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5 18: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年秋学期期末考试卷
初二 语文
题号 一 二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教师寄语:请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不必紧张,用半分钟整理一下思路,
要相信我能行。在答卷中做到书写正确、工整,力争卷面书写不失分。
一、基础知识:请将基础知识部分的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3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 )
A瞭望liào 前眺tiào 俯首fǔ 前瞻zhān
B弓缴jiǎo 鸿鹄hú 流杵chǔ 隘口yì
C尴尬gà 徜徉cháng 徘徊huái 龌龊chuò
D静谧mì 扼守è 狡黠xiá 羁绊jī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2分)
丑态毕露 虚怀若谷 一笔勾消 三番五次
略施小计 怨天尤人 前仰后合 心无旁鹜
近在咫尺 肆无忌惮 物极必返 流连忘返
一触即发 想入飞飞 出奇制胜 顾影自怜
3.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举一反三(转换,翻过来)  肆无忌惮(顾忌)      
B歃血为盟(用嘴吸取) 束之高阁(捆,绑)
C运筹帷幄(筹划,策划) 不愤不启(愤怒)
D怨天尤人(怨恨,归咎) 顾影自怜(注意,照管)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看到他认真读书的样子,使我很受教育。
B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元旦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
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C.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的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D.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
1 2 3 4 5 6 7
8.古诗文填空(12分)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
③《使至塞上》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⑤《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句子是 ,思而不学则殆。
⑥李清照《声声慢》中连用了七对叠字,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腹中喷薄而出的句子是: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
⑦ 日暮乡关何处是, 。
⑧细雨鱼儿出, 。
9. 请将下列作品和各自的主题或风格对应起来,将字母填入正确的括号内。(4分)
A《伊索寓言》 (   ) “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B《水浒传》 (   ) “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事”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 “官逼民反的故的教科书”
D《鲁滨孙漂流记》 (   ) “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0. 综合实践: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讨债(14分)
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 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 大姐那笔不少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⑩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⑾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⑿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⒀那一瞬间,我不禁泫然泪下。
⒁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⒂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1.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①段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2分)
A.可是 尤其 B.可是 而且 C.因为 尤其 D.因为 而且
12.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跟写“讨债”有什么关系?试简要分析。(2分)
13.第⑾段共两句话。第一句中“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这是为什么?第二句中“脸上写满”的“疑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14.简要解释第⑧段中“坐了一阵冷板凳”和第⒂段中“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的含义。(2分)?
15.文中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16.文章主要写的是母亲,那么,“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二)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2分)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 ( http: / / www.21cnjy.com )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7.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8.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理解,(2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19.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20.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
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21.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节选,回答问题。(17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乐知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
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2.《论语》的“论”字读 ____,它是记录 的一部书。(2分 )
23.解释加点的字(2分)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 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
今夫弈之为数 为 曰:非然也 然
24.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2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6.从第一二则语录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学习态度?(2分)
27.“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王昌龄《出塞(其一)》,完成下面问题。(5分)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8.诗中选取了 和 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秦时明月汉
时关”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3分)
29.全诗表达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作文: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后,偶见一棵树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倚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小白鼠过于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材料三: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l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款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这时,男孩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