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拍,五声C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管弦乐《晚会》是一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会热闹愉快的气氛,表达解放区人民欢庆胜利,迎接解放的兴奋、欢乐心情。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过新年》。
2.用秧歌舞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聆听管弦乐《晚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饱满、热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过新年》,并能够用简单传统的秧歌舞步为歌曲伴舞;
2.认识锣鼓镲,能够根据教师演示,模仿并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和同学合作,完成声势训练,为歌曲伴奏;
3.通过聆听管弦乐《晚会》,能够用“十字”步和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作品所体现的热闹场景。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过新年》,体会过年的喜庆气氛。
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歌曲的第三、四乐句。
课前准备:
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1、律动《恭喜恭喜》
我将领学生一起来做《恭喜恭喜》的律动,感受情绪!
设计意图:我采用情境导入和律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放松心情,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让学生喜欢这个课堂。
2、创设情境
律动之后,我再带领学生们在歌曲《过新年》的伴随下,共同帖窗花,挂福字,贴对联,来布置装扮教室,使学生通过动手感受新年到来的喜庆氛围!同时切入到本课的主题“过新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过年时的欢乐气氛,同时也感受音乐的烘托让气氛变得更浓郁,也是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 聆听体验 感受模仿
1、聆听感受 视觉体验。
教师边唱边跳《过新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聆听体验活动中熟悉《过新年》的旋律,节奏,我将传统的民族秧歌舞中“十字”步这一元素加入进来,在音乐的弥漫作用下,通过动作引导、模仿、对比聆听、表演等教学方法来熟悉歌曲、解决歌曲难点。
2.按节奏学习“十字”步,秧歌舞动作
师:秧歌舞最主要的是十字步,跟着老师先来学习脚步然后学习手的动作。(左右前后交叉)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首先学习“十字”步的动作走法,然后,为了解决本课歌曲的教学难点,我根据歌曲《过新年》的节奏特点,设计的动作。第一乐句“过新年呀,咚咚咚锵!”手上的动作是慢速的,第二句手上的动作是快的……这样设计,学生能够根据对比两种十字步的速度,体会一、二乐句与三四乐句节奏的不同,在演唱这两句的时候会有所提示与帮助,解决歌曲的难点。
3、学生随音乐表现歌曲。
把学习的十字步与歌曲结合,完整的表演一遍
三、逐层递进、参与实践
1、认识锣鼓镲
教师依次出示乐器“锣鼓镲”,认识一下
2、参与体验——敲一敲,打一打,感受音色,了解演奏方式
让学生先自由的敲一敲,打一打,感受一下音色,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每种乐器应该如何使用……
3、节奏感受,实践操作
出示节奏图,学生练习节奏。
(1)拍手感受节奏(现场体验)
(2)用打击乐器敲击对应节奏(现场体验)
(3)分别合着歌曲进行伴奏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烘托歌曲的气氛,我采用了聆听法、动手实践法、声势训练法的教学方法,利用打击乐器“锣鼓镲”,让学生在进行伴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4、声势训练:
加入三种不同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的时候,引导学生将这个伴奏型只加入在歌曲中的固定位置。也就是后半句的位置。这三种乐器是依次加入的,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层层递进地掌握锣鼓镲的使用,这样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聆听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的三个声部的声势训练,一起为歌曲伴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歌曲,培养了学生的聆听习惯,以及多声部的感受能力。
四、完整演唱、合作编创
1、师生接唱,
2、生生接唱,
3、男女生对唱,
4、生生互教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以歌曲的演唱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开始学生都是在这首《过新年》的歌曲中进行的各种活动;无论是秧歌舞,还是锣鼓镲,背景音乐都是这首歌曲。学生已经在音乐的弥漫作用下,潜移默化的熟悉了歌曲的旋律。所以,我采用多中演唱形式来完成学唱歌曲的任务。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演唱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通过这些演唱环节以及教师的指导,最后让学生将歌曲能够演唱的基本准确。
5、歌曲处理
女同学可以组成一个舞蹈团队,男同学可以选择打击乐器伴奏,其余的学生就来演唱歌曲,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和学生们共同表演!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还给学生预留了一个自己编创的空间。在歌曲的结尾处:咚锵!咚锵!咚咚锵!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创编动作以及打击乐器的节奏型,只要有结束的感觉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五、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1、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初听管弦乐《晚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聆听,再次体会“过节”这一主题所展现的欢快的情绪,
2、整体聆听,感受主题。
复听管弦乐《晚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复听,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聆听当中,感受这首乐曲的主题,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找出锣鼓镲的节奏,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将前面所学的内容锣鼓镲的节奏、秧歌的十字步充分的在这个环节体现,通过学生有序的加入,丰富乐曲表现。
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体会到了过年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的气氛,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