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二十七)6.3 珍惜大自然(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供热方式是( )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太阳能供热
C.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D.用天然气和煤气做燃料供热
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能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C.常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故是否开发利用新能源无关紧要
D.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燃烧石油、煤炭大
3.我国“天宫一号”航天器于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重返地球,落入南太平洋中。如图所示是“天宫一号”在轨道运行时的姿态。下列有关“天宫一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轨道运行时,“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在轨道运行时,“天宫一号”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返回地球途中,“天宫一号”经过大气层时机械能不变
D.返回地球途中,“天宫一号”外壳经过大气层被烧毁时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某小组在试验一种模型车,该模型车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转化为牵引模型车前进的机械功率。该模型车的总质量,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电压。某地区地表的平均日照辐射度约为,若以太阳能为该模型车的蓄电池供电,已知能量转化效率约为,该模型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受到太阳照射面积约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车以的速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B.该模型车以的速度行驶时,驱动电机的机械功率为
C.该模型车若只由太阳能供电,能以速度正常行驶
D.若该地区一天的有效日照时间为8小时,只由太阳能充电一天可供该模型车以的速度行驶约
5.日常生产、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能,下列哪些发电方式会造成较大环境污染( )
A.太阳能发电 B.煤炭发电
C.风力发电 D.水力发电
6.作为新型燃料,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氢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氢气存在自然界里 B.氢气轻且便于携带
C.氢气燃烧污染较小 D.氢气燃烧发热量高
7.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暖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动能
B.雨滴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汽油发动机运转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水力发电机工作时,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C.沼气是一种新能源
D.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更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小球都能看成点电荷 B.元电荷的电量就是1C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无需节能
10.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的总熵只能减小,不可能增加
B.系统的总熵可能增大,可能不变,还可能减小
C.系统逐渐从比较有序的状态向更无序的状态发展
D.系统逐渐从比较无序的状态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
11.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某人骑车以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为单库双向潮汐电站的示意图,在海湾建一双拦水坝,使海湾与大海隔开构成水库,其中、、、为水闸.利用潮汐造成的坝内、外水位差,引导高水位的海水通过水轮发电机,使发电机发电.涨、落潮时要得到如图所示的海水流向,则应该( )
A.涨潮时、打开,、关闭;退潮时、关闭,、打开
B.涨潮时、打开,、关闭;退潮时、关闭,、打开
C.涨潮时、打开,、关闭;退潮时、关闭,、打开
D.涨潮时、打开,、关闭;退潮时、关闭,、打开
二、多选题
13.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与木板A相对静止,则从冲上木板A到相对于木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动能的减少量等于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B动能的减少量
C.物体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B.一切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是可能实现的
C.由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可以判断物理过程能否自发进行
D.一切物理过程都不可能自发地进行
CO2气体几乎不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能使地表温度因受太阳辐射而上升;另外,它还有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热辐射的作用,阻碍了地球周围的热量向外层空间的排放,使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一样,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已导致气温的逐步上升,使全球气候变暖。
15.这种大气中以CO2为主的气体产生的效应称为( )
A.光热效应 B.光电效应
C.光气效应 D.温室效应
16.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植物和生物物种灭绝
B.大量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燃烧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自然因素破坏了地球环境生态平衡
17.为了减缓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禁止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B.开发使用核能、太阳能
C.将汽车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
D.植树造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A.煤做燃料供热会释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且会产生二氧化硫,不利于环境保护,选项A错误;
B.太阳能是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供热,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B正确;
C.石油做燃料释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可形成酸雨,不利于环境保护,选项C错误;
D.天然气或煤气燃烧都会释放碳氧化物,不利于环境保护,选项D错误。
答案:B。
2.B
解析:AB.尽管能量守恒,但耗散的能量无法重新收集利用,故能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常规能源,故A错误,B正确;
CD.常规能源的利用比新能源核能的利用对环境影响大,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故CD错误;
答案:B。
3.C
解析:A.“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天宫一号”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质量不变,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天宫一号”返回地球途中,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D
解析:AB.当模型车在水平路面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模型车的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此时该车的机械功率
则
故A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太阳能给模型车供电的功率为
而该模型车以的速度行驶时的功率为,显然只由太阳能供电不能够让该模型车正常行驶,故C错误;
D.太阳能一天8小时提供的能量为
模型车以的速度行驶的总
模型车用这些能量能够行驶的时间为
模型车能够行驶距离
故D正确。
答案:D。
5.B
解析:A.太阳能光伏电池属于清洁能源,不会带来大气污染,故A错误;
B.煤炭发电要燃烧煤等化石能源,从而带来大量的烟尘造成大气污染,故B正确;
C.风能属于清洁的新能源,无污染,故C错误;
D.水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不会带来大汽污染,故D错误。
答案:B。
6.C
解析:ABCD.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所以对环境污染较小,ABD 错误C正确。
答案:C。
7.D
解析:A.电暖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汽油发动机运转时,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水力发电机工作时,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答案:D。
8.D
解析:A.水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C.沼气是一种新能源,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更小,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答案:D。
9.C
解析:A.只有当带电小球之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小球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小球才能看成点电荷,故A错误;
B.元电荷的电量是1.60×10-19C,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能量守恒的,但能源不是守恒的,我们应当节约能源,而不是节约能量,故D错误。
答案:C。
10.C
解析:AB.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系统的熵只能增大,不可能减小,故AB错误;
CD.系统只能自发地从比较有序的状态向更无序的状态发展,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11.A
解析:电动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从题图看出,第二次的位移是第一次的,故所充的电能为初动能的,设初动能为,由能量守恒定律得所充的电能为
答案:A。
12.B
解析:涨潮时,海洋水位高,水库水位低,为了得到题图所示的海水流向,、打开,、关闭;退潮时,海洋水位低,水库水位高,为了得到如图所示的海水流向,、关闭,、打开,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3.AC
解析:AB.只有木板A对的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知,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正确,B错误;
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的动能的减少量等于A的动能的增加量和系统内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即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C正确;
D.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D错误。
答案:AC。
14.AC
解析:A.自然界中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A正确;
B.一切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所以不违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物理过程不一定都是可以实现的,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所以可以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物理过程能否自发进行,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部分物理过程可以自发进行的,故D错误;
答案:AC。
15.D 16.B 17.BD
【解析】15.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过高,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答案:D。
16.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以及机动车的尾气等,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滥砍乱伐,破坏植被等,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这些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7.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主要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致,因此要想扼制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公民要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大力植树造林,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故BD正确,AC错误。
答案:B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