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食品时加热剂(生石灰和水)发生了能量变化,也伴随有物质变化
B.可作为造影剂用于射线检查胃肠道疾病
C.广泛试纸不能准确测得“84”消毒液的值
D.航母上的钛合金铆钉可抗海水腐蚀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
A.熔融 B.蔗糖 C.液态氯化氢 D.醋酸
3.下列事实或操作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明矾净水
B.加热蒸干并灼烧溶液,得到固体
C.焊接时用溶液除锈
D.氨态氮肥(含)不能与草木灰(含)混合使用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不变的是( )
A.容积不变,充入“惰”气 B.扩大容积
C.缩小容积 D.移走少量D
5.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下列有关电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与电源正极相连 B.放电时被氧化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向该极移动 D.充电时失去电子
6.关于金属腐蚀及其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的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常见
B.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铁闸门腐蚀
C.金属发生腐蚀时一定有电子转移
D.镀锌铁的镀层破坏后,铁的腐蚀速率仍比较慢
7.将固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只发生下列反应:,下列叙述能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的物质的量和产生的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同时存在和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HI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蒸馏水中滴加浓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B.溶液和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D.某温度下,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9.一种电催化合成氨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B.a、b两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a、b两极之间可以加一个阴离子交换膜
D.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有关下列图像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b中,虚线的反应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若,则图表示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D.若,由图中可知
11.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溶液中加水,的溶解度和均增大
B.将饱和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大于
C.难溶于水,溶液中不存在和
D.已知时,在溶液中加入氨水调混合液的,产生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
12.已知化合物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I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S2所在的基元反应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最大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升温使平衡逆向移动
C.使用催化剂只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不变
D.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13.为实现“碳达峰”,我国科学家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为电源的正极,a为电解池的阳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过程①中捕获时碳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过程②中捕获时碳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上述装置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时,向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所得、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的溶液滴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的
C.当溶液的时,溶液中存在:
D.当滴加溶液的体积为时,所得溶液呈碱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已知:①
②
③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2)写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的______。
(4)相同压强下,质量相等且起始温度相同的两份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分别生成液态水(反应I)和水蒸气(反应II),反应I放出的热量______(填“>”“<”或“=”)反应II放出的热量。
(5)在一定条件下,将和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写出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6)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和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还原生成单质、和,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16.(15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是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三大重要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时,向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在滴加过程中______(填标号)。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减小 D.始终增大
(2)常温下,将的溶液与的稀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______7(填“>”“<”或“=”,下同),溶液中______。
(3)取等体积的的溶液和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均等于5,所需水的体积分别为、,则______(填“>”“<”或“=”)。
(4)常温下,浓度均为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如下表所示:
溶质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几种钠盐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阴离子符号)。
(5)已知几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溶液的如下表所示:
离子
7.6 5.2 10.4
当向含有相同浓度的、、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______(填离子符号)先沉淀。______(填“>”“<”或“=”)。已知,要使溶液中的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的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常温下应向溶液中加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的______。
17.(14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碳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时,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0 1.8 0.9
2 1.2
4 0.3
①反应前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表中的值为______。
②判定时达到平衡状态的理由是______。
(2)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减小的浓度 D.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
(3)高炉炼铁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0(填“>”“<”或“=”)。
(4)和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将等物质的量的和充入恒容密闭反应器中,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此时测得,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15分)某学校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的电极为______极(填电极名称),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若电池为电镀池,、为质量相同的不含杂质的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目的是在某铁镀件上镀一层铜,则X电极材料为______,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若池中消耗准状况下的,则池中两电极的质量相差______g。
(3)若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等杂质,在______。电极(填“”或“Y”)周围有固体沉积。
(4)若、均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的溶液,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池溶液的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______。
(5)若、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极附近生成砖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加热食品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放热,并生成新物质,A正确;能溶于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医学上不能用作造影剂,B错误;“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故广泛试纸不能准确测得“84”消毒液的值,C正确;钛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D正确。
2.C 熔融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B错误;醋酸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
3.B A项,明矾中水解生成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B项,加热蒸干并灼烧溶液,得到固体,是因为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与水解无关;C项,焊接时用溶液除锈,是因为水解使溶液呈酸性;D项,和的水解能相互促进,从而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4.A 容积不变,充入“惰”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A正确;扩大容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缩小容积,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D为气体,移走少量D,平衡右移,但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D错误。
5.B 放电时负极上失电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被氧化,B项正确。
6.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A错误;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铁作阴极,铁不被腐蚀,B正确;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因此一定有电子转移,C正确;镀锌铁的镀层被破坏后,锌、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被氧化,铁作正极,不被氧化,铁的腐蚀速率仍比较慢,D正确。
7.C 消耗的和产生的都是指正反应,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A错误;反应从开始时容器内就同时存在和,B错误;容器容积固定,平衡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正确;该反应中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和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均为,D错误。
8.D
9.D 根据图示,电极上变为,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A错误;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生成氨气的电极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两极生成氧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错误,D正确;阳极产生的应向b极迁移,与价原子结合生成氨气,若、两极之间加一个阴离子交换膜,不能迁移,则无法合成氨,C错误。
10.C 图a中随着温度升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所以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图中,虚线和实线A的转化率一样,说明平衡状态未改变,且虚线斜率大,说明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虚线的反应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时增大了压强,B正确;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C错误;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可知,D正确。
11.D 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都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的浓度无关,A错误;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钙的溶解度小,但溶度积表达式类型不同,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大小,B错误;难溶于水,但溶液中仍存在和,其浓度很小,C错误;,D正确。
12.B TS2所在的基元反应活化能最大,故活化分子百分数最小,A错误;根据图示,产物能量比反应物能量低,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正确;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都降低,但反应的焓变不变,C错误;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D错误。
13.C 电极上由生成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故为阳极,为正极,为负极,为阴极,A正确;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过程①捕获时生成的的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②捕获时生成的的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碳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C错误;电极生成氧气,电极生成碳单质,电解的总反应式为,D正确。
14.B 的溶液中主要存在、,滴加溶液主要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当溶液的时,,的电离平衡常数,因为,B正确;当溶液的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因为,所以,C错误;当滴加溶液的体积为时,所得溶液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的的水解平衡常数,则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D错误。
15.(1)②(2分。多答或答错,均不给分)
(2)(2分)
(3)+172.5(2分)
(4)>(2分)
(5)(或5.3或5.3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各2分)
(6)(2分)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D
(2)<(分)>
(3)<
(4)
(5) < 6
17.(1)①(未写单位扣1分)(2分)1.2(2分)
(2)通过计算可知,时的物质的量为,不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2分)
(2)(2分,有错不给分)
(3)(2分)(2分)
(4)(2分)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正(1分)
(2)(或铜)(1分)
(3)(1分)
(4)增大 气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