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B卷(后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B卷(后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3 22: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B卷(后附解析)
试卷后附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添加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衢宁铁路北起浙江省衢州市终至福建省宁德市,途经13个客运车站。线路全长37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最快运行时间为5小时17分钟。则(  )
A.“5小时17分钟”指时刻
B.“全长379公里”指位移大小
C.“时速160公里”指运行的平均速度
D.在研究运行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2.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会等于路程
C.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3.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
B.研究做课间操同学的动作
C.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D.研究运行中的人造卫星的公转轨迹
4.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以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且在任意连续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0,做匀速运动
B.若﹤0,做匀减速运动
C.若﹤0,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
D.若﹥0,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
5.2020年7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AG600实际上像是一艘会飞的船,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最大航程为45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500km/h,仅用4个小时就可以从三亚到达曾母暗沙海域,大大增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态的能力。关于AG6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500km/h表示其平均速率
B.研究在海上降落的飞行姿态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C.加满油后,其一次飞行最大位移可能等于4000公里
D.研究从三亚运动到曾母暗沙海域的运动轨迹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
6.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变化得越快
C.物体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7.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
8.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 4 秒指的是 t=4s 到 t=5s 之间的时间间隔
B.时刻就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C.物理测验时间是 90min,这里 9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第 4 秒末和第 5 秒初都是指的 t=4s 这一时刻
9.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秒,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24小时37分秒”是指时间间隔
B.由于火星体积和质量太大,研究公转时不能看做质点,研究自转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火星公转一周的位移与地球公转一周的位移大小都为零
D.比较火星、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应当以太阳为参照系
10.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后,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处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如图所示。有关礼花弹从炮筒射出后上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礼花弹的速度变化得越来越慢,则其加速度越来越小
B.若礼花弹的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大,则其加速度越来越大
C.礼花弹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D.礼花弹加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1.一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逐渐增大,方向可能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题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依次表示点以后连续打出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
(1)纸带的 (填“左端”或“右端”)与重锤相连;
(2) cm, cm,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是,而计算时仍按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已知)。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 .
(2)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换上纸带重复多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间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步骤前的字母),应更正为 ;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填步骤前的字母).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14.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做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求:
(1)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
15.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不断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可能吗?
16.铁路部门为提高客运能力,采取了提速措施,将上海(,)开往杭州(,)的旅游列车运行时间缩短到。设列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上海到杭州的位移约为多少?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A.“5小时17分钟”指时间间隔,A错误;
B.“全长379公里”指路程,B错误;
C.“时速160公里”指运行的瞬时速率,C错误;
D.在研究运行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D正确。
答案:D。
2.D
思路: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解析:A、路程没有方向,只有大小,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A错误,D正确;
B、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故BC错误.
点拨: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
3.D
解析:A.研究一列火车经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与长江大桥的长度相差不多,此时的火车长度不可以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
B.研究正在做课间操同学的动作时,要看同学们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
C.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时,不能看成是质点,否则就不能研究内部结构了,C错误;
D.研究运行中的人造卫星的公转轨迹时,人造卫星能看成是质点,D正确。
答案:D。
4.A
解析:A.=0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
BC.﹤0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在逐渐减小,通过任意相等位移所用时间将逐渐增大,由加速度可知,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C错误;
D.﹥0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通过任意相等位移所用时间将逐渐减小,由加速度可知,加速度逐渐增大,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5.C
解析:A.500km/h表示其瞬时速率,选项A错误;
B.研究在海上降落的飞行姿态时其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将其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最大航程为4500公里,则加满油后,其一次飞行最大位移可能小于等于4500km,即可能等于4000公里,选项C正确;
D.研究从三亚运动到曾母暗沙海域的运动轨迹时,飞机的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其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C。
6.D
解析: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可以很大,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所以A错误;
B.速度变化得越快,则加速度变大,但是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得越快,所以B错误;
C.物体加速度变大,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则速度是在减小,所以速度变大变小是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则C错误;
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D正确;
答案:D。
7.C
解析: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8.CD
解析:第 4 秒指的是 t=3s 到 t=4s 之间的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而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物理测验时间是 90min,这里 9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第 4 秒末和第 5 秒初都是指的 t=4s 这一时刻,选项D正确;答案:CD.
9.ACD
解析:A.“24小时37分秒”是指时间间隔,故A正确;
B.研究火星公转时能看做质点,研究自转时不能将其看做质点,故B错误;
C.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火星公转一周的位移与地球公转一周的位移大小都为零,故C正确;
D.比较火星、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要选取相同的参考系,应当以太阳为参照系,故D正确。
答案:ACD。
10.AD
解析:A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礼花弹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礼花弹腾空过程减速上升,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
答案:D。
11.ABC
解析:A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会改变,A正确,D错误;
B.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若速度先减小到零,则物体先减速到静止,再反向加速,B正确;
C.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加速度先减小到零,则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最小,C正确。
答案:ABC。
12. 左端 6.20 11.40 1.30 偏小
解析:(1)[1]纸带从左到右点迹间距逐渐增加,则纸带的左端与重锤相连。
(2)[2][3]由刻度尺读出,。
[4] 段位移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5]如果>,则实际打点周期偏小,由可知速度测量值将小于真实值。
13. CI c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becda
解析:(1)[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不需要直流电源,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测量点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所以还需要的器材是:CI.
(2)[2][3]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c,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4]根据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顺序知,操作步骤顺序为:becda.
14.(1)R,由北指向南;(2) R,方向为东偏南45°;2.5πR
解析:(1)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的长度,即
x1=R
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
(2)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的长度,即
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
s=×2πR+2π×=2.5πR
15.可能
解析: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减小只是表示速度变化得慢了,速度增大还是减小要看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所以只要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当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时,其速度仍在增大,只是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是可能的。
16.
解析:设地球为一圆球体,其半径约为,则地球上每纬度之间的距离的为:
地球上北纬处每经度之间的距离为
如图所示,上海与杭州南北相距
东西相距
相对于地球周长来说,两段距离均可看作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