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第二节运输物质的器官
一、单选题
1.小李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他观察到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判断
2.甲血管与心房相连,乙血管与心室相连,均流动脉血,甲、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
A.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B.肺静脉和主动脉
C.肺动脉和肺静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3.人们可以通过摸脉搏了解心脏的情况,其原因是( )
A.脉搏的次数等于心率 B.脉搏的次数等于呼吸频率
C.脉搏的次数与血压有关 D.脉搏的次数等于心输出量
4.金丝猴是国家保护动物,其体内的血液只能从心房进入心室,从心室进入动脉,由动脉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再由静脉刘辉心房,而不能倒流,原因是( )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都是
5.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请指出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结构代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动脉和静脉中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7.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8.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 )方,在两肺之间。
A.右上 B.左下 C.左上 D.右下
9.下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张,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血管②、③是静脉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10.右图为心脏工作的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在舒张 B.心室在收缩
C.房室瓣是打开状态 D.血液正在流向动脉
二、填空题
11.血压和 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12.心脏的四个腔结构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13.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是 ,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4.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 和最小的 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可以实现 和 间的物质交换。
15.生命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整体。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理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往往有 软骨支持,来保证气流畅通。人体通过 完成了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2)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 。
(3)泌尿系统中,尿液形成要经过两个阶段,即经过 形成原尿,再经过 形成尿液。(请将结构和作用填写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
16.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 。
(3)图2中, 是毛细血管(填标号),它只允许 单行通过。
(4)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 → → 。(填标号)
(5)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小鱼 。
四、综合题
17.毛细血管非常重要,请根据下面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液流过肺泡上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将 (填“增加”或“减少”),这时的血液为 血.
(2)人进食后,当血液流过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会 (填“增加”或“减少”),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将 (填“增加”或“减少”),这时的血液为 血.
(3)由此可见,毛细血管能够与组织细胞进行 交换.
18.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 .
(2)体循环的起点是[ ].
(3)心脏壁最厚的是 .
(4)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处气体交换和 气体交换.
(5)上臂感染,臀部注射的药物要到达患处,经过心脏 次.
五、读图理解题
19.小萍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后,绘制了三种血管示意图(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血管A是 ,判断的依据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2)与血管A相比,血管B的管壁较 (填“厚”或“薄”),弹性较 (填“大”或“小”)。
(3)图中C是毛细血管,其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管整非常薄,管内血流速度最 (填“快”或“慢”)。
(4)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0.如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富含 。血管③内有 瓣,使血液朝一定方向流动。
(2)血管②的管壁只由 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 会显著增多,经血管②汇集到血管③后流回到 心房。
(3)图中 (填序号)血管破裂,血液会喷射而出。
21.如图是人体心脏解剖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A是 、B是 、C是 、D是 ,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填字母)
(2)从图中可以看到心脏内左右都有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方向:只能由 到 再到 。
(3)流经主动脉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流经肺动脉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2.如图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实验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2)通常使用 倍(填“低”或“高”)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在视野中发现了一些血管和血流方向(见图乙),其中血管C是 ,血管A是 。
(3)观察中发现,血液快速地由视野的左边向右边流,这是 血管。若某同学想把C处血管移至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则应将培养皿向 (方向)移动。
(4)血液在A,B,C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方向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如果小李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他观察到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由此可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和鱼类等动物血管结构、功能如下表:
2.【答案】B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肺动脉)里流静脉血,静脉血管(肺静脉)里流动脉血.如图: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是静脉血管,流动脉血,应为肺静脉;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是动脉血管,流动脉血,应为主动脉。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3.【答案】A
【解析】【解答】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因此,中医“切脉”就是通过探查病人腕部桡动脉的搏动情况来分析心脏的病因和病情的。
故答案为:A
【分析】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当人体心脏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同时产生一种离心方向的搏动,这就是脉搏.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流回心房.
故选:D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如图所示:
5.【答案】B
【解析】【解答】图示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分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图中1是动脉瓣,2和3是房室瓣,4是完全的隔膜。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构成,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2房室瓣,朝向心室开,只允许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心脏图解识记心脏各部分的名称。
6.【答案】C
【解析】【解答】A、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路途长,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路途短,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A说法正确。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说法正确。
C、动脉血管中没有动脉瓣,动脉瓣位于动脉和心室之间,静脉中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C说法错误。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肺及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相关内容,难度不大,需要多积累掌握相关知识,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明确:动脉瓣并没有分布在动脉血管中,而是位于动脉与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中,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一般在四肢静脉中。
7.【答案】A
【解析】【解答】A、甲的氧气多,二氧化碳少,是动脉血,动脉血颜色鲜红;乙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是静脉血,颜色暗红,A正确
B、乙是静脉血,颜色暗红,B错误;
C、甲是动脉血,在手臂的动脉中抽取,C错误;
D、乙是静脉血,在手臂的静脉中抽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区别:
1、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淌在动脉,静脉血流淌在静脉。在肺循环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2、动脉血颜色鲜艳,呈鲜红色,黏稠度相对高,静脉血颜色呈暗黑色,黏稠度相对稀薄。
3.、动脉血内运送的是营养物质,如氧气,静脉血运送的是回心的人体代谢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多余的电解质、水分等。
8.【答案】B
【解析】【解答】如果将手按在自己的胸口,就会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致与自己的拳头那么大。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9.【答案】C
【解析】【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用丝带扎紧上臂,发现丝带上方(近心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下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因此①④是静脉、②③是动脉,体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量 较低,体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因此血管①中血液含氧量比血管③低,血管④中血液含含氧量比血管②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根据血流动的方向判断出血管名称。
10.【答案】C
【解析】【解答】该图表示左右心房收缩,左右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心脏的工作原理:依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心脏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或交替收缩和舒张。
11.【答案】脉搏
【解析】【解答】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而引起的博动,所以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故答案为:脉搏
【分析】血压的概念: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12.【答案】左心室
【解析】【解答】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分析】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3.【答案】动脉瓣
【解析】【解答】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是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动脉瓣
【分析】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14.【答案】动脉;静脉;血液;细胞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毛细血管的内径十分微小,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毛细血管是管径最细,平均约为6~9μm,分布最广的血管。它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管壁薄,通透性强。其功能是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15.【答案】(1)C形;呼吸运动
(2)心脏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往往由C形透明软骨支撑,气管壁不会向内塌陷而阻塞气道,保证气体可以在气管内通畅自如。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填:C形,呼吸运动。
(2)血液循环时,心脏将血液泵向身体各处,供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故填:心脏。
(3)尿液的形成经过两个阶段,一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二是经过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形成尿液最终排除体外。
故填: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1)呼吸系统中各器官是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运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3)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如下:
16.【答案】(1)低
(2)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或: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3)2;红细胞
(4)1;2;3
(5)放回鱼缸(或:适合小鱼生活的池塘内)
【解析】【解答】(1)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2)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吸收水中的溶氧,所以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或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1;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3;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2中,2是毛细血管,它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是指将血液运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所以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
(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小鱼放回鱼缸(或适合小鱼生活的池塘内)。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7.【答案】(1)增加;动脉
(2)增加;减少;静脉
(3)物质
【解析】【解答】解:(1)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营养物质增加;但是同时小肠是组织器官要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废物,使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变成含氧少的、含二氧化碳增多、含氮废物增多、营养物质丰富、颜色暗红的静脉血.(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8.【答案】(1)主动脉
(2)B
(3)左心室
(4)组织细胞处
(5)2
【解析】【解答】解:(1)图中a是主动脉.(2)体循环的路线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回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如图:
因此体循环的起点是B左心室.(3)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越发达,其收缩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左心室的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心肌也最发达.(4)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炎时,药物到患处时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患处,需次经过2次心脏才能到达患处.
故答案为:(1)主动脉;(2)B; (3)左心室; (4)组织细胞处;(5)2
【分析】心脏结构如图:
图中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9.【答案】(1)静脉
(2)厚;大
(3)慢
(4)B→C→A
【解析】【解答】(1)血管A是静脉,判断的依据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2)根据血流方向判断,血管B是动脉,与静脉相比,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较大。
(3)图中C是毛细血管,其特点是管壁非常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B动脉→C毛细血管→A静脉。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0.【答案】(1)血红蛋白;静脉
(2)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氧气;左
(3)①
【解析】【解答】(1)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富含血红蛋白。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所以血管③静脉内有静脉瓣,使血液朝一定方向流动。
(2)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所以血管②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氧气会显著增多,经血管②汇集到血管③后流回到左心房。
(3)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因此,图中①动脉血管破裂,血液会喷射而出。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1.【答案】(1)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B
(2)心房;心室;动脉
(3)动脉血;静脉血
【解析】【解答】(1)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与之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C右心房,与之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B左心室,与之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D右心室,与之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在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3)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可见图中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2.【答案】(1)保持小鱼能够正常呼吸
(2)低;毛细血管;静脉
(3)动脉;下
(4)B→C→A
【解析】【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及识别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不需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因此用低倍镜即可。C血管管腔细小,其中的红细胞成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B血管的血液有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A血液有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
(3)动脉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所以观察中发现,血液快速地由视野的左边向右边流,这是动脉。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C毛细血管位于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B动脉→C毛细血管→A静脉。
【分析】(1)图甲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2)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A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B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C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