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经历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正、负数。
学习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融合语文理解相反意义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关于中国热极和冷极的信息,请同学进行分享,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热极和冷极。分享的同时我们发现,语文中我们会把这样的词称为反义词,具有相反意义,数学里我们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二、合作探究融合物理化学认识负数理解意义
任务一:认识负数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数据,吐鲁番三月份日平均最高温度在零上13摄氏度,日平均最低温度在零上3摄氏度。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哪?
预设: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是什么意思?怎么表示?谁能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温度分别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汇报,零上13摄氏度属于春季,体表感觉不冷,零下3摄氏度则属于寒冷的冬季。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数字吗?让学生动手标一下(设计在学习单上)
小组合作,出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在学评单中上找到零上13°C和零下3°C;
2.用简单的语言或符号进行记录标记;
3.说明寻找和记录方法。小组汇报教师汇总:同学们分析合理,在图中准确找到了零上13°C和零下3°C,在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零上13°C和零下3°C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各小组的记录方法,出示数字、文字、箭头等,你更喜欢哪一种,哪一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哪?
数学的语言是为了方便交流的只有统一符号才能让大家看明白,这种方法简单统一,与数学家的表达一样。(出示正负数的表达方法)那零上49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零下58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
小结:瞧,像+13,+49这样的数是正数,读作:正十三,正四十九,“+”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同学们看我们之前学习中所遇到的数都是正数。像-3,-58这样的数是负数,读作:负三、负五十八,“-”是负号,负号能省略不写吗?不能。
我们今天认识了数家族的又一成员,负数。
板书:认识负数
同学们请看,在你们标注的图中丰富上酒精或煤油、刻度(左右不一致)、单位:摄氏温度(°C)和华氏温度(°F),我国是采用摄氏度来计量,这就是居家常用的温度计了。课下请同学们利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尝试制作一个温度计吧。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认识了负数,会读写正负数,并知道了他们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0上的温度用用正数表示,0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板书:负数<0<正数
任务二:生活中的负数
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公交车到站上车2人记作+2,下车4人记作-4,电梯中的正负数,1表示地上第一层,-2表示地下第二层微信账单中,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收入0.37记作+0.37,支出5.30记作-5.30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看来同学们留心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小组得分和失分
2.化学课中化学元素得失电子
3.向西和向东
4.在医学体检中,经统计发现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大家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简洁的记录下来呢?提示一下:在这里我们把什么看作0?同学们用正负数表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你能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小结: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三、拓展延伸融合历史了解来历
任务三:负数的由来
我们仅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了负数,古代的数学家在认识负数时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负数的历史。
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分享
1.自豪骄傲,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数学智慧。
2.数学家不断探索,坚持不懈的改进正负数的表示方法,让数学符号更加简洁方便交流。我们也要向数学家一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任务四:数轴上的数
生活中温度计可以表示出温度的高低,在数学中也有表示数大小的工具。我们把这条像温度计的直线叫作数轴,先确定好零的位置,如果我们规定零的右边是正方向表示正数。那0的左边表示什么数?你还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些数吗?
2.5 2.5 -1.5
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在数轴上表示完这些点以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0的右边仅仅表示1、2、3这些整数吗)
小结:观察数轴上的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数的世界奥秘无穷,期待大家继续去探索。
四、思维导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预设:用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数学符号的简洁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思考:看到-2,负二分之一你想到什么?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掌握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资源使学生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温度、资金收支、时差、相对水位、相对误差、海拔、增长率......这些都是负数的常见应用。借助这些载体,一方面使学生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认识负数》一课,在课堂教学中,我着力做好以下两点: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温度中的负数、收支中的负数和数轴中的负数,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
2.在活动情境中完善数轴的模型,让学生借助数轴直观感受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突出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每一个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点与之对应,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我的反思思考:
1.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回归生活,借助大量的生活情境,感受不同的外表下有相同的本质,从而帮助其寻找概念背后的意义,在充分的体会、感受、交流、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在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在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情境与本质的高效融合,从而实现从一般到抽象的概括过程,培养数感,增加量感。
3.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置作业展开教学,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的发生。
4.单元的整合不一定是课时的整合,还可以是跨学科的整合。正负数表示的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与哲学思想中的对立辩证观点的整合、感知0摄氏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初中物理知识的整合、时区表上正负数的表示与初中地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