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能力提升训练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能力提升训练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4 13: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寒假能力提升训练卷-数学二年级上册 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小明和小芳练习踢毽子。小明踢了30下,小芳踢的比小明多,小芳最少踢了( )下。
A.29 B.31 C.39
2.这个图形里有( )条线段。
A.1 B.2 C.3
3.二(1)班排队做操时,女生有24人,男生每排5人,补充条件( ),可以知道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A.女生有4排 B.男生有3排 C.女生每排6人
4.4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 )个菠萝一样重。
A.4 B.3 C.2 D.5
5.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A.10 B.8 C.5
6.浩浩、菲菲和丁丁一起到图书馆借书,每人借的本数同样多,他们一共可能借了( )本书。
A.13 B.14 C.15
7.如图,是( )看到的。
A.小狗 B.小猫 C.小鸟
二、填空题
8.吴梅家的书柜有两层,上层有42本书,下层有28本书。她从上层拿( )本书放到下层,上、下两层的书就同样多。
9.下面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条 ( )条 ( )条 ( )条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7>( )×8 9×( )<68 ( )×3<29
11.小美和她的4个小伙伴去玩遥控赛车,一共用去20元,平均每人用去( )元。
12.在括号里填写“厘米”或“米”。
二(1)班的东东参加学校跳绳比赛。他身高130( ),拿着一根长2( )的跳绳赶去赛场。比赛还没开始,他拿出一本厚约1( )的故事书,坐在高约45( )的椅子上,一边看书一边等待。
1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4<27 6×( )<32 65>9×( )
14.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 ) ( ) ( ) ( )
三、判断题
15.计算88-(23+34)时,要先算减法。( )
16.平行四边形一定是四边形。( )
17.6个5的和与5个6的和大小相等。( )
18.把35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7个。( )
19.小芳的身高是132米。( )
20.18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2个。( )
21.下面说法正确吗?( )

四、解答题
22.某校一二年级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二年级三个班上学期收集废旧电池情况。二(3)班收集的废电池数量被一只小兔图遮住了。
班次 1班 2班 3班 合计
数量(节) 37 32 98
(1)你知道二(3)班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吗?
(2)一年级同学收集的废旧电池数量比二(1)班和二(2)班的总数量少26节,你能算出一年级同学收集多少节废旧电池吗?
23.
这是小明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图形,图中三角形比平行四边形多几个?
24.一幢楼房有6层,每层住4户,一共有多少户?
25.同学们排队做操,女生有18人,男生有20人。
(1)女生平均每排6人,可以站几排?
( )
(2)男生站成4排,平均每排站几人?
( )
26.一段铁丝长1米,第一次剪去28厘米,第二次又剪去一些,最后还剩56厘米。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
27.一根丝带长1米,用37厘米扎蝴蝶结,47厘米捆蛋糕盒。
(1)这根丝带还剩下多长?
(2)剩下的丝带可以这样分:分( )段,平均每段长( )厘米。
( )
28.(1)有32盆花,送给幼儿园8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盆?
(2)这些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4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最少踢多少下?也就是要接近30即可,根据比较大小找到接近30即可。
【详解】A.29,29<30,30-29=1,则该数接近30,但题意中小芳踢的比小明多,则不符合题意;
B.31,31>30,31-30=1,则该数接近30,且比小明多,符合题意。
C.39,39>30,39-30=9,该数比小明多但不接近30,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B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两个端点间的直线距离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有下面的2条线段。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就是总人数,女生人数已知,求出男生人数即可知道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已知男生每排5人,要求男生人数,若知道男生排数,就可以用乘法列式解决了。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二(1)班排队做操时,女生有24人,男生每排5人,补充条件:男生有3排,可以知道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故答案为:B
4.B
【分析】4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把12个菠萝平均分成4份,与西瓜一一对应,看几个菠萝与1个西瓜一样重,即可解答。
【详解】12÷4=3(个)
4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3个菠萝一样重。
故答案为:B
5.A
【分析】图中有4条单独的小线段,两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三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四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将它们相加即可。
【详解】4+3+2+1=10(条)
图中共有10条线段。
故答案为:A
6.C
【分析】浩浩、菲菲和丁丁一起到图书馆借书,也就是有3人去借书;每人借的本数同样多,再找到3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此题即可。
【详解】A.在乘法口诀中,找不到两数相乘的积等于13的;
B.2×7=14;
C.3×5=15;
故,浩浩、菲菲和丁丁一起到图书馆借书,每人可能各借5本书,他们一共借15本书。
故答案为:C
7.A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狗站在房子的侧面,能看到烟囱在它的左面;小猴站在房子的前面,能看见房子的窗户和门;小猫站在房子的另一侧,能看见房子的烟囱,烟囱在它的右面;小鸟在房子的上面,能看见整个红色的房顶,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是由小狗看到的。
故答案为:A。
8.7
【分析】先用减法求出上层比下层多了几本书,再把多出的数量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放到下层,这样上、下两层的书就同样多。
【详解】42-28=14(本)
7+7=14(本)
即,把14本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7本。
故,吴梅家的书柜有两层,上层有42本书,下层有28本书。她从上层拿7本书放到下层,上、下两层的书就同样多。
9. 4 3 5 6
【分析】线段有2个端点,且是一条直直的线;据此数一数即可知道各有几条线段。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4条 3条 5条 6条
10. 3 7 9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此题。
【详解】3×8=24,4×8=32,32>27>24,故,27>3×8;
9×7=63,63<68,故,9×7<68;
9×3=24,24<29,故,9×3<29。
11.4
【分析】根据题意,小美和她的4个小伙伴共有5人,5人一共用去20元,求平均每人用的钱数,即将20平均分为5份,求每份,用除法计算。
【详解】4+1=5(人)
20÷5=4(元)
平均每人用去4元。
12. 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指甲盖宽约1厘米,成人脚步两步的长大约1米,由此结合数据大小计量东东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跳绳长用“米”作单位,计量书的厚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座位高用“厘米”作单位,由此解答。
【详解】二(1)班的东东参加学校跳绳比赛。他身高130厘米,拿着一根长2米的跳绳赶去赛场。比赛还没开始,他拿出一本厚约1厘米的故事书,坐在高约45厘米的椅子上,一边看书一边等待。
13. 6 5 7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此题。
【详解】6×4=24,7×4=28,24<27<28,故,6×4<27;
6×5=30,6×6=36,30<32<36,故,6×5<32;
9×7=63,9×8=72,72>65>63,故,65>9×7。
14. 华华 小芳 小红 小庆
【分析】华华在小熊的右手边,看到的是小熊的右手那一侧,小芳和小熊面对面,则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小庆在小熊的左手边,看到的是小熊的左手那一侧,小红在小熊的背后,在看到的是小熊的后背。
【详解】由分析可得:
(华华) (小芳) (小红) (小庆)
15.×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法则: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计算88-(23+34)时,要先算加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则一定是四边形。
【详解】由分析可得:
平行四边形一定是四边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求6个5的和与5个6的和是多少,都可以5×6或6×5来计算,故,6个5的和与5个6的和大小相等。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6个5的和与5个6的和大小相等;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把35个苹果分成5份,不一定是平均分,不能用算式35÷5=7(个)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把35个苹果分成5份,不一定是平均分,不能用算式35÷5=7(个)计算。
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及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芳的身高是132厘米才符合实际;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小芳的身高是132米,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平均分的含义:是指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原题并没有说平均分,故,18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有些小朋友可以分到1个,有些小朋友可以分到2个,也有些小朋友可以用分到3个,等等。据此判断。
【详解】18÷9=2(个)
18个苹果,分给9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2个。但原题没有说平均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这个图是站在桌椅的前面看到的,而这小女孩是站在这桌椅的侧面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这是这小女孩站的位置看到的;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两个物体,要认真观察。
22.(1)29节
(2)43节
【分析】(1)用收集的电池总数量减去二(1)班收集的数量,求出差,再减去二(2)收集的数量,求出结果,即可解决此题。
(2)先用加法把二(1)班和二(2)班收集的电池数量加起来,求出和,再减去26节,求出差,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1)98-37-32
=61-32
=29(节)
答:二(3)班收集废旧电池29节。
(2)37+32-26
=69-26
=43(节)
答:一年级同学收集43节废旧电池。
23.9个
【分析】根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分别数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个数,然后作差解答即可。
【详解】三角形有11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
11-2=9(个)
答:图中三角形比平行四边形多9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首先根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分类计数,然后解答即可。
24.24户
【分析】每层住4户,求6层一共有多少户,就是求6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6×4=24(户)
答:一共有24户。
25.(1)18÷6=3(排);3排
(2)20÷4=5(人);5人
【分析】(1)已知女生一共有18人,平均每排6人,求可以站几排,用女生的总人数除以每排人数即可;
(2)已知男生一共有20人,一共站成4排,求平均每排站几人,用男生的总人数除以总排数即可。
【详解】(1)18÷6=3(排)
答:可以站3排。
(2)20÷4=5(人)
答:平均每排站5人。
26.44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用总长度减去剩余的长度即可。单位不统一的,需要先根据1米=100厘米换成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详解】1米=100厘米
100-56=44(厘米)
答:这段铁丝一共短了44厘米。
27.(1)16厘米
(2)2;8
16÷2=8(厘米)
【分析】(1)用丝带的总长度减去扎蝴蝶结用去的长度,求出差,再减去捆蛋糕用去的长度,求出差,就是剩下的长度。(计算时,要统一单位,1米=100厘米)
(2)剩下的丝带可以这样分:分2段,或4段,或8段等;求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用除法来列式计算。
【详解】(1)1米=100厘米
100-37-47
=63-47
=16(厘米)
答:这根丝带还剩下16厘米。
(2)16÷2=8(厘米)
答:剩下的丝带可以这样分:分2段,平均每段长8厘米。(答案不唯一)
28.(1)4盆
(2)28盆
【详解】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