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4 09:04:18

文档简介

鹿邑县2023——2024 高一上期期末试卷
地 理 试 题
时间 7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
1. 童谣“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 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2. 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棕色或红棕色
B. 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C. 淋溶物在淀积层积累,有机质含量最高
D. 母质层为坚硬的岩石
3. 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
A. 水往低处流 B. 四季更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下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
高一地理第 1 页 共 6 页
5. 上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6.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
A. 大气吸收的①辐射减少 B. 大气吸收的②辐射增多
C. 返还地面的③辐射减少 D. 地面吸收的④辐射增多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 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7-9 小题。
7. 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A. 光照充足 B. 节约土地
C. 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D. 清洁无污染
8. 对光伏扶贫项目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
A. 地质条件 B. 水文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土壤条件
9. 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南丘陵 D. 青藏高原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A、B为等压线, 读图回答下面10-11 小题。
10. 若此地在南半球,则 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 西南风、南风 B. 东南风、南风
C. 西北风、北风 D. 东北风、北风
高一地理第 2 页 共 6 页
11. 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 西风、 南风 B. 北风、 南风
C. 东风、 北风 D. 东风、 西风
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2-13 小题。
12. 松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
A. 溪谷 B. 盆地 C. 山脊 D. 鞍部
13. 根据诗句“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发历史悠久 B. 旅游开发落后
C. 自然景观优美 D. 地形较为闭塞
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下左图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右图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 附近) 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 14-16 小题。
高一地理第3页 共 6 页
14.3月21日两名滑翔爱好者分别在甲乙两地看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爱好者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B. 乙地爱好者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C. 甲地看不见日出,乙地可以
D. 甲乙地均看不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15.右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 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
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 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 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
A. 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 B. 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
C. 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 D. 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7.(8分) 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天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 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 N(图中甲)。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 M、N的偏动情况。
(1)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 N向 (左或右) 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2分)
(2) 乙图A、B、C、D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填字母)。A、B两地中,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填字母)。(2分)
高一地理第 4 页 共 6 页
(3) 将下列各环节序号, 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4分)
18. (12分) 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单位:兆焦/米 .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 ;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4分)
(2)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 。(3分)
(3)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地形区, 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5分)
19. (20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北非国家摩洛哥的区域略图。该国东北部的穆卢耶河发源于阿特拉斯山脉中部,主要补给类型是融雪补给与降水补给。 图2 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高一地理第 5 页 共 6 页
材料二: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化石能源, 页岩气开采的相应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开采技术)在发达国家逐渐普及。摩洛哥现有能源储备匮乏,2018年其能源的进口依赖度还高达90%,该国已开始探讨页岩气的开采规划。
(1) 描述穆卢耶河的水位季节变化特征。(2分)
(2) 描述图中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应分析其原因。(8分)
(3) 甲地夏季旱灾多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4) 简述摩洛哥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6分)
20. (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青海湖的流域图
(1) 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2分)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4分)
(3) 对于青海湖的水资源保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分)
高一地理第 6 页 共 6 页」
高一地理答案
1.A
【解析】童谣中的天体包括太阳、地球、月球,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
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因此以上天体都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
星系,①③⑤正确。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黑色,故八错;淋溶层矿物质淋失,
颜色较浅,故B对;淀积层距离基岩较近,有机质含量较低,故C错;母质层为松散的岩
石,故D错。
3.D
【解析】水往低处流是地势差异的结果,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所致,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
自转所致,都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排除ABC,喜马拉雅山是目前陆地上最雄伟的山脉,
但其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表明地质时期该地曾为一片海洋,这能证明海陆发生了变
迁,D符合题意。
4.C
5.B6.B
【解析】4,熏烟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增强大气逆辐射,A错误,C正确;熏烟
在夜晚时分,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无影响,BD错误。
5.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削弱一部分,
大部分到达地面,大地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地面升温后,向外释放地面辐射,大气吸
收地面辐射而升温。因此过程是①④②。B正确,ACD错误。
6.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大气吸收的①辐射(太阳辐射
中的红外线)增多,A错误;大气吸收的②辐射(地面辐射即长波辐射)增多,B正确;
返还地面的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多,C错误。地面吸收的④辐射(太阳辐射)减
少,D错误。
7.B
8.C9.D
【解析】7.该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
约土地,B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这一关键条件,排除AD;根
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C错。
8.由于该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因此太阳能资源的
丰欠程度是影响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因素,太阳能的多少与气候条件有关,C正确;
地质、水文以及土壤对太阳能资源的丰欠程度影响不大。
9.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光伏发电效能最
高,D正确;华北平原纬度相对较高,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缺乏;四川
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缺乏;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太阳
能资源相对缺乏。
10.A11.B
【解析】10,读图,若图示区域在南半球,PA>PB,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图中C点的风由
西向东吹,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偏转成西南风,若高度达到不计摩擦力的程度,
即在高空,则偏转成南风,A对。B、C、D错。
11.若此地位于高空,则不计摩擦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半球,则向右偏转
成北风,若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成南风,B对。A、C、D错。
12.A13.D
【解析】12.由图示可以看出,古村落多在河流沿岸分布,是河谷地形。据此分析本题选
A正确。
13.“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由这句诗可知该流域地处大
山之中,四面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与外交往少、破坏小,故古村落保存完好。据此分
析本题选D正确。
14.D15.C16.B
【解析】14,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甲地是山谷前平原,甲地往东地势越来越
高,所以甲地看不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乙地为山脊,但向东等高线数值逐渐变大,说
明地势越来越高,因此乙地看不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所以D正确。ABC错误。
15.读图分析,滑翔伞起飞场位于山脊的上方,①错误。训练场的北边、东边、南边都有
山地分布,是三面环山,风向比较稳定,只有西风,②正确。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
等高距为50m,则山麓的相对高度为0-50m,而起飞场为410m,故370m的说法比较合
理,③正确。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性,气温和降水在年内的
变化比较大,④错误。综述C正确。ABD错误。
16.读图分析,甲地为山谷前平原,乙地为山脊,因此在甲地主要是借助热气流上升,A
错误。甲地靠近公路而且附近有聚落,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气流,C错误。乙地为山脊,
可以借助山脊气流上升,D错误。乙地为山脊,白天时,太阳照射在岩石上,岩石升温
快,上升气流较强烈;夜晚气温低,上升气流较弱,B正确。
17.(8分)
(1)左B(2分)
(2)AB(2分)
3)
①③④②
(4分)
18.(12分)
(1)太阳能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全球变暖(4分)
第2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