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查漏补缺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
A.800.880 B.800.808 C.800.088 D.80.088
2.在0.□×□=2.4中,每个方框里填一个数字,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 )种。
A.4 B.3 C.6 D.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C.2.80与2.8相比,大小相等,但2.80更精确些 D.2a与a2都表示两个a相乘
4.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它的一组邻边分别是8分米和3分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6分米,那么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48 B.18 C.48或18 D.24或9
5.把0.34、3.4、3.1415926…、3.1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数是( )。
A.3.4 B.3.1415926… C.3.14 D.0.34
6.如图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都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
A.甲的面积最大 B.乙的面积最大
C.丙的面积最大 D.一样大
二、填空题
7.一个数由8个一、5个0.1、4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再加( )个0.01就是9。
8.1.2小时=( )分 450公顷=( )平方千米
9.某次数学测验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小华得96分,记作分;小明得89分,记作( )分;小红得( )分,记作分。
10.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还习惯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亩与我们所认识的面积单位的关系是:1公顷=15亩。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计算;1亩≈( )平方米(保留整数),1公顷=( )分。
11.一张长7.9厘米,宽3.8厘米的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图形,涂色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其中甲部分的面积( )乙部分的面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一张长方形餐桌,可坐6人(如图a)。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10人(如图b)或8人(如图c),分别照这两种拼法拼下去,n张餐桌拼在一起可坐( )人或( )人。
三、判断题
13.0.16161616161616是循环小数。( )
14.大于0.49而小于0.51的小数只有一个。( )
15.小明列竖式计算“”的商,如图所示,虚线框中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 )
16.0.□80.6里可以填的数有5个。( )
17.梯形的上底减少2厘米,下底增加2厘米,高不变,则面积也不变。(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8.4×0.4= 2.5×4= 3.2÷0.04= 5.3×1.1=
3.6t-t= 4.8÷0.6÷8= 4a-2a= 28a÷4=
19.列竖式计算。
75.9×8.49= 5.94×12.7=
8.54÷0.7= 72.9÷0.9=
20.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25×(0.58×40) 17.8×9.9
6.28×7.5+62.8×0.25 (4.69×8.92+5.31×8.92)÷8.92
21.计算涂色部分的面积。
五、解答题
22.李阿姨买了3.5千克苹果,付出50元,找回22.7元,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
2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76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对而行,4.8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求乙车的速度。
24.陈晓雅用彩纸制作了一条花边,一共排列了8朵花。每朵花的宽度是4.6厘米,每相邻两朵花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你能算出这条花边一共长多少厘米吗?
25.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制订了以下收费方法。
每户每月用水10吨(含10吨),每吨2.5元,超过10吨的部分,按每吨2.8元收取。
(1)小林家十二月份用水18吨,应交费多少元?
(2)小红家十二月份交水费39元,她家十二月份用水多少吨?
26.(5分)甲车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y千米/小时。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车到达B地。
(1)用含x和y的式子表示此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2)当x=80,y=65时,求两车之间的距离。
27.学校对五一班的同学进行了1分钟仰卧起坐等级测试,情况如下表。
优秀 良好 及格
男生 15 12 2
女生 11 13 2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男生达到( )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达到( )等级的人数量多,( )等级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参考答案:
1.C
【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三位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起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据此写出这个小数。
【详解】这个数是800.088。
有一个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千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800.08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主要一定要补足0的个数。
2.A
【分析】由于第二个乘数是一位数,那么从第二个乘数可以取值范围是1~9,根据小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0.3×8=2.4
0.8×3=2.4
0.4×6=2.4
0.6×4=2.4
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4种。
在0.□×□=2.4中,每个方框里填一个数字,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4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C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认识知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解答即可;
根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解答即可;
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2.80与2.8相比,大小相等,但2.80更精确些,据此解答即可;
2a表示两个a相加,而a2表示两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说法错误,如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B.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一样,故组成的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两个三角形,一个是直角的,一个是钝角的,并且等底等高,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关键是要两个三角形形状完全一样(全等),故说法错误;
C.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2.80=2.8,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2.80的计数单位是0.01,2.8的计数单位是0.1,故说法正确;
D.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可知,2a表示2乘a,a2表示两个a相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知识、图形拼组知识、小数的意义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4.B
【分析】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小于这个底的邻边,而6分米<8分米,据此可知,高6分米对应的底边是3分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6=18(平方分米)
则它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根据平行四边形底的邻边和高的关系,确认平行四边形的底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详解】因为3.4>3.1415926…>3.14>0.34,
所以排在第二位的数是3.1415926…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D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甲、乙的底都是长方形的长,高都是长方形的宽,所以它们的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一半;丙的底是长方形的宽,高是长方形的长,它的面积也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详解】甲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
乙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
丙的面积=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长÷2;
即:甲乙丙的面积都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7. 8.54 46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小数的个位是8,十分位上的数字是5,百分位上的数字是4,则这个数就是8.54;用9减去8.54即可求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数由8个一、5个0.1、4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8.54;
9-8.54=0.46
则再加46个0.01就是9。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8. 72 4.5
【分析】根据1时=60分,1平方千米=100公顷,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2小时=72分
450公顷=4.5平方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明确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9. ﹣5 93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高于平均分的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分的用负数表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4-89=5(分)
94-1=93(分)
某次数学测验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小华得96分,记作分;小明得89分,记作﹣5分;小红得93分,记作分。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明确高于平均分的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分的用负数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10. 667 150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5=1亩表示的平方米数,1公顷=15亩,1亩=10分,1公顷表示的亩数×10=1公顷表示的分数。
【详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5≈667(平方米)
15×10=150(分)
1亩≈667平方米,1公顷=150分。
【点睛】关键是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11. 23.4 等于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周长等于2条长加上2宽;即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
甲、乙部分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减去同一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7.9+3.8)×2
=11.7×2
=23.4(厘米)
甲部分的面积等于乙部分的面积。
一张长7.9厘米,宽3.8厘米的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图形,涂色部分的周长是23.4厘米,其中甲部分的面积等于乙部分的面积。
【点睛】从图中分析出阴影部分的周长正好等于原来长方形四边之和,以及找出甲、乙的面积与长方形、空白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 4n+2 2n+4
【分析】(1)第1种拼法,1张餐桌、2张餐桌子、3张餐桌……可坐的人数分别是6人、10人、14人……由此发现:每增加一张餐桌,可坐的人数增加4人,据此找到规律。
(2)第2种拼法,1张餐桌、2张餐桌子、3张餐桌……可坐的人数分别是6人、8人、10人……由此发现:每增加一张餐桌,可坐的人数增加2人,据此找到规律。
【详解】(1)拼法1:
1张餐桌可坐6人,6=4×1+2;
2张餐桌子拼在一起可坐10人,10=4×2+2;
3张餐桌子拼在一起可坐14人,14=4×3+2;
……
规律:n张餐桌拼在一起可坐:(4n+2)人。
(2)拼法2:
1张餐桌可坐6人,6=2×1+4;
2张餐桌子拼在一起可坐8人,8=2×2+4;
3张餐桌子拼在一起可坐10人,10=2×3+4;
……
规律:n张餐桌拼在一起可坐:(2n+4)人。
综上所述,分别照这两种拼法拼下去,n张餐桌拼在一起可坐(4n+2)人或(2n+4)人。
【点睛】从已知的图形或数据中找到规律,并有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此规律。
13.×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0.16161616161616是有限小数,所以0.16161616161616不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小数的认识,明确循环小数首先应该是无限小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题意大于0.49而小于0.51的小数,可能是两位小数,也可能是三位小数……因小数的位数没有限制,这样的小数有无数个。
【详解】大于0.49而小于0.51的两位小数有:0.50
三位小数有:0.501、0.502……
所以大于0.49而小于0.51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先根据题意明确此题没有限制小数的位数,再写出几个符合条件的小数,确定这样的小数不止1个,最后进行判断。
15.×
【分析】虚线框中的余数2对应被除数的什么位,就表示有2个的这样的计数单位。
【详解】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知:虚线框中的余数2对应着被除数的百分位,所以表示2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
【点睛】解题时要明确:看余数对应的数位时,是看没有移动小数点时的数位。
16.×
【分析】根据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可知:□中的数小于6;据此解答。
【详解】小于6的自然数有:0、1、2、3、4、5,共6个,所以要使0.□80.6,□中可以填0、1、2、3、4、5,共6个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题时注意□中可以填0。
17.√
【分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结合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也可以举例用实际数据计算来加以判断。
【详解】上底和下底都变化了,但上底与下底的和没有变,高也没有变,面积也就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结合公式就能做出正确判断。
18.3.36;10;80;5.83
2.6t;1;2a;7a
【详解】略
19.644.391;75.438
12.2;81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法则先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5.9×8.49=644.391 5.94×12.7=75.438
8.54÷0.7=12.2 72.9÷0.9=81
20.5.8;176.22
62.8;10
【分析】0.25×(0.58×40),去掉括号,原式化为:0.25×0.58×40,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原式化为:0.25×40×0.58,再进行计算;
17.8×9.9,把9.9化为10-0.1,原式化为:17.8×(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17.8×10-17.8×0.1,再进行计算;
6.28×7.5+62.8×0.25,把62.8×0.25化为:6.28×2.5,原式化为:6.28×7.5+6.28×2.5,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6.28×(7.5+2.5),再进行计算;
(4.69×8.92+5.31×8.92)÷8.9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括号里的式子化为:[8.92×(4.69+5.31)],原式化为:[8.92×(4.69+5.31)]÷8.92,再进行计算。
【详解】0.25×(0.58×40)
=0.25×0.58×40
=0.25×40×0.58
=10×0.58
=5.8
17.8×9.9
=17.8×(10-0.1)
=17.8×10-17.8×0.1
=178-1.78
=176.22
6.28×7.5+62.8×0.25
=6.28×7.5+6.28×2.5
=6.28×(7.5+2.5)
=6.28×10
=62.8
(4.69×8.92+5.31×8.92)÷8.92
=[8.92×(4.69+5.31)]÷8.92
=[8.92×10]÷8.92
=89.2÷8.92
=10
21.13.5dm2
【分析】由图示可知: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且它的上底相当于小正方形的边长、下底相当于大正方形的边长、高相当于小正方形的边长,可直接套用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3+6)×3÷2
=27÷2
=13.5(dm2)
22.7.8元
【分析】由于付出50元,找回22.7元,说明这些苹果花了50-22.7=27.3(元),再根据公式:单价=总价÷重量,把数代入即可求出每千克苹果的售价。
【详解】50-22.7=27.3(元)
27.3÷3.5=7.8(元)
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7.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问题以及小数除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75千米/时
【分析】由于相遇问题,两车走的路程是最开始相距的距离,用两地相距的距离减去甲车走的路程就是乙车走的路程,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
【详解】4.8×85=408(千米)
768-408=360(千米)
360÷4.8=75(千米/时)
答:乙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同时要清楚相遇问题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走的路程是最开始相距的距离。
24.45.2厘米。
【分析】8朵花它们之间就有8-1=7个空隙,用乘法求出花的总长度和空隙的总长度,再加在一起即可。
【详解】4.6×8+1.2×(8-1)
=36.8+1.2×7
=36.8+8.4
=45.2(厘米)
答:这条花边一共长45.2厘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花边的长包括每朵花的宽和它们之间的7个间隔。
25.(1)47.4元
(2)15吨
【分析】(1)18吨>10吨,18吨=10吨+8吨,其中的10吨按2.5元/吨计算水费,剩余的8吨按2.8元/吨计算水费。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这两个阶梯的水费,再加起来即为该交的水费。
(2)因为2.5×10=25(元),39元>25元,即小红家十月份的用水量超过了10吨。先用39元减去25元求出10吨以上的水费,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10吨以上的水费÷2.8求出超过10吨的水的吨数,再加上10吨即小红家用水的总吨数。
【详解】(1)10×2.5+(18-10)×2.8
=25+8×2.8
=25+22.4
=47.4(元)
答:应交水费47.4元。
(2)(39-2.5×10)÷2.8+10
=(39-25)÷2.8+10
=14÷2.8+10
=5+10
=15(吨)
答:她家十二月份用水15吨。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混合运算,注意题中的分阶段计费。
26.(1)5(x-y)千米;(2)75千米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车的路程,再相减即可;
(2)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5x-5y
=5(x-y)(千米)
答:此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5(x-y)千米。
(2)当x=80,y=65时
5(x-y)
=5×(80-65)
=5×15
=75(千米)
答:两车之间的距离是7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7.(1)见详解;(2)优秀;良好;优秀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按照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中的直条高矮作答。
【详解】(1)
(2)男生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达到良好等级的人数量多,优秀等级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获取信息,然后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