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A卷(后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A卷(后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3 22: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A卷(后附解析)
试卷后附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添加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一组是(  )
A.位移、路程、加速度 B.位移、速度、加速度
C.位移、时间、加速度 D.瞬时速度、时间、位移
2.因为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包含两个数据:19分钟、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分钟表示的是时刻
B.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3.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1.8 m高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枚网球,观测到网球上升3.2 m后回落,最后落回地面。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为3.2 m,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1.8 m
B.网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5.0 m
C.网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路程为8.2 m
D.网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5.0 m
4.G46次高铁列车8点23分从衢州站出发,停靠车站12次,共计停车时间44分钟,到北京站全程用时7小时20分,最高时速可达35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点23分”、“44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B.350km/h是指平均速度
C.考察列车从衢州站到北京站的时长,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D.列车出站从静止达到最高时速350km/h的过程,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
B.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的运动规律时,乒乓球可看成质点
C.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是指铅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不同
6.如图所示,由A运动到D,纸带上ABCD是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的系列连续的点,点BCD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4cm,10cm,18cm,则(  )
A.纸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纸带可能运动的越来越快
C.纸带可能运动的越来越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越杆动作,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某女生跑完1500米用时6分钟,6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D.某中学开冬季运动会,上午8:30开始,8:30表示时间间隔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
8.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9.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带上的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匀速运动的
B.在打下的纸带上,点迹密的地方,表示小车的速度大,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小
C.在打下的纸带上,点迹密的地方,表示小车的速度小,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
D.根据实验测量数据,作v-t图象时,先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拟合”这些点,且画图象时,要使它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10.下列关于速度及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增加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甲的加速度为-4m/s2 ,乙的为 3m/s2,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快
C.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
D.物体甲的加速度为-4m/s2 ,则甲一定做减速运动
11.甲、乙两物体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B.t=0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C.当甲、乙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题
1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不计空气阻力,)
(1)所用实验器材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合适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把小车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 ,后 (填“启动打点计时器”或“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
如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1) 0.737 0.801 0.928 0.994
(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的图线 。
13.(1)图甲是 打点计时器,图乙是 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甲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填“约8”或“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无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3)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A. B.
C. D.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14.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100s内速度由5.0m/s增加到15.0m/s,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15.某质点从x、y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出发,在第一秒内向x正方向运动6米,在第二秒内向y正方向运动8米。
(1)计算质点在这2秒内的位移;
(2)计算质点在这2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计算质点在2秒内的平均速率的大小。
16.我们想知道一个自行车运动员在通过公交车站牌这个位置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者从自行车前轮到达站牌下方开始计时,在前0.1 s内自行车的位移是1 m,前0.5 s内自行车的位移是9 m,前1.0 s内自行车的位移是20 m。
(1)请你分别求出三个时间段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三个平均速度哪一个更接近自行车通过站牌时的瞬时速度?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思路: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解析: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B正确;
C.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错误。
答案:B。
2.B
解析:A.19分钟表示运动所用的时长,即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与形状可忽略,则可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由于汽车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则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路程,故C错误;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题意无法知道位移大小,则无法求出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答案:B。
3.C
解析:A.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从高出地面1.8 m的位置开始抛出小球,所以落地点的坐标为-1.8 m,网球上升3.2 m后回落,则最高点的坐标为3.2 m,故A错误;
B.网球上升3.2 m后回落,则上升过程的位移为3.2 m,故B错误;
C.网球上升过程的路程为3.2 m,下落过程的路程为5 m,则网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路程为8.2 m,故C正确;
D.网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3.2 m,落地点的坐标为-1.8 m,所以网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5.0 m,故D错误。
答案:C。
4.C
解析:A.“8点23分”是时刻,“44分钟”指时间间隔,A错误;
B.最高时速可达35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B错误;
C.考查列车从衢州站到北京站的时长,可以忽略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C正确;
D.列车出站从静止达到最高时速350km/h的过程,只知道末速度中间无法确定是否一直做匀加速运动,D错误。
答案:C。
5.D
解析: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瞬时速度,A错误;
B.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的运动规律时,球的旋转不能忽略,故不能把球看成质点,B错误;
C.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是指铅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水平距离,C错误;
D.参考系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不同,D正确。
答案:D。
6.B
解析:由题意可知
因它们的时间相等,则出现位移之差相等,即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7.A
解析:A.研究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可以忽略运动员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和动作,故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故A正确;
B.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越杆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和动作,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错误;
C.6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8:30表示的是时刻,故D错误。
答案:A。
8.ABC
解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满足x=vt,故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大小即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但是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答案:ABC.
9.ACD
解析:A.纸带上的点间时间间隔相等,当点间距相等,则表示纸带是匀速运动的,故A项正确;
BC.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一定,纸带上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较小,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故B错误,C正确;
D.作图研究实验测量点间的关系时,画曲线时让尽量多的点落在该曲线上;如不在曲线上,应使尽量多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离曲线太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可以舍弃;作图时用平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故D正确.
10.BC
解析:A.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增加量无关,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A错误;
B.甲的加速度为-4m/s2 ,负号表示方向,乙的为 3m/s2,可知甲的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快,B正确;
C.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子弹经过枪口位置的速度,所以v指瞬时速度,C正确;
D.物体甲的加速度为-4m/s2 ,则甲可能做减速运动也可能做加速运动,D错误。
答案:BC。
11.BC
解析:AB.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t=0时刻甲图像的斜率大于乙图像的斜率,则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甲、乙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甲图像的斜率小于乙图像的斜率,则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故C正确;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答案:BC。
12. AC 靠近 启动打点计时器 放开小车 0.1 0.864
解析:(1)[1]AB.打点计时器实验用到的电源都是交流电源,故A需要,B不需要;
C.另外需要刻度尺量距离,故C需要;
DE.本实验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可以即是,所以不需要秒表,故DE不需要。
(2)[2][3][4]为了充分利用纸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3)[5]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得
(4)[7]根据描点法得图像如图所示
13. 电火花 电磁 交流 220 A B
解析:(1)[1][2][3][4][5]图甲是电火花计时器,图乙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次点。
(2)[6]A.打点计时器有计时功能,每隔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因此无需测量时间,故A正确;
B.位移需要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出,故B错误;
CD.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计算,故CD错误。
答案:A。
(3)[7]匀速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由图可知,B项图示点迹间得距离均匀。
答案:B。
14.0.1m/s2
解析:根据加速度定义式,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代入数据得
所以列车的加速度为0.1m/s2。
15.(1)10;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53°;(2)5m/s;(3)7m/s
解析:(1)位移大小为两点的连线,即为
方向为
解得,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为
θ=53°
(2)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3)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的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大小为
16.(1),,;(2)前0.1 s内三个平均速度,见解析
解析:(1)自行车在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前0.1 s内
前0.5 s内
前1.0 s内
(2)虽然这三个平均速度都不是运动员骑自行车通过公交站牌时的瞬时速度,但比较而言,x1是最小的一段位移,所以v1更接近自行车通过公交站牌时的瞬时速度,原因是位移越小(或时间越短),那么这段位移(或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小,所以利用位移x1所求得的平均速度最接近自行车通过站牌时的瞬时速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