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04 12: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达州市2023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秋季期末监测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1至3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4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B.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漂白粉、氯水、碘酒
②电解质:熔融态溶液、
③酸性氧化物:
④碱:纯碱、烧碱、CaO
⑤单质:液氯、白磷、臭氧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3.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4.2023年8月,日本排放的核废水中含有氚、碳、钚等多种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考古时可利用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D.与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5.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B.主族元素的原子得电子数越多;元素的非金属越强
C.合金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储氢合金材料
D.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时,可用溶液作“腐蚀液”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具有酸性,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
B.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可用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
C.具有漂白性,可用作潜水艇和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将食物中不易吸收的转化为易吸收的
7.为阿伏 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B.重水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C.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充分反应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和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物质 沙子(粉) 溶液 溶液
方法 用磁铁分离 通适量的氯气 加足量溶液,过滤 通足量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足量的水中:
B.将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C.将水滴在少量过氧化钠固体上:
D.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
10.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其固体溶于水发生反应:,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
B.每转移电子,生成的体积为
C.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硫酸铜溶液
D.既能杀菌消毒,生成的胶体又能沉淀水中的悬浮物
11.下列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B.无色澄清的溶液中:
C.常温,的溶液中: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12.下列实验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收集 制备胶体 比较的热稳定性 检验草木灰中是否含
A.A B.B C.C D.D
13.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与元素为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
B.元素的非金属性:
C.W元素与第Ⅰ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D.Y元素的单质与溶液能发生反应,可用作固体管道通剂
14.将镁铝合金溶于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
B.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C.原合金中镁的质量是
D.图中B到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4分)现有下列物质:①Na ②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③NaOH溶液 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 ⑤ ⑥
(1)上述为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将①保存在______中,其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②与④不能混合使用,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向⑤的溶液中逐滴加入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写出其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6.(14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A~H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用途______。(写一种即可)
(2)C、G两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其中沸点较低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E、F、G、M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DM的水溶液制备该物质,同时得到和另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已知铷(Rb)的原子序数为37,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Rb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单质Rb的熔沸点比钠更高
C.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更强
D.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
17.(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干燥、纯净的和铁粉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无水,装置如图。
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在潮湿环境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遇冷易凝华。
(1)Ⅰ中装置A的名称______,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开始实验时,先点燃装置______(填Ⅰ或Ⅲ)处酒精灯,再点燃另一处酒精灯:上述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缺陷,如何改进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取少许产品溶于蒸馏水,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解释)
18.(16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某中学实验小组为了提取和检验海带灰中的碘,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已知:海带灰中的碘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
(1)“浸泡”时需充分搅拌,并将悬浊液煮沸2~3分钟,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______。
(3)“酸化”时需要稀硫酸,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的体积约为______。(已知:用量筒取用浓硫酸)
②配制过程的部分操作如下图,则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③下列有关配制上述稀硫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时将蒸馏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溶液未冷却至室温,立即转移、定容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D.将所配的稀硫酸分装于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
(4)“氧化”时氧化剂的选择将影响实验结果。
①若选用,“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选用,过量的可将碘单质氧化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检验“氧化”后的水溶液中是否含有单质碘的实验操作方法______。
达州市2023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秋季期末监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D A C B D C B D B D A C C
二、填空题(共计58分)
15.(14分,每空2分)
(1)⑥
(2)煤油或石蜡油
(3)生成有毒的氯气。(合理即可得分)
(4)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16.(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碳 灭火剂、制冷剂、制碳酸饮料等(合理即可得分)(1分)
(2)共价 (3)
(4)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键) B
17.(14分,每空2分)
(1)分液漏斗
(2)Ⅰ 在装置Ⅰ与装置Ⅱ之间加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3)防止中的水蒸气进入收集器或,使潮解
(4)溶于水时,与剩余的铁粉反应生成或
18.(16分,每空2分)
(1)有利于海带灰中的碘离子更快或更多地进入溶液(合理即可)
(2)漏斗、玻璃棒
(3)①13.6 ②badc ③C
(4)① ②
(5)取少量“氧化”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几滴淀粉溶液,充分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反之不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