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23: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枫树上的喜鹊
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全文共 13个自然段,叙述线索清晰,情节简单。第一至四自然段主要讲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这部分 4次直接写到“我喜欢”:渡口旁像绿色太阳伞的枫树,我喜欢;枫树上喜鹊的窝,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我喜欢;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我喜欢。第五至十二自然段讲“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唱歌游戏、学拼音、认识太阳,描述了“我”与喜鹊一家的共鸣共语。第十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快乐的心情。这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渡、荫、蔽”等 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等 8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在枫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自然之间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自然之间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喜鹊的谜语、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嘴巴尖,尾巴长;黑脑袋,白胸膛;常在枝头把歌唱。——打一动物”。
交流自己猜谜语的结果,教师适时介绍喜鹊,课件出示喜鹊的图片,同时听喜鹊叫声,知道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喜鹊有关的课文,名字叫《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活动一:识字小能手
1.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一边听一边小声跟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
2.会认字
(1)指生读生字,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放飞小鸟。
(二)活动二:书写我最棒
出示本节课的会写字“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及其占格情况,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姨”左边“女”的点画要短,右边“夷”的横画较多,注意做到紧凑、等距,撇画托住左边的“女”,捺画要舒展;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评价及时进行书写要领强调。
(三)活动三:寻找我“喜欢”
好文不厌,百回读,那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读读吧。
1、请大家看学习提示二:默读 1--4自然段,用“------”画出含有“我喜欢”的句子。(板书“我喜欢”)
2、生交流四句话。句子都找全了,同学们你们画对了吗,有画漏的孩子,请补一补。
(1)喜欢枫树。学第一句“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我喜欢的是什么?枫树(贴图)
①教师引导:“我”看到了什么?看这有一条宽宽的河,这里是渡口,人们停船过河的地方,(渡口)这个词语谁来读。一棵大枫树生长在渡口的旁边,一读渡口旁,瞧,渡口的对岸有一座座小山(渡口对岸)这个词谁想读,一起读。同学们,我们把字放进词语里,它能帮助我们识记生字。我们再一起把这几个词语读一读。
②看,有一棵枫树就生长在渡口的旁边,它像什么呀?像一把太阳伞(读)这是一把什么颜色的太阳伞呢?(一把绿色太阳伞,读)这是一把什么样的绿色太阳伞呢?指导学生带着喜欢读好长句子。
(2)喜欢喜鹊窝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贴喜鹊窝)谁来读:我喜欢极了。是呀,我非常喜欢,喜欢到了极点,喜欢到了极致,谁能把我的喜欢读出来。
(3)喜欢喜鹊阿姨,喜鹊弟弟除了枫树,喜鹊窝,我还喜欢什么呢?(贴图)是呀,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只有人才会说话,喜鹊会说话吗?因为我将看到的内容呀,想象成了童话。所以在童话里,我亲切的称她为喜鹊阿姨。
(四)活动四:生活小剧场
过渡:是呀,我喜欢我们村渡口旁那棵枫树,喜欢喜鹊的窝,喜欢站在树下看喜鹊的窝,更喜欢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我真是喜欢极了我就这样看着想着,这一幅幅精美生动的图画就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真是喜欢极了,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每天都会站在枫树下看它们。(板书:画出大树)那说说我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到 12自然段来说一说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这里连用了三个一会儿说明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知识很多。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做什么呢?请用上三个一会儿说一句话。
1.剧场一:学拼音字母同学们,你们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学拼音吗?师生合作表演,引导学生读句子。
2.剧场二:看日出今天的天气多好呀,太阳出来了。喜鹊阿姨正带着喜鹊弟弟看日出呢。同学们想不想再现一下这个场景呢?小组合作演一演,注意问句的读法。
3.仿写:老师忍不住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生活场景,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
(五)总结
多么可爱的喜鹊,多么有趣的场景啊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因为喜欢,所以共鸣。只要同学们怀着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热爱,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场景。
三、板书
《枫树上的喜鹊》课后反思
《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这是本册书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童心童趣”。我首先围绕这点展开教学。
认真研读了教材及教师用书,反思如下:
一、应该抓住“喜欢”这个核心词语,多读多体会。因为本课是一篇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和难懂的词语,句子很少,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解,而是应该以学生多阅读,多体会为主,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喜欢”的程度不够,指导朗读缺乏高度,我说的也过多。
二、指导孩子找出“我”喜欢什么,串联全文因为“喜欢极了”,所以“我”才会想象出喜鹊们的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唱歌,做游戏,学拼音,看日出....也是因为“喜欢极了”,所以喜鹊们快乐,我也就高兴,它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懂得”,课文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主线明确了,就应该抓住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情地体会和有感情的朗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多读多体会就好,少讲解。
三、读中感悟教学中,我将课文中的“小喜鹊”带到生活中来,把它当成小喜鹊,并用喜鹊之间的对话进行交流,在“鹊,鹊,鹊”中不仅使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不知不觉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在师生有趣的对话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进而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多的指导课文的朗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会在充分的朗读中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