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2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体会孟子散文善用譬喻之妙,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新课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全面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作者介绍】
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题目解说】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先后是春秋时候的霸主;“事”,事业,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
本文是问答体散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齐桓共、晋文公实行的是霸道,而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展开问询,孟子转移了话题,而谈论“王道”,认为“霸道”不可行。全篇都是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展开辩论。
【层次结构】
( 开头至“无以,则王乎”)
入题。孟子把与齐宣王的对话转到“行王道”上来。
第二部分(从“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主要说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即不忍之心。
第三部分(从“王说”到“ 王请度之 ”)
点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四部分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五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全文分析】
1、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
明确:
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道”。
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
明确:
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
3、明确“王道”和“霸道”。
明确: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
明确:
(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
(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3)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5、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明确:
(1)“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
(3)“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
6、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明确: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博得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7、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
明确:
(1)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之前,孟子两次发出诘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是齐宣王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扭转僵局,孟子不等齐宣王回答,就调转笔锋,另辟蹊径,提出“大欲”的问题。
(2)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成就霸业,但为了舒缓气氛,迎合齐宣王,就欲擒故纵,故意以口体目耳之娱来揣度连用五个句子构成排比,用筛除法,巧妙地引出立志兴国、图霸天下这个“大欲”,使齐宣王因受到恭维而在心理上感到快慰。这样既把孟子的议论推进了一步,又抓住了齐宣王的心理,使论辩得以顺利进行,形成文章的顿挫。
8、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明确: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9、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明确:
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这就必须做到“制民之产”发展生产,“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
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对比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能够知礼义。最后论说“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使百姓有养有教。
10、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一大难点。请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1)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仁政的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亲身经历说起,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之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而且,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王说孟子是“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2)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齐宣王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與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铺平了道路。
(3)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积极地表示自己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的“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要“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想。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
11、概括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
明确:
(1)孟子说服齐宣王经历了三个波折
①波折一: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这一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于是,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
②波折二: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③波折三: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称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梦。
12、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明确: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保民而王”。
【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未之有也
C.王见之,曰:“牛何之 ”
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守道不变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无以,则王乎
C.盖亦反其本矣 D.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也”应是“莫能御之也”。句子翻译为:为了保护人民而称王(起义),(那种威势)是谁也无法抵御的;B.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应是“未有之也”。句子翻译为: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C.宾语前置句,“牛何之”应是“牛之何”。句子翻译为: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D.判断句,句末“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故选D。
2.答案:B
解析:B.超:越过。翻译:用胳膊夹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不到的事情。故选B。
3.答案:B
解析: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中的“夺”,应译为“耽误”,句意为: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
4.答案:D
解析:A项,“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B项,“以”,同“已”,停止;C项,“盖”,同“盍”,何不。D项,没有通假字。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