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4 22:3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24、司马光
教学内容分析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的故事。赞扬了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与勇敢的美好品质。
“读”的价值 读出信息 1.会认“司、皆、弃”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庭、登、跌”等7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联系上下文,翻译文章内容。
读出画面 1.“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3.“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4.“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
读出感受与思考 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文言文大意。3.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善良,机智,勇敢和热心助人。
“学”的价值 积累运用 皆:全、都 3.于:在庭:庭院,院子里 4.戏:玩耍”
语言现象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本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30个字,但却完整地叙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情节。3.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构思方式 《司马光》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七岁男孩儿的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实为文眼,凸显了司马光的机敏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言文。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 。2.会认“司、皆、弃、跌、持”5个生字,正确书写“司、庭、登、跌、众、弃、持、”7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落实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知道司马光救人的大概过程。
模 块 自 选 超 市
教学流程
预学 预学教材 预学资料 预学实践 借助学生以前学过的文言格言警句,在诵读中导入。
预学课文。读通生字词。【意图:了解课文内容,形成预学习惯。】 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了解司马光。【意图:预习资料,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分享自己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引学 资料引学 问题引学
1.出示:(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2.说一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 。 【意图:从交流自己的经历入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像这样的语言就叫做“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定学 提出问题 确定目标
1、今天就让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一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意图:通过了解人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习的兴趣。】 1.了解什么是文言文。司马光是谁。2.会认“司、皆、弃”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庭、登、跌”等7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
一次研学 读一读 说一说 读一读 文言文很难读,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借助拼音读正确是没有问题的。要读出节奏,读好词句间的停顿是需要通过教师教读、学生自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实现的,读出节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只有正确、熟练地朗读文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思。 借助教材中的注释,自由读一读课文,用白话文试着讲一讲课文中的故事。
1.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小组内读文,检查字音。【意图:自读文本,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并进行自主识字,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出示:sī diē 司 跌 qì chí jiē弃 持 皆 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一次展学 同桌展学 集体展学 小组展学
1.出示PPT介绍司马光。2.同桌之间互读,检查读得是否正确。3.预设:讲述了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 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正音: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
练学 基础达标 基础达标
组词戏( ) 庭( ) 登( )弃( ) 持( ) 破( ) 【意图:在教材文本的例子下,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给下列生字注音司 跌 皆 弃 持 【意图:在教材文本的例子下,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次研学 说一说 说一说 写一写
1.学生交流:怎样朗读才有节奏感?教2.师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3.学生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意。 1.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2.自由练习朗读。(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1.学生认读课后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交流。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临写。
二次展学 集体展学 个体展学 个体展学
出示: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1.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意图:使学生通过注释的提示,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大意,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庭:里面“廷”的廷不要写成“延”。弃:下面的撇和竖要出头。
延学 课外延展 阅读链接 学科文化
积累关于司马光的其他事迹。 阅读现代文版:《司马光》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课下注释,详细、流利的翻译课文。2.品读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人物特点。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课下注释,详细、流利的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流程
定学 提出问题 确定目标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意图: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 1.能够借助课下注释,详细、流利的翻译课文。2.能通过文章细节,体会人物特点。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一次研学 读一读 读一读 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故事首先要熟记注释,但又不能死记注释,摈弃“看一眼注释说一句意思”的传统“翻译法”,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活化为自己的语言。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什么内容?2.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意图:积累语言,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一次展学 集体展学 同桌展学 个体展学
1.理解课文第一句的意思。2.理解课文第二句的意思。 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练学 能力拓展 能力拓展 归纳总结
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意图: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去感受,领悟,引起对课文的关注。】 1.情景感悟:做动作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2.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文言文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和理想的追求。
二次研学 说一说 想一想 议一议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二次展学 小组展学 个体展学 个体展学
讨论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 预设:有许多词语是单个字,用“光”来称呼“司马光”,其他课文比较少见。课文句子都很短。 预设: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讲述 ,在无形中被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勇敢的优秀品质所激励和感染。
延学 实践活动 拓展练笔 实践活动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写下你想对司马光说的话。 拓展阅读:《徐孺子赏月》
板书设计: 回音壁
24、司马光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遇事沉着 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