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东方之珠》
·
《七子之歌》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评价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01
请添加标题
03
请添加标题
02
请添加标题
04
请添加标题
文化理解
结合《七子之歌》为诗谱曲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寻找素材用所学为诗谱曲
01
审美感知
03
艺术表达
02
文化理解
04
创意实践
让学生了解《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艺术表达
掌握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艺术表达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感。
创意实践
新知导入
找找我们要去的香港和澳门吧
港澳
考考你
此日聚千人,空巷观潮头。(打一中国地名)
芬芳沁码头。
(打一中国地名)
谜底
香港
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东方之珠”
——香港
新知学习
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
《东方之珠》
音频:
情绪:
速度:
我们一起用美妙的人声一起哼唱旋律吧
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诗情画意的歌词,
会是哪个有才的人写出来的呢?
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台湾省苗栗县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人、作家。
__________
我们根据书本的提示,看一看这首歌是什么结构吧
曲式结构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曲式分析
《东方之珠》
A
B
a(1-8)
a‘(9-16)
b(17-20)
b‘(21-24)
补
充
b(32-35)
b‘(36-39)
b’(40-43)
抒情、自然
激昂、澎湃
现在我们有一种音乐叫做“音乐的二次创作”,就是把经典的音乐重新编曲、翻唱、加入新的元素,让歌曲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一起感受一下老歌新唱吧!
感受香港方言---粤语的魅力
《七子之歌》
——澳门
诗人·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闻一多在民主运动中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他曾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参与组织十一学会,并且是民主战士。他在1946年7月15日的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次的讲演》,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并当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逝世,时年47岁。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七子之歌》
课堂练习
结合《东方之珠》给《七子之歌》划分曲式结构
七子之歌
A
B
a (1-2)
b (2-4)
a (5-6)
c(7-9)
d (11-13)
d 14-16)
e (17-21)
课堂总结
1、香港和澳门自古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在新中国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回归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这两首歌曲不仅纪录了国人对港澳的深情,包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还反映出了音乐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魅力。生活处处有音乐,音乐离不开我们的生活。
2、作为生在新中国的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发奋读书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
板书设计
拓展
用“宫商角徵羽”
选择一首古诗,为其谱写旋律?
作业布置
1、结合本单元所学,了解潮剧、粤剧以及客家采茶剧,并找出异同。
2、预习下一单元内容,复习简谱知识,准备小乐器“竖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课题 《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东方之珠》是一首旋律优美舒展、歌词深情凝重的歌曲。词曲作者罗大佑以通俗音乐的表现手法, 感人肺腑的真诚、 富于想象的拟人化描绘, 将香港比作一个饱经沧桑的恋人, 既对往昔坎坷岁月的追忆、 又对今日迷人风采的赞叹和对她海枯石烂般的誓言。 歌曲带有一丝伤感与忧郁的描述, 跨越了历史的浩渺时空, 给人以震撼。 表达了作者对香港沧桑历史的慨叹、 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 对香港回归的期盼以及对香港的热爱, 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七子之歌》歌曲源于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爱国诗歌《七子之歌》,表现了流离失所的“孩子”澳门的强烈民族自尊心以及对祖国母亲的无尽思念和热爱。歌曲采用主歌为四句体单乐段结构,音乐平缓、风格纯真质朴,以童声领唱、合唱的方式演绎,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诉说。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澳门的历史紧密相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在经历百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终于回归祖国,这为《七子之歌》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为了迎接澳门的回归,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以澳门为主题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这首歌曲诉说着澳门从被殖民到去殖民的辛酸历史,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时刻。此外,歌曲的创作还受到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作曲家李海鹰为这首诗歌谱写了曲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鲜明的音乐特点。同时,澳门的殖民岁月也为歌曲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使得歌曲在表现手法上兼具叙事与抒情,传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澳门的深情。
学习目标 文化理解: 让学生了解《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艺术表达:掌握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审美感知: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感。创意实践:结合《七子之歌》为诗谱曲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寻找素材用所学为诗谱曲。
重点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掌握。
难点 让学生深入理解两首歌曲的内涵和意义,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导入(5分钟) 初听 建立对音乐旋律的印象。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20分钟)谜语导入:运用猜谜游戏,引出香港教师提问提问学生关于《东方之珠》歌曲的初步感受和对它们的了解。学生回:优美 抒情。速度为中速再听音乐。师介绍《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和歌词解析。带领学生欣赏歌曲,重点讲解其中的旋律、节奏和音乐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比乐句当中的节奏型:三连音和小切分节奏型。 c.跟着动态图谱,进行哼唱。跟音频带词演唱。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跟着老师边唱边划分乐句。(师生共同补充板书)小结:东方之珠、简单介绍背景。二、《七子之歌》 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认识闻一多)和歌词解析,带领学生欣赏歌曲,重点讲解其中的旋律、节奏和音乐表现手法。结合《东方之珠》小组分组对《七子之歌》进行乐句划分。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要求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音乐表现手法。选一首古诗词,用“宫商角徵羽”的中国民族调式谱写旋律。b. 邀请个别小组上台展示演唱,鼓励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4. 归纳小结(5分钟)a.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两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根据歌词,学生联想历史背景与音乐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对比、练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印象。跟着动态图谱,复习简谱。感受歌曲魅力与风格。从诗歌入手,了解《七子之歌》背后的故事。学生哼唱旋律,了解作词填取的乐趣 审美感知:初听旋律。感受音乐的厚重。文化理解:结合歌词和历史,解读音乐的厚重。开拓视野,了解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审美感知:感受音乐节奏型的异同。理解歌曲与历史、社会的相互影响。创意实践:教师点出词曲写作填充的音乐手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课堂练习 小组练习:根据书本提示,给两首歌划分曲式结构
课堂小结 香港和澳门自古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在新中国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回归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这两首歌曲不仅纪录了国人对港澳的深情,包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还反映出了音乐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魅力。生活处处有音乐,音乐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作为生在新中国的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发奋读书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