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课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课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3 14: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课
一、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线性运算有平面向量及其坐标运算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以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共线定理,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根据线性运算求参问题.
2.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培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素养.
例1 (1)已知向量a=(2,1),b=(-3,4),则2a-b等于(  )
A.(7,-2) B.(1,-2)
C.(1,-3) D.(7,2)
(2)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则等于(  )
A.- B.-
C.+ D.+
反思感悟 向量线性运算的基本原则
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结果仍是一个向量,因此,对它们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向量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若=λ+μ,则λ+μ等于(  )
A. B. C. D.2
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的核心内容,重点是数量积的运算,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两向量平行、垂直,求两向量的夹角,计算向量的长度等.
2.通过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例2 (1)已知向量a=(1,3),b=(3,4),若(a-λb)⊥b,则λ=________.
(2)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6,||=4,若点M,N满足=3,=2,则·=______.
反思感悟 (1)向量数量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①当已知向量的模和夹角θ时,可利用定义法求解,即a·b=|a||b|cos θ;
②当已知向量的坐标时,可利用坐标法求解,即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2)利用向量数量积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①设a=(x1,y1),b=(x2,y2),
a∥b x1y2-x2y1=0,
a⊥b x1x2+y1y2=0(a,b均为非零向量);
②求向量的夹角和模的问题
设a=(x1,y1),则|a|=.
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0≤θ≤π,a,b为非零向量)
cos θ== .
跟踪训练2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20°,且||=3,||=2.若=λ+,且⊥,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
三、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1.主要考查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求三角形的面积,以及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简单的综合应用.
2.借助解三角形,培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例3 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2b2=(b2+c2-a2)(1-tan A).
(1)求角C;
(2)若c=2,D为BC的中点,在下列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求AD的长度.
条件①:△ABC的面积S=4且B>A;
条件②:cos B=.
注:如果选择两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反思感悟 (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利用三角形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时,注意一些常见的三角等式所体现的内角关系,如在△ABC中,sin A=sin B A=B;sin(A-B)=0 A=B;sin 2A=sin 2B A=B或A+B=等.
(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如sin A=,cos A=等,通过代数变换.
跟踪训练3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A∶sin B∶sin C=2∶1∶,b=.
(1)求a的值;
(2)求cos C的值;
(3)求sin的值.
四、余弦、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常见的问题涉及距离、高度、角度以及平面图形的面积等很多方面.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问题抽象为三角形的模型,然后利用定理求解.注意隐含条件和最后将结果还原为实际问题进行检验.
2.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模型,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素养.
例4 为了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B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
反思感悟 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明确题目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方向角、方位角等.
(3)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作出辅助线,将已知与未知元素归结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解此三角形.
(4)在选择关系时,一是力求简便,二是要尽可能使用题目中的原有数据,尽量减少计算中误差的积累.
跟踪训练4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n mile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20 n mile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 n mile/h,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章末复习课
例1 (1)A (2)A
跟踪训练1 B
例2 (1)
(2)9
解析 因为=+
=+,
=-=-A,
所以·=(4+3)·(4-3)
=(162-92)
=×(16×62-9×42)=9.
跟踪训练2 
解析 由⊥,知·=0,
即·
=(λ+)·(-)
=(λ-1)·-λ2+2
=(λ-1)×3×2×-λ×9+4=0,
解得λ=.
例3 解 (1)由题意及余弦定理,得2b2=2bccos A·(1-tan A).
∴b=c(cos A-sin A),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B=sin C(cos A-sin A),
∴sin(A+C)=sin Ccos A-sin Csin A,
∴sin Acos C=-sin Csin A,
又sin A≠0,
∴tan C=-1,又0解得C=.
(2)若选择条件①,S=4且B>A,
∵S=4=absin C=absin ,
∴ab=8.
由余弦定理,得c2=(2)2=40=a2+b2-2abcos ,
∴a2+b2+ab=40.

解得或
∵B>A,∴b>a,∴
∴CD=.
在△ACD中,AD2=CA2+CD2-2CA·CDcos C=16+2-2×4×cos =26,
∴AD=.
若选择条件②,cos B=,
∴sin B=.
∴sin A=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
由正弦定理可得a==2.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D2=AB2+BD2-2AB BDcos B,
解得AD=.
跟踪训练3 解 (1)∵sin A∶sin B∶sin C=2∶1∶,由正弦定理可得a∶b∶c=2∶1∶,
又b=,∴a=2,c=2.
(2)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可得
cos C===.
(3)由(2)得cos C=,
∴sin C==,
∴sin 2C=2sin Ccos C
=2××=,
cos 2C=2cos2C-1
=2×-1=,
∴sin=sin 2Ccos-cos 2Csin=×-×=.
例4 解 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A观测M,N的俯角α1,β1,B观测M,N的俯角α2,β2;A,B间的距离d(如图所示).
②方法一 第一步:计算AM.
在△ABM中,由正弦定理得,
AM=;
第二步:计算AN.在△ABN中,
由正弦定理得,
AN=;
第三步:计算MN.在△AMN中,
由余弦定理得,
MN=.
方法二 第一步:计算BM.
在△ABM中,由正弦定理得,
BM=;
第二步:计算BN.在△ABN中,
由正弦定理得,
BN=;
第三步:计算MN.在△BMN中,
由余弦定理得,
MN=.
跟踪训练4 解 由题意知
AB=5(3+)n mile,
∠DBA=90°-60°=30°,
∠DAB=90°-45°=45°,
∴∠ADB=180°-(45°+30°)=105°,
在△DAB中,由正弦定理得
=,
∴DB=


==10(n mile),
又∠DBC=∠DBA+∠ABC
=30°+(90°-60°)=60°,
BC=20 n mile,
∴在△D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D2=DB2+BC2-2DB·BC·cos∠DBC
=300+1 200-2×10×20×=900,
∴CD=30(n mile).∴t==1(h).
∴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