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教学目标】
运用随文识字、字源识字、结合语境及生活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楼、代、腊”等10个生字,会写“楼、利”等生字。
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经历图文对照的过程,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依托对词语的理解,进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合理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读中感悟,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质疑课题,视频导入
1.同学们,语文课开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八角楼上》。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可以提出来。
预设一:八角楼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二:为什么叫八角楼?
预设三:八角楼里住着谁?
预设四:八角楼在哪里?
播放视频,答疑解惑。
看完视频相信大家对八角楼里的故事更加好奇了,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八角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质疑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视频对八角楼的背景故事进行简单的介绍,更直观地解答了学生最初的疑惑,富有画面感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体会。】
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读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精读感悟,品读释疑。
(1)自由读第一段,同桌交流读到的内容。
师: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从第一段中你都读出了哪些内容?
预设一: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拓展识字:“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代一般与时间有关,古时候我们就能称之为——古代。有古代就会有近代、现代。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所以我们才能有这么丰厚的信息资源。
字源识字:“争”观看争字的演变过程。
预设二: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结合语境识字:“楼”是一个形声字,右面是它的声旁,楼为什么是“木字旁”呢?——古代建筑大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图片出示八角楼的一角。
教学“夜幕降临”,图文理解。
师:你还读出什么内容了呢?
预设三: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出示词语卡片——夜幕降临,指名读,齐读词语。
师:看着图片,你能说说“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四:天黑了,夜晚来临了。
师:看,我们结合图片也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天黑了,天空仿佛被幕布遮住一般,这就是“夜幕降临”。
识字教学:“临”你能给临组个词吗?——来临,光临
对比朗读,感受日夜操劳,齐读第一段。
师:对比朗读,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预设一:更喜欢第一句。“每当”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
师:每当这个时候,八角楼的灯总会亮起,毛主席每天都会在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多么敬业的毛主席啊,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默读第二段,图文对照,感知课文内容。
师:当八角楼的灯亮了,毛主席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段。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画出毛主席工作的句子。
预设一:这个是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字源识字:腊也是一个形声字,从肉,本义是年终祭祀。寒冬腊月就是农历12月,冬天最冷的时节。
师:现在还没到寒冬腊月,我们就已经穿上了棉衣,看看图片,毛主席穿着什么?
预设二:单军衣、薄毯子
师:在这深夜之中,毛主席衣着单薄,再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三:此时的毛主席一定很冷。
师:把你体会到的冷读出来吧。指名读。
师:在这寒冷的深夜之中,毛主席坐上竹椅上写文章,没有一件厚衣服可以御寒,可见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
识字教学:“章”这个字,你想怎么记住它?加一加
师:你还画了那一句呢?
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识字教学:“握”握一握你手中的笔,同桌之间握握手。所以“握”是提手旁。我们一起读读握字词语吧!
师:当时条件如此艰苦,夜幕来临时,大家只能借助清油灯来照明,这就是清油灯发出了类似蜡烛的灯光。
结合生活识字:“油”也是一个形声字,你在哪里见过“油”这个字?
师:当灯光弱了,拨一下,就能更加明亮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助毛主席轻轻地拨拨灯芯吧!指名读,齐读。
师:看,灯光亮了一些,毛主席的脸庞也更加清晰了,此时的毛主席在干什么?生读——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师:我们来看“视”这个字,视就有看的意思。结合插图,你觉得毛主席正在 看。
预设四:认真地看、专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
师:凝视着,毛主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就是沉思。连毯子掉了都没有察觉到
识字教学:察觉,也发觉的意思,还可以说成觉察。认读词语。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预设五:毛主席工作投入,专心。忘我的工作。
师:如此专注、忘我的毛主席,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指名读、齐读。
3.总结提升,情感升华
(1)小组讨论,理解主题
师:凝视着这星星之火,他又在沉思什么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一:毛主席在想如何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预设二:毛主席想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把革命发展壮大。
预设三:怎样打败敌人,获得胜利。
师小结:同学们,灯光弱了,可以拨亮,此时的毛主席想到了革命之路,也可以通过宣传,不断发展壮大,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就如我们插图右上角的文字一样,革命事业也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师:也正因为这样,毛主席日夜思考着革命的道路,呕心沥血,所以他写下了——教师引读: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入情入境,配乐朗读
巩固词语,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参与,多读多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进而引导对主题的思考,层层推进,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写字教学,指导书写
观察“楼、利”,学生说说书写要点。
教师范写,关注重点笔画。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书写展示,点评调整。
【设计意图:根据字形特点,归类指导书写,通过对比选取的“楼、利”两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生字特点的不同,把握书写规律。】
情感升华,总结全文
师:八角楼里的人虽已不在,但毛主席所留下的革命精神仍在代代相传,就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我们的中国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不畏艰苦、忘我工作、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