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5 古诗两首●出塞
●凉州词
●练习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七言绝句成就最高。《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资料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防守边疆。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哪个词高度概括了远征战士的边疆生活? 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对战乱的痛恨上阕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李广,汉族,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阅读资料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对战乱的痛恨对良将的思慕上阕下阕表现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句子。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凉州词在唐代是乐府的常见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事。 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远眺黄河、孤城环境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从“何须怨”中体验到了怎样的情怀?度:越过。远眺黄河、孤城近听羌笛声环境开阔、豁达的胸怀心理讨论
读了这首诗,你最想对为国戍
边的将士说些什么?比一比,再组词。秦( ) 泰( )
须( ) 需( )
孤( ) 狐( )
度( ) 渡( ) 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用词十分朴实,意境却极为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曲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结 束六四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