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3 22:21:14

文档简介

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50分)
图1为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平时我们看到的圆圆的太阳是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日核
2. 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
B. 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 太阳黑子发生在②层
D. 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曲线图。 据此完成3~4题。
速度/km·s
3. 在地下约 2900千米处两种地震波速度剧变,可能原因是
A. 进入金属物质层 B 进入熔融物质层
C. 进入岩石物质层 D. 进入气态物质层
4.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科学家将地球内部圈层从内到外划分成
A. 地壳、地幔、地核 B. 地壳、地核、地幔
C. 地核、地幔、地壳 D. 地核、地壳、地幔
1
5. 图3 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元古代 D. 新生代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
6 ~7题。
6. 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 平均温度过低 B. 平均温度过高
C. 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7.2018年我国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太多 D. 月球引力太小
乾坤湾位于延安市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构成一个太极图,此处为特殊形式河曲,一般来说蛇曲指形成于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平原或宽谷中,很难发育在岩石中,但此处“S”形蛇曲深深嵌入岩石圈内。读图4,完成8~10题。
8. 乾坤湾蛇曲深深嵌入岩石圈的外力作用为
A. 流水下切侵蚀 B. 流水溯源侵蚀
C. 流水的侧蚀 D. 冰川侵蚀
9. 从航拍图中发现B 处有一村落,B 处所在地貌名称和流水作用对应正确的
A. 凹岸—侵蚀 B. 凹岸—沉积
C. 凸岸一侵蚀 D 凸岸—沉积
2
10. 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下列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A. 黄土高原—乾坤湾—凹凸河岸
B. 凹凸河岸—乾坤湾—河流剖面图
C. 延安市一黄土高原—凹凸河岸
D. 河流剖面图—乾坤湾—黄土高原
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是福建第一大岛,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点君山海拔438.7米。 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 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读图5, 完成11~12题。
11. 岛屿中的巨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A. 甲河流的冲积扇沉积物 B. 海滩
C. 岩石就地风化 D. 人为堆积
12. 岛屿海岸带的海滩和该巨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海水沉积、流水沉积 B. 流水沉积、流水沉积
C. 海水沉积、风力沉积 D. 流水沉积、风力沉积
图6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 根据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判断该层大气的名称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中间层
14. 该分层大气所在的纬度是
A. 低纬 B. 中纬 C. 高纬 D. 极地
3
15. 该层大气
A. 随高度增加,温度下降.
B. 该层的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
C、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 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图7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 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图8为某河口附近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 假如图中等值线数值 a >b >c,则它表示地理现象最可能是
A. 海水等深线、 B. 海水等温线
C. 海水等盐度线 D. 海水污染程度
19. 假如图中等值线数值表示海水的温度,且a< bA. 由于陆地的温度总是比海洋高
B. 由于水能释放而形成的热能
6. 此时是夏季,陆地的温度比海洋高
D. 此时是冬季,陆地的温度比海洋低
4
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会发生“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读图9, 完成20~21题。
20. 每年中秋前后都有大量游客去浙江观看钱塘江潮。 以下说法正确是
A 中秋观潮与气候因素有关
B. 中秋前后可随时观看到壮观的钱塘江潮
C. 杭州湾自口外向内潮差没有变化
D. 潮汐的形成与天体引力无关
21. 引起地球潮汐的原因是
A.月球和太阳引力 B. 地球重力
C. 太阳辐射 D. 台风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图10为中亚五国地形图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 完成22~23题。
22.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23.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矿产 C.水源 D.土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24~25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亿~9亿
5
24.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 约 15 亿~16 亿 B. 15.1亿或16.6亿
C. 约8亿~9亿 D. 约14亿~15亿
25. 下列不属子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因素的是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域对外开放程度
C. 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图1↑为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图12为某海岸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材料二:海陆风是海滨地区在一天之中,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天气现象。某地理兴趣小组记录了某天的海陆气温变化,如图13。
(1) 从图 11 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 (填“顺时针/逆时针”)循环; 若该实验模拟的是夜晚的海陆风,则热水代表的是 (填“陆地/海洋”)。 (2分)
(2) 据图 12中等压面分布可知,a、b、c、d 四地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为 > > > ,近地面吹 (填“海风/陆风”)。 (5分)
(3) 由材料二可知,地理兴趣小组想体验面朝大海长发飘向后脑的感觉,应选择该天的 时段,该天陆风最强大约在 时,指出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3分)
6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14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1) 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特点。 (2分)
(2) 从洪积扇堆积物颗粒的大小来看,甲 (填“大于/小于”) 乙,分析其原因。 (5分)
(3) 判断甲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已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大气的受热原理,例如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图1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 图15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编号是 。编号②、③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 。 (3分)
(2)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填编号) 较 (强/弱) 。 (2分)
(3)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3分)
(4) 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一般说来,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为,x(2分)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发,上游流域植被破坏严重。鄱阳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该湖区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图16示意鄱阳湖地理位置和利用RS 与GIS地理信息技术监测的鄱阳湖区某次洪涝灾害水体变化状况。
(1) 判断鄱阳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4分)
(2)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
(3)与传统方式相比,指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分析洪涝灾害信息方面具有的优势。(2分)
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柳州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该市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图17)。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 图中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分别是 、 。同学们将该土壤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pH值测定,得到的pH值 (填“大于/小于/等于”)7。 (3分)
(2) 柳州市北部山区自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列举两项能够改良或养护该地土壤的人类活动。 (3分)
(3) 从图中获知, 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形成因素还包括 、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 (2分)
(4) 指出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分)
8柳州高中2023级(高一上)期考地理答案
【解析】1.A2.A第1题,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人们肉眼看到的太阳的光亮表面,是
光球层,A正确。第2题,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图示信
息可知,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光球层,耀斑发生在
②色球层,A正确,B、C、D错误。
【解析】3.B4.C第3题,在地下的2900千米处是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之下是外核,
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B正确。第4题,地震波
在经过地球内部一定深度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
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叫莫蛋面,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
显增加: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叫古登堡面,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纵波的传播速
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通过对地履波的研究,科学家将地球内部圈层从内到外划分
成地核、地幔、地壳,故选C。
【解析】5.B由图可知,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
【解析】6.D7.C第6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由岩石组成,
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月岩表面热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作用强,破坏月球表面岩石
形成月壤,D正确:平均温度过低、平均温度过高、温度变化无常不是月壤形成的主要原因,
A、B、C错误。第7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频繁,
对人类威胁大,且因陨石撞击没有规律性,目前人类难以估计,C正确:空气太稀薄、字宙
辐射太强、月球引力太小是人类已经估计到的威胁,A、B、D错误。
【解析】8.A9.D10.A第8题,河流蛇曲深深嵌入较为坚硬的岩石圈,主要是流
水对岩石的下切侵蚀所导致,A正确:流水溯源侵蚀使得河谷向上游延伸,B错误;流水侧
蚀会使河流更加弯曲,但不是河流曲流嵌入岩石圈的主要作用,C错误;冰川侵蚀一般形成
的是冰川U形谷、峡湾等地貌,不会是河曲嵌入岩石,D错误。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A
处被河水冲击侵蚀,为凹岸,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岸泥土不断被河流侵蚀,土地面积
易缩小,不利于村落的发展:B处受流水堆积作用,为凸岸,凸岸泥沙不断堆积,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且土地面积大,有利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D。第10题,在野外进行地貌观
察时,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
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由此可知,黄
土高原一乾坤湾一凹凸河岸符合观察顺序,故选A。
【解析】11.B12.C第11题,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
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由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
能是河流搬运,A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
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误;人们不会在村庄附近堆积巨大的沙丘,D错误:结合前面信息一
一风力大、岛、临海,沙丘形成应为风力将海边沙粒搬运至此堆积而成,B正确。第12题,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
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面形成。海岸带的沙滩通
常是由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
【解析】13.B14.B15.C第13题,从图中高度12~50千米可知,该层是平流层,
B正确。第14题,从12千米可以得知对流层的顶部高度是12千米,对流层的厚度在赤道
地区大约17~18千米,在中纬大约12千米,极地大约89千米,B正确。第15题,据上
题分析可知,该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C正
确:其中A选项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不断升高:B选项臭氧吸收紫外线,不是红外线:D
选项对流运动显著是对流层的特点,不是平流层的特点。
【解析】16.B17.A第16题,据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
透明度有关。又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2一14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
明大气散射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正相关,故大气散射辐射夏季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
又据图可知,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
明度反相关,城区比郊区污染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城区大于郊区,②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