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十八)5.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
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D.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
2.关于恒星的演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矮星的密度比中子星小
B.恒星演化到最后都会变为密度极大的中子星
C.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核心区域的核聚变
D.超大质量的恒星晚期会变为红超巨星,最后形成黑洞
3.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大的恒星寿命反而比较短
B.恒星的演化分为诞生期、存在期和死亡期
C.光年(1.y.)是一个时间单位,表示一年的时间
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状星系,太阳现在正处于其中的一条旋臂上
4.木村星系离地球为一亿光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村星系的光需一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B.在地球所见的为一亿年前的木村星系
C.可推知木村星系可能形成在五千万年前
D.木村星系中最老的恒星年龄应该超过一亿年
5.关于天体及其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色的恒星温度最高 B.恒星的寿命随其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红巨星最终一定会变成中子星 D.超新星爆发后会形成中子星
6.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哪个阶段( )
A.诞生期 B.存在期
C.死亡期 D.任何时期都可能
7.太阳系在银河系的( ).
A.中心 B.中心附近 C.一条旋臂的中心 D.一条旋臂的边缘
8.根据恒星的分类,太阳属于( )
A.超巨星 B.主序星 C.白矮星 D.中子星
9.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思想,在宇宙大爆炸的过程中,关于恒星的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质量恒星燃料耗尽后会收缩成密度极小的白矮星
B.恒星燃料耗尽后外层开始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C.超巨星爆炸后外层物质会扩散到太空中成为星云,内部物质形成新的恒星
D.星云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了核反应,中子星就形成了
10.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 B.
C. D.
11.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 )
A.-4,-2 B.4,-2 C.-4,2 D.4,2
12.关于恒星的温度、亮度和颜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恒星的颜色与表面温度有关,最冷的呈红色,最热的比太阳稍蓝
B.视星等越高的恒星,表面温度就越高
C.绝对星等越高的恒星,我们看到的就越亮
D.恒星的绝对星等仅决定于它的表面温度
二、多选题
13.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利用激光干涉法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此后2秒,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同一来源发出的伽马射线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电磁波望远镜同时观测到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标志着以多种观测方式为特点的“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也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多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有关引力波的预言,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宛如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
B.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
C.干涉是波具有的性质,所以激光也是一种波
D.引力波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介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基本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等价的
B.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C.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D.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说明远处的星系正急速的远离我们
B.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说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新星”和“超新星”是刚刚产生的恒星
D.“超新星”和“新星”的产生说明恒星正在不断灭亡
E.“超新星”爆发后少数可能形成黑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突起的核,称为核球,另外还有银盘和银晕,银盘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构是有旋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故A正确;
B.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这是因为质量越大压力就越大,这种情况下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就更加剧,故B错误;
C.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太阳能发光、放热,故C错误;
D.宇宙中有卫星的星球很多,比如木星就有许多卫星,故D错误。
答案:A。
2.B
解析:BD.恒星演化的结果与恒星的质量大小有关,如果恒星的质量小于1.4倍太阳质量,它会演变为白矮星,如果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2倍,它会演变为中子星,如果恒星的质量更大,它会演变成黑洞,B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A.由上述分析可知,白矮星的密度比中子星小,A正确,不符合题意;
C.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核心区域的核聚变,C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C
解析:A.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故A正确;
B.恒星的演化分为诞生期、存在期和死亡期,故B正确;
C.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路程是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故C错误;
D.宇宙是由很多星系组成的,银河系是一种旋涡状星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答案:C。
4.C
解析:因为木村星系距离地球是一亿光年,所以,木村星系的光需一亿光年才能到达地球,也是地球所见的为一亿年前的星系,可推知,木村星系中最老的恒星年龄超过一亿年,由此可得,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答案:C。
5.D
解析:A.恒星的颜色是由温度决定的,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故A错误;
B.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故B错误;
C.小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是: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故C错误;
D.超新星爆发后会形成中子星,故D正确。
答案:D。
6.C
解析: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死亡期,即超大质量恒星能以巨热核恒星炸弹的形式变成超新星,超新星爆炸死亡,答案:C。
7.D
解析:天文观测发现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一条旋臂的边缘,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8.B
解析:根据恒星的分类,太阳属于主序星。
A. 超巨星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主序星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白矮星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中子星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9.B
解析:A.小质量恒星燃料耗尽后会收缩成白矮星,但密度不是极小的,故A错误;
B.恒星燃料耗尽后外层开始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故B正确;
C.超巨星爆炸后外层物质会扩散到太空中成为星云的组成部分,而后这些星云会收缩成为一颗新的恒星,故C错误;
D.星云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了核反应,恒星就形成了,故D错误。
答案:B。
10.C
解析:依题意,有
,
根据密度公式,有
可得中子星的密度约为
答案:C。
11.B
解析:因“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所以,反α粒子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
答案:B。
12.A
解析:A. 恒星的表面颜色取决于它的表面温度,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所以最冷的呈红色,最热的比太阳稍蓝,故A正确。
BCD. 恒星的星等衡量的是发光能力,而发光能力既和表面温度有关,也和发光面积有关,故星等越高的恒星,表面温度不一定越高,也不一定越亮,故BCD错误。
13.ABC
解析:A.发现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说明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故A正确;
B.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因此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故B正确;
C.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故引力波应该有偏振现象,故C正确;
D.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说明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答案:ABC.
14.ABD
解析:A.根据相对性原理知,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等价的,故A正确;
B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同,故BD正确;
C.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知,在相对惯性系转动的非惯性系,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是沿曲线传播,故C错误。
答案:ABD。
15.ADE
解析:AB.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说明远处的星系在远离我们,但不能说明我们就处于宇宙的中心,只能说明我们与远处的星系存在相对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D.“新星”和“超新星”是恒星消亡时的一种现象,故C错误,D正确;
E.“超新星”爆发后少数可能形成黑洞,故E正确。
答案:AD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