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3 21: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世界现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时空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时间、标志及影响,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和巴黎公社的基本概况。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了解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实质及影响;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02
家国情怀:感受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改革的决心,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03
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实拍1920年代的美国纽约的繁华

从繁荣到危机
01
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一战后,柯立芝任期之内,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电冰箱
吸尘器
洗衣机
电话机
电风扇
史料实证
加州的汽车长队
纽约街道
纽约酒店宴会
高尔夫球
爵士乐队
动画
当时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史料实证
繁荣中的危机
材料1: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母亲:你爸爸失业了。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
材料2: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材料3:买分期的概念越来越普遍,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 ——《仅仅是昨天》
材料4: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个打杂工在股市里赚了20多万、一个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
生产过剩、贫富差距大、虚假“繁荣”
史料实证
02
危机:
(1)
时间:1929-1933年
(2)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
表现:①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
②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
③失业人数激增。
在经历过短暂的虚假繁荣后,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的股价突然暴跌,股市带来的巨大恐慌在人群中蔓延。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全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概况
民众
市场
股市
工厂
①投资
①存款
①消费
②刺激生产
③大量贷款
④扩大生产
⑤消费降低
⑥利润降低
⑦无力偿还
⑦股票贬值
⑧财富缩水
⑨挤兑
抛售
抛售
崩盘
破产
倒闭
失业
唯物史观
03
特点:
波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
持续时间比较长:1929—1933年。
(2)
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人数超过3000万。
(3)
材料1: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 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金
遮遮掩掩等待救济的人们
时代广场买面包的长队
美国银行不开门
华尔街崩溃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聚集的群众
失业工人
求职者
史料实证
资本家倾倒牛奶
资本家销毁咖啡
史料实证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抗议失业的示威游行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美国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标语
史料实证

罗斯福新政
01
背景:
(1)
胡佛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经济危机不断加重;
材料: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宣称:“现在,我们美国人距最终战胜贫困是如此之近,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这方面都无法与我们相比。”然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家庭失去了住房,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人们将这些棚户区称为“胡佛村”。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
(1929—1933)
教学视频:胡佛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村”
饥民
金融危机时低价出售汽车
失业工人: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史料实证
(2)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我坚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由放任好!
我要实行新政,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济!
PK
胡佛 罗斯福
1575万票VS2280万票
富兰克林·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
1913年起,任海军部助理部长7年,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
儿童罗斯福
青年罗斯福
1902年罗斯福在哈佛大学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21年(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
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
1932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
05
02
03
04
时间:
1933年开始
领导:
罗斯福
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材料: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教学视频:炉边谈话
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06
《农业调整法》宣传海报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
史料实证
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以工代赈”。
田纳西水利工程
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
史料实证
实质: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07
意义:
08
(1)积极:
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消极: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唯物史观
教学视频: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
课后练习
1.20世纪20年代,“先享受,后付款”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广告的通用口号。1925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达48.75亿美元,并在以后各年中继续增加,直至货物的15%都以分期付款方式售出。新型消费理论( )
A.奠定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B.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促进企业大力革新生产技术D.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先享受,后付款”“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达48.75亿美元,并在以后各年中继续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新兴消费伦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直接促成了柯立芝时代的繁荣,但投机异常盛行,信贷不断紧绷,几乎濒于断裂,实际上,大危机已经潜伏于过度的信贷消费中,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D项正确;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与经济繁荣矛盾,排除A项;社会贫富分化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侧重信贷消费的危机,并未涉及生产技术的革新,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后练习
2.1932年,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达30%。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在生活水平逐渐向欧洲靠拢的途中突然发现它们的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于是撤出了欧洲市场,导致1938年的世界贸易额仅为1929年的60%不到。这段话强调了经济大危机( )
A.波及的范围特别广 B.促进了拉美的发展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造成了生产的过剩
【答案】A 【详解】材料反映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上升,世界贸易额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材料说明经济大危机波及的范围特别广,A项正确;根据“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在生活水平逐渐向欧洲靠拢的途中突然发现它们的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可知,拉丁美洲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项;1939年二战爆发,排除C项;材料强调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无法体现经济大危机“造成了生产的过剩”,排除D项。故选A项。
课后练习
3.美国政府“1933-1937年,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这一系列的做法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B 【详解】为了应付严峻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具体措施有“以工代赈”,其主要内容为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结合题干材料“1933-1937年,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可知,这一系列的做法是推行“以工代赈”,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4.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 )
A.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B.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D.成为了欧美国家的指导思想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干“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可知,马克思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缓解经济危机,没有解决了美国经济危机,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排除C项;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不能理解成欧美国家将其当作指导思想,这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