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十二)3.2电阻(后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时精练(十二)3.2电阻(后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4 00: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精练(十二)3.2 电阻(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4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 B.4U C. D.16U
2.如图所示,B 是一根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中点,现将 BC 段均匀拉伸到 D 点,BD=2BC。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 段的电阻是 AB 段的 2 倍
B.BD 段两端的电压是 AB 段的 2 倍
C.BD 段的热功率是 AB 段的 4 倍
D.BD 段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是 AB 段的 4 倍
3.2019年3月19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称已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砷化铌纳米带材料。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导率的单位是 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材料的电导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弱 D.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无关
4.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用电阻率为ρ的均匀金属制成的,长度为2L,其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若将它的a、b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为R,则将它的两个侧面上的c、d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是(  )
A.R B.R/4 C.R/2 D.4R
5.导线的电阻是4欧,如果把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的细导线,电阻为(  )
A.16欧 B.32欧 C.8欧 D.64欧
6.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她拿了一段细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并测得盐水柱的电阻为R.现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均匀拉长到原长的2倍,如果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此时盐水柱的电阻应该等于
A.8R B.4R C.2R D.R/2
7.如图所示,两根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Ⅰ和Ⅱ,串联后接入电路。若导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势φ随该点与a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导线Ⅰ和Ⅱ的电阻率分别为ρ1、ρ2,电阻分别为R1、R2,则(  )
A.ρ1<ρ2,R1B.ρ1>ρ2,R1C.ρ1<ρ2,R1>R2
D.ρ1>ρ2,R1>R2
8.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
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
二、多选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B.电动势是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C.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越高
D.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好
B.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C.用来制作标准电阻的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
11.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接通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接通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由此可知( )
A.S接在a点时的测量值更准确
B.S接在b点时的测量值更准确
C.Rx的真实值是70Ω
D.电流表的内阻是20Ω
12.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阻碍作用越强
B.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C.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三、解答题
13.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质溶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质溶液时,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像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求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率ρ。
14.图中,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的多.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15.如图所示,a、b两个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10匝,半径,图示区域内有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1)a、b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是多少?
(2)两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由题意知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4倍时,电阻横截面积为原来的,由电阻得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要使电流仍为I,则电压为原来的16倍。
答案:D。
2.C
解析:A.根据电阻定律,有
易知,BD 段的电阻是 AB 段的 4 倍。故A错误;
B.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
易知,BD 段两端的电压是 AB 段的4倍。故B错误;
C.根据功率的公式,有
易知,BD 段的热功率是 AB 段的 4 倍。故C正确;
D.根据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有
易知BD 段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是 AB 段的 2 倍。故D错误。
答案:C。
3.A
解析:A.根据电阻定律
可得电阻率为
可知电阻率的单位是,因为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则电导率的单位是,A正确;
B.材料的电阻率与材料的形状无关,则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无关,B错误;
C.材料的电导率越大,则材料的电阻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强,C错误;
D.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则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有关,D错误。
答案:A。
4.B
解析:当a、b端接入电路时,横截面积为L2,长为2L;根据电阻定律.
当c、d接入电路时,横截面积为2L2,长为L,根据电阻定律.
所以.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5.D
解析:导线体积V一定,根据V=SL,可知,当直径为原来的一半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为原来的4倍,根据可知,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此时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则电阻变为64欧。
答案:D。
6.B
解析: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所以,拉长后,由于LS=L′S′,联立解得:,故B正确.
点拨: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导体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电阻定律进行求解.
7.A
解析:根据导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势φ随该点与a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图线,可知
2U1=U2
由图可得两个电阻串联,根据U=IR可得
2R1=R2

R1两根横截面积相同,R1的长度大于R2的长度,根据R=ρ可得
ρ1<ρ2
选项A项正确,BCD错误。
答案:A。
8.B
解析: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制成,所以为金属,A错;反之B对;电阻温度计为温度传感器,所以要用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C错;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不变的合金,D错;
9.BD
解析: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A错误;
B.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源的电动势大,该电源把其他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B正确;
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越高的,二者大小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
D.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正确。
答案:BD。
10.CD
解析:A.电阻率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选项A错误;
B.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则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
C.用来制作标准电阻的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选项C正确;
D.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选项D正确。
答案:CD。
11.BC
解析:AB.S接a和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较大,这说明电压表的分流较大,因此接b点时,采用伏安法测电阻误差较小,故A错误,B正确;
CD.设电源的电压为U,电流表的内阻为,由题得
U=12V
则有:S接a时

S接b时

联立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答案:BC。
12.AD
解析:A.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阻碍作用越强,故A正确;
B.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若弱,答案:项B错误;
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只跟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如果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答案: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AD。
13.
解析: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质溶液的电阻
由题图甲可知电解质溶液长
它的横截面积


14.电阻相等
解析:设R1边长为L1,R2边长为L2,两者厚度都为d,根据电阻的公式: ; 其中ρ是与材料有关的物理量由上式可知:这两个导体的电阻相等.
15.(1);(2)
解析:(1)对任一半径为的线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由于相同,相同,则得
因,故a、b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2)根据电阻定律得:线圈的电阻为
由于相同,两线圈电阻之比为
线圈中感应电流
联立得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