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折线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3 15: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2.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读懂图意,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你知道 3月 12日是什么节吗?
生:植树节
师:迎胜小学的同学们也参加了植树节活动,我们去看看。(播放视频)
师:要想知道迎胜小学植树情况,怎么办?
生:收集数据
(2)出示信息
师:你觉得这么多数据,怎么样?
生:太乱了
师:怎么办呢?
生: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一下。
(3)出示整理的数据
师:观察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折线统计图。
出示课件:把条形统计图变成一条线,你还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为什么?
生:因为高度不变
师:能不能再简化一点?
生:可以变成一个点。
师:这一个个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数量的多少
师:有一种统计图是关注数量变化的,你能从这幅图上看出每一年数量的变化情况吗?生:从......到......点变高(低)了,表示数量增加了(减少)了。
师:怎么更形象的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呢?
生:可以把点连起来。
师:你能说说这些线段是怎么表示数量变化的?
生:向上走的线表示数量增加,向下走的线示数量减少。
师:整体看是什么走势呢?
生:向上
师:我们数量呈上升的趋势。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读图。
小组讨论:折线统计图由什么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表示什么呢?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2)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师:既然折线图计图有那么多优点,2023年迎胜小学五(1)班部分学生植树情况也做成折线统计图,你学得有问题吗?
生:它们不是一个整体......应该做成条形统计图
(3)、画折线统计图
师:认识这是什么汽车吗?
师:我国为了按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提倡植树造林,还大力支持发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 2016年-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均产量统计表,想知道汽车月均产量是怎样变化的,应选择什么统计图?
生:折线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单来,先在小组内讨论画法,然后独立完成。
(计时 4分钟)
学生展示,并总结画法出示课件并总结:
描点-标数-连线分析:
(1)、2016年-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均产量呈什么趋势?
(2)、从()年到()年增长最快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1:这段向上走的线最长
生 2:这段线最陡
生 3:这段线角度最大......(课件展示)
(3)、我预测 2021年月均产量()万辆
师:已达 29.5万辆,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师:这也是 2016年-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均产量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增速没有那么大了?和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一格表示的数量不同
师:我们要根据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师:当数据较大且集中时,看,还可以怎样?
生:省略数据
三、综合练习
1、师:旅游时折线统计图还可以帮我们做决策呢?看,这是什么景点?出去游玩时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什么样的天气出行呢?
师:这是一幅旅游时可以做参考的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什么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什么统计图?
师:结合两幅图,说一说你选择几月份旅游,为什么呢?
2、评选读书小明星
师: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丁丁一周读书时间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新新再读书时间变化情况是样的?变化大吗?
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明明一周读书时间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变化大吗?
小组讨论:评选出读书小明星并说明理由。
3、开放题
(1)这幅图可能是什么统计图?
(2)这也是 2014-2020中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统计图。
4、国家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其中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主要途径。从现在起到 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从 2030年到 2060年从峰值逐渐降下来,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这个过程吗?学生用手势表示,然后播放“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视频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还能形象的描述生活中的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我们首先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又学会了画折线统计图,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观察、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过程,希望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课下继续研究。
《折线统计图》课后反思
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收集、处理数据,并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认识折线统计图、会制作折线统计图、会分析折线统计图。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同地域不同班级的学生生活背景不尽相同,所以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丰富多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内容应该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我就大胆地尝试把教材进行重组,围绕“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搜集了许多想多数据,创设了相关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非常有序,再整理到条形统计图,最后引出折线统计图,以及对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这样的一条教学主线。既对以往知识进行复习,又让新知识出现的很自然,还让孩子对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做了初步的比较,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了解到折线统计图除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外,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从而为下节课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做好了知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