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21:22:20

文档简介

柳州高中2023一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一5小题。
材料一:
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特征:第一,批判性思维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
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
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
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
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
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托判性思维的第一层次是一种能力,有别于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
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
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除了能力层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
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属于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模式
是成长型心智模式,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习惯,不断拓宽思维范围,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
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
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这个层次是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
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走进思维“盲区”。有关“如何”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
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
的考题来测试。而有关“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
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
几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的,很少是关于“为何”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然”的一知半解。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
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
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
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摘编自钱颗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
12023一2024学年高一上语文期考参考答案
1.B【解析】A.“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错,结合“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
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可知,原文
对此是否定。
C.关于“测试”“实干精神”的内容错误。结合“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
ETS的考题来测试”可知,“测试”不是获得方式:结合“人没有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可
知,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是并列关系,故“实干精神”不属于批判性思维。
D.“‘讲好中国故事’的根基”将意义窄化,结合“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
‘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人己经认识到,这样的精神和技能,是人的认知和
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可推知,社会意义应是“文明社会的前
提和支柱”。
2.C.【解析】A.“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
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对应关系,原文提到“批
判性思维除了能力层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
为心智模式”,这两个层次都属于批判性思维,而提出问题和解答都需要两个层次。
B.“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错误,结合“批判性思
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
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分析可知,“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
都属于心智模式层次,比“如何思考”的能力层次更重要。
D.“只要…就一定能”错误,原文为“我们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获得国际社会
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学外语,还要学习另一种语言,即‘理性语言’,
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有“需要、除了”等词语,可见不是充分条件
关系。
故选C。
3.B.【解析】A.只有批评质疑。B.质疑、获取证据、分析推理,解答,有完整的批判性思
维,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C.不涉及批判性思维任一环节。D.只有质疑。故选B。
4.①材料一关注的是中国学生所提问题儿乎是“如何”而很少“为何”的现状,材料二关
注的是中国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②材料一是为了针对性地提出批判
性思维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主张,材料二是为了解释我国高端产业落后
的原因,从而证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5.①继续进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让广大师生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
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等思维技能训练,
让学生获取批判性思维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通过感悟、启发等
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心态、思维习惯。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