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20 CBADC BBCCD DCDAC DBABD
21.【答案】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光合色素 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能
(2)电子显微镜 叶绿素含量上升、基粒厚度和基粒片层增多
(3)叶绿体基质 增强
一方面叶绿素含量、基粒厚度和片层数量均明显增加,可减缓光反应速率的下降/提高低光胁迫下的光反应速率/光反应阶段可为暗反应阶段提供更多能量;另一方面R酶活性明显增加,可促进CO2的固定,减缓暗反应速率的下降。(2分,一个方面1分)
(4)①赤霉素②.不是 施加ABA后,NAC缺失突变体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 增加 2
22【答案】共10分(每空1分)(1) 随机 70
(2)物种丰富度 不能构成群落,因为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等 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捕食风险(伯劳鸟的捕食)增加了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 长期适应
在草原鼠害严重地区,适当保留或种植一定数量的芨芨草
(4) 物理 ,繁殖
23.【答案】11分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基因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AAbb;10/13;小籽西瓜:大籽西瓜=1:8
(3).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或染色体变异) Abb: A=1 :1或全为Ab (2分)
共3分
24【答案】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T
PD-1、CTLA-4 T细胞的活性,降低T细胞的免疫能力
(3)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使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
(4)①.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100 等量(不含2DG)的溶剂N
②. 需氧呼吸 NADH积累,从而提高酶L的活性(2分)
25【答案】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 Ca2+(钙离子) 抑制(屏障)
(2)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神经调节,糖皮质激素受神经-体液调节,前者速度快 (2分)
(3)高 抑制心博强度,对心率基本无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用10.0V电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
表格(共3分,其中标题1分)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心脏影响结果记录表
操作 滴加阿托品后3V电极刺激 滴加普萘洛尔后10V电极刺激
心博强度 增加 减弱
心率 增加(或不变) 减慢绍兴市名校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不会直接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胃肠蠕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变化
2. 神经调节的实现依赖完整的结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轴突和树突都可构成神经纤维
B. 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C. 脊神经中只有支配躯体运动的传出神经
D. 脊髓灰质中主要为上下纵行的神经纤维束
3. HIV 从感染宿主细胞到子代病毒的排出,下列体现其与宿主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中的酶水解病毒衣壳蛋白质
B. 中心体协助病毒 RNA 的移动
C. HIV 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苷酸,易发生变异
D. 病毒包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
4.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特殊中间产物,
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
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酮体由肝脏细胞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需经过组织液、血浆等细胞外液
B. 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
C. 血液中酮体过量可导致内环境 pH偏低
D. 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5. 某人不慎右足被刺伤,因伤口小,未做任何处理。3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 5天开始发
高热,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感觉不便。经医生诊断,此人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右侧
腹股沟淋巴结炎。关于此患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腹股沟淋巴结不属于免疫器官 B. 第二道免疫防线未参与免疫过程
C. 体温升高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D. 受损部位的血浆渗透压升高
6.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小鼠的垂体或甲状腺,其耗氧量都会增加
B.给切除甲状腺的小鼠补充甲状腺激素,其代谢可保持正常
C.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补充促甲状腺激素,其生长发育正常
D.给成年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对其甲状腺的形态无影响
7.某同学在大饮料瓶中加入了水、水草、泥沙、小鱼、小虾等,制作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
模拟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小鱼、小虾及泥沙中的微生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该生态瓶中的小鱼和小虾等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D. 制作生态瓶时,加入的生物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越稳定
高二生物试卷 第 1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8. 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质量浓度
B. 不同质量浓度的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一定不同
C. 在质量浓度为 200mg·L-1时,生产上宜选择甲对该插条进行处理
D. 在质量浓度为 300mg·L-1时,甲、乙对该插条生根率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9. 切断脊髓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反射消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发
生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随意运动不能恢复,但某些简单反射可恢复,如排尿反射恢复
正常,屈肌反射比正常时加强,而伸肌反射比正常时减弱。之后若再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
重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脊髓支配的某些反射活动受大脑调控
C. 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减弱了伸肌反射
D. 脊休克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
10. 深度睡眠调节过程中,睡眠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BF)释放的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
上的 A1受体结合,可促进 K+通道开放,腺苷还可以通过 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
进睡眠。图 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图 2 是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记录正常睡眠-
觉醒周期中 BF胞外腺苷水平变化的传感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腺苷通过促进 K+通道开放而抑制觉醒神经元的兴奋
B. 可以利用 AK(腺苷激酶)活性抑制剂来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
C. 腺苷与传感器受体结合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使绿色荧光蛋白发出荧光
D. BF中的 ATP通过胞吐释放至胞外后,脱去 2个磷酸产生腺苷
11.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
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的环境中,产热为 a1,散热为 b1;处于 30℃的环
境中,产热为 a2,散热为 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 从 30℃的环境中进入 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C. 从 30℃的环境中进入 0℃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尿量增加,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人处于 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 a1>a2,b112.为研究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采用双侧卵巢去除
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雌激素分泌少),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高二生物试卷 第 2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1 组大鼠是野生型,2、3、4 组中的实验大鼠均患骨质疏松
B. 2、3 组相比,说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指标上升及骨密度下降
C. 结果表明促胰液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而提高骨密度
D. 促胰液素可降低去除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转换指标
1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充裕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 各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C.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进行都依赖于食物链和食物网
D.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14.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过程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⑥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图中参与免疫的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或记忆抗原的特性
B. 抗体的特异性与浆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有关
C. 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才可引发哮喘
D.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而不属于体液免疫
15.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
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
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
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三者关系如右图所示,箭头表示捕食,
其中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量捕杀寄生蜂,一段时间后飘虫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B. 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二、三营养级
D. 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16. 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 10-12 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
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
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二生物试卷 第 3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A. 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沙漠蝗数量预测种群变化趋势
B. 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为此环境下的 K 值
C. 监测第 9 个月和第 18 个月时,种内竞争强度一致
D. 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沙漠蝗无法降低其 K值
17.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 GGEe)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所
示,其中生物体体色性状只由 E、e 这一对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所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内将会含有 1或 2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最终同时产生基因组成分别为 GE、gE 和 Ge 的配子
D.该生物体体色出现红色、粉色、白色是由于基因重组
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内,RUNX1 基因编码的一种调节靶基因
转录的蛋白质α亚基仅有第 107位对应的氨基酸出现异常,下图为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若该基因编码链部分序列为 5'-TGGTGC-3',则其转录的 mRNA部分序列为 5′-GCUCCU-3′
B. RUNX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发生突变的核苷酸位点可能是第 319 位
C.图中细胞甲、乙、丙的差异表现在细胞形态结构、mRNA的种类、蛋白质的种类等方面
D.图中表示 RUNX1 基因的表达过程的是②③
19.如表为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 A、B、C、D分别代表
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P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R代表呼吸消耗量。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GP X R
A 25.2 6.7 18.5
B 3.9 0.8 3.1
C 214.3 78.5 135.8
D 1678.6 635.7 1042.9
分解者 369.8 50.1 319.7
高二生物试卷 第 4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注:表中能量数值单位为 108kJ/(m2·a)
A. 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为 A、B、C
B. 该时间段内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的
C. 生物 D的 X与生物 C的 GP差值主要是 D流向分解者的量
D. 演替到热带雨林阶段,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平衡,生物量为 O
20.生长素的发现历经多位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现又有科研人员对具有顶端优势的杜鹃兰假
鳞茎分别进行打顶、顶芽涂抹三碘苯甲酸(能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
第 5天后处理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 9天后快速生长,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
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拜尔的实验用来确定尖端产生某种“影响”的合成不需要光照
B. 打顶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促进侧芽萌发
C. 三碘苯甲酸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功能
D. IAA/CTK的值变小有利于侧芽萌发,侧芽快速生长时该比值增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21.(14 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梅雨季节,普通水稻遭遇低光环境的胁迫会严重
减产,但超级稻所受影响小,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1)水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填写物质)能够捕获太阳光中能量,将___________
转变为糖与氧气,在此过程中光能被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 。
(2)科研人员测定不同光强处理 30天后水稻的相关指标,并利用____________观察超级稻
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超级稻适应低光胁迫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__。
叶绿素含量 基粒片层数
品种 光强 基粒数(个) 基粒厚度(μm)
(g·m-2) (层)
100% 0.43 20 0.25 10
超级稻
25% 0.60 12 0.50 20
(3)R酶催化碳反应中 CO2的固定,是影响碳反应速率的限
速酶,其位于__________。R酶的活性可用羧化效率相对值与
R酶含量之比表示。不同光强下,R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如下图,
与全光照条件时相比,25%的低光胁迫条件下,超级稻 R酶活
性____________。请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释超级稻适应低光
胁迫的机制_______。
高二生物试卷 第 5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4)NAC是植物中较常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水稻多种生命活动。NAC和 ABA均抑制
种子萌发,关于二者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机制,有以下三种假设:
假设 1.ABA 通过 NAC抑制种子萌发。
假设 2.NAC通过 ABA抑制种子萌发。
假设 3.ABA 和 NAC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互独立。
根据假设,研究者选用野生型、NAC缺失突变体和 NAC过表达突变体三种水稻种子进行相
关实验,结果如图 1、2、3所示。
①参与种子萌发调控的主要激素除了 ABA外,还有 。
②由图 1和图 2可知,ABA_____(填“是”或“不是”)通过 NAC抑制种子萌发,依据
是 。 由图 3可知,NAC可以_____(填“增加”或“减少”)种子中 ABA的
含量,支持假设_____。
22.(10 分)布氏田鼠是草原上的一种小型食草哺乳动物,伯劳鸟是其天敌之一、鼠洞周围
的芨芨草常被布氏田鼠简单切断其茎叶的基部,但田鼠并不以芨芨草为食。为探究布氏田鼠
破坏芨芨草的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下列实验:在样地架网阻止伯劳鸟进入,测量芨芨草的体
积并计算其一个月后的变化,以反映布氏田鼠的行为,结果如图。
(1)调查芨芨草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选择样方时应遵循 原则。调查布氏田
鼠种群密度:在 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 75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 60只,
其中有 30只带有标记,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第一次标
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则其该牧场上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约
为_____只/hm2。
(2)通过调查 可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其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该草原
群落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能否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若要调查该草原布氏田
鼠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_________。
(3)实现结果表明:架网时,有无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增加量相似;不架网时,与
无布氏田鼠的样地相比,有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明显降低。由此说明__________。布
氏田鼠的该行为是其对环境 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有助于
其改善视野,躲避天敌,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为草原鼠害防控提出建议:___________。
(4)草原周边雨水较为充沛处形成了一片湿地,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
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__________。
高二生物试卷 第 6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23.(11 分)研究发现西瓜种子的大小由两对等位基因 A、a和 B、b 共同决定,a 基因纯合
产生大籽,但 b 基因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现以 3 个纯合品种作亲本(1 种大籽西瓜和 2 种
小籽西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一 大籽西瓜×小籽西瓜① 小籽西瓜 13/16 小籽西瓜、3/16 大籽西瓜
二 大籽西瓜×小籽西瓜② 大籽西瓜 3/4 大籽西瓜、1/4 小籽西瓜
(1)A、a 和 B、b的遗传遵循 定律,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 。
(2)实验一中,亲本小籽西瓜①的基因型为 ,F2的小籽西瓜中杂合子占 ,
实验二中,若 F2中大籽西瓜随机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
(3)对实验一亲本小籽西瓜①进行辐射处理后,发现某精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b
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移到了基因 A所在的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该精原细
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类型用基因组成表示)。
(4)请写出实验一中 F1小籽西瓜测交的遗传图解。
24.(12 分)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研究肝癌
的发病机制,对治疗肝癌有重要意义。
(1)机体主要依赖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免疫清除肿瘤细胞。此过程中细胞毒性 T细胞
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_____形成新的细胞毒
性 T细胞和_____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
(2)TGF-β1是肝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PD-1 和 CTLA-4是 T细胞膜表面可调节 T细胞
活性的两种蛋白质。研究发现肝癌患者体内 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为研究 TGF-β1引发肝
癌的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 TGF-β1引发肝癌的机制是:TGF-β1 可通过促进 表达,
来抑制 ,导致 T 细胞无法消灭更多的癌细胞,进而引发肝癌。
(3)研究者开发了 PD-1抗体和 CTLA-4抗体治疗癌症,临床使用取得不错疗效,但治疗
过程中会出现皮疹、肺炎、肠炎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出现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可能的原
因有 PD-1抗体和 CTLA-4 抗体引发了机体的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癌细胞也会进行旺
盛的厌氧呼吸。葡萄糖氧化分解时,NADH需要不断被利用并再生
出 NAD+ +才能使反应持续进行。酶M和酶 L均能催化 NAD 的再生,
但酶M仅存在于线粒体中,酶 L仅存在于细胞溶胶中。为研究该问
题,科研人员用溶剂 N配置不同浓度 2DG(糖酵解抑制剂)溶液处
理分裂的癌细胞,结果如图 3。
①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又称糖酵解,发生在__________。糖酵解速率相对值为________的组别
为对照组,该组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_______溶液处理癌细胞。
高二生物试卷 第 7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
②图 3表明,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较低时,癌细胞优先进行_________(填写细胞呼吸类型)。
分析图 3 可得,癌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旺盛厌氧呼吸的可能原因是其生命活动需要大量
能量,糖酵解速率过快,产生的 NADH 速率超过了酶 M 的处理能力,造成 ____________,
乳酸大量积累。
25.(13 分)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人的身心健康,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会
发生相应变化,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原因是内环境中_____(填写一种
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对 Na+内流的_____作用减弱,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
(2)剧烈运动可导致血糖升高,此时血糖主要来源是_____。血糖升高与肾上腺素、糖皮质
激素等分泌增加有关。剧烈运动过程中,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含量先增加的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
(3)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该过程受神经-体液共
同调节。为研究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双重支配作用,
以蛙为材料进行实验。蛙的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
混合成为迷走交感神经干,取蛙一只:剪开颈部、暴露迷走交感
神经干、剪开胸部、暴露心脏,做成如图所示装置。生理信号采
集仪可以记录心搏强度和心率。
实验 I:①开启生理信号采集仪,记录正常的心搏情况。
②通过刺激电极用 3.0V的电刺激(第一次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记录并观察心搏情况。
结果心搏强度减弱,心率基本不变。
③休息一段时间,待蛙心脏恢复正常后,用 10.0V电刺激(第二次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
心脏表现为心搏强度和心率增加。
④实验结果分析:第二次刺激与第一次刺激结果不同,原因是迷走神经兴奋性比交感神经
_____(填“高”或“低”),且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的作用是_____。
实验Ⅱ:验证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别通过释放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
①取图示装置,在心脏处滴加阿托品(一种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刺激电极用 3.0V
的电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记录并观察心搏强度和心率。
②另取一图示装置,在心脏处滴加普.萘洛尔(一种 阻断剂),通过刺激电极_____,
记录并观察心搏强度和心率。
③预测实验结果:设计用于记录实验Ⅱ结果的表格,并将预测的结果填入表中______。
高二生物试卷 第 8 页,共 8页
{#{QQABYQaUggCAAhAAAAhCAwU4CAGQkBEACCoOBEAAoAAAC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