           。
(4) ? 。 。
6、(2分)
7、(2分)
8、(3分)A、 ______________ __。
B 、 。
C、 。
二、阅读 (40分)(一)(15分)
9、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0、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4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 (2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2分)
11、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
景象指 。
令作者“终生难忘”的原因 。
112、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感情? (3分)
(二)(15分)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3分)
14 、“兴趣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
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品味语句:“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句中划线的“之一”为什么不能去掉? 2分
______________ __
17、文中说“持久的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
(三) (10分)
18、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2分)
①呷浪之鳞 :
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翻译下列语句: (2分)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 ______________ __
②麦田浅鬣寸许。
译: ______________
20、文章融情入景,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 。(1分)
21、第1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文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 __
22、从文中找出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的一个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 __
23、( ) (2分)
三、作文(40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略 6、略 7、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 8、略
9、(4分) ①餐桌的美食(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来源) ②生活的用具 ③当做燃料 ④婴儿的护具 ⑤孩子的玩具 ⑥劳作的工具。 (一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10、(2分)①他选择早发的朝南向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 (2分)②“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超的挖笋技术。(找出3个动词2分,分析2分)
11、(4分)“轰轰烈烈的景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2分 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感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2分
12、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 3分
13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4、(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15、 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16、略 17、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18、略 19、略 20、喜 21、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2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23、C
三、作文 4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