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 年级 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的一个答案填写到答题框中)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忽必烈 B.铁木真 C.阿骨打 D.阿保机
2.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3.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
5.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6.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
7. 以下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8. 地处南京秦淮河畔的“贡院”被专家学者称为见证中国科举制度的“活化石”。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诞生 B.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始设殿试和武举
C.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民国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
9. 下列各朝代设置的机构中不属于特务机构的是
①三省六部 ②市舶司 ③锦衣卫 ④东厂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明朝建立 B.迁都北京 C.郑和下西洋 D.明朝灭亡
11.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12.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最后被哪一个政权灭亡?
A.西汉 B.辽 C.金 D.蒙古
1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15.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能反映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的史实是
A.康熙在雅克萨痛击沙俄入侵者 B.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C.乾隆帝在承德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 D.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1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便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
A.伊犁将军 B.盛京将军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7.清朝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外政策是
A.禁止对外贸易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禁海政策 D.重本抑末政策
18.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A.蒙古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辽攻金之战
19.《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依据材料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邢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年间,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帝”是谁?他是如何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的?(10分)
(2)据材料一,该朝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什么?(5分)
(3)据材料二推断,军机处的特点是什么?该机构设于何时?(10分)
3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
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图一,为巩固统治,元朝在地方上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5分)
(2)图二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5分)
(3)为加强对图二中A地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清朝在图二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