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作者相同安徒生
体裁相同童话
童话的特点:
1、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2、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皇帝的新装安徒生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4、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作者简介要求:
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炫耀( ) 称职 ( ) 钦差( )
陛下( ) 勋章 ( ) 随声附和(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称职:
(2)不可救药:
(3)骇人听闻:
(4)随声附和:一、快速浏览课文xuànchènqīnbìxūnhè 皇 帝骗子小 孩揭2、找出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代表性的人物?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大臣百姓受行助传骗
4、皇帝有何嗜好?
5、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6、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7、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8、在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9、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10、最后的结果如何?这篇文章中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什么? 3、新装有何特点?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1、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爱的?(找出证据来)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3、 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4、 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二、跳读课文,合作学习 :最可笑者? ?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ē)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
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
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
愚蠢,也怕说真话有危
险,但心里却明白。
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3、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4、 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 意义? 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第一段用小标题“爱新装”来概括,请用类似的小标题理清文章结构。三、探究 皇帝的游行大典上,小孩为什么 敢于说真话? 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无私无畏,所以敢于说真话。
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这里骗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们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魂,揭示了人性的虚伪。解剖了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四、小结:讲诚信 说真话一、填空。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人。他一生创作_______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成为________的儿童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裙子( )
呈报( ) bì( )下 愚蠢( )xūn( )章
kuǎn( )待 yù pìn(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 )
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勋qīn陛chǔntuǒqúnjīcìchéng款御聘蜡彩纹番既耀显副安徒生丹麦160余《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世界著名展开想象,续写课文 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大家展开想像,续写《皇帝的新装》。 布置作业 那个裸体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游行,自从被孩子点破之后,一路上受尽嘲笑。皇帝恼羞成怒,当场宣布了“谁说坏话,立刻逮来,杀”的法律,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自此,皇帝不论上朝还是回宫,不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另一次,一个大臣辞职后,自言自语:“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为触犯了皇帝的禁忌,被送到行刑官那里去了。从皇帝祭天、大阅兵到巡行京城,被杀的群众竟有一千多人! 一个善良的老大臣为了给皇帝遮丑,建议他换一件新衣,但皇帝回答说,他穿的是一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概拒绝。以后,大家对皇帝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齐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的一边。皇帝终于瘫在地上。。
《皇帝的新装》学案设计
新泰市汶南二中 陈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4、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理解、合作明确、拓展练习
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夯实基础(结合自主学习全案和下面问题预习课文,课堂展示)
1、明确作者、作品与童话的特点。
《皇帝的新装》作者 , (国)著名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有 , , 等。
2、童话是 的一种体裁。它通过 和 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有教育意义。
3、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炫耀( ) 称职 ( ) 钦差( )
陛下( ) 勋章 ( ) 随声附和( )
4、解释下面的词语:
(l)称职:
(2)不可救药:
(3)骇人听闻:
(4)随声附和:
三、课文理解(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得完成)
1、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以 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依次写了 、 、 、 。
2、在本文故事情节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那一句?为什么呢?
3、全文的情节其实就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我们来看看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4、文中为什么要由一个小孩的口来说出新装的真相?
四、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2、你相信这些人和事吗?为什么?
3、其他时代有这种人和事吗?现在呢?有些人为什么要弄虚作假?怎样才能杜绝这种行为?
4、你说过假话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假、恶、丑,你会怎么办?
5、小练笔:
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试以“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为题?给本文写一个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泰市汶南二中 陈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4、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预习任务: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了解作者及作品。掌握童话的文学常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小组内练习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排练“课本剧”(注意把握人物语言的语气、表情、动作、心理等)
教学过程
导入
看图导入,引出童话,导入课文。(板书《皇帝的新装》)
检查预习情况
文学常识填空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 安徒生,丹麦(国家)著名童话作家。他还有代表作《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至少写出三部)
给加点字注音
炫耀( ) 称职 ( ) 钦差( )陛下( )
勋章 ( ) 随声附和( )
解释下面的词语:
(l)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2)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4)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代表性的人物?(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
2、一篇文章的题材要按照某种“依据”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把人物或时间连缀起来的“依据”通常称为线索。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中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什么? (新装)
根据这一线索,你能把各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吗?(请围绕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1 皇帝爱新装
2------4 骗子做新装
5------22 君臣看新装
23-----32 皇帝展新装
33----36 小孩揭新装
小组展示
你对哪一个情节最感兴趣?请小组用你最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采用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表演时注意表现出各人物应有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言的语气等。
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
另:人物心理活动由角色朗读,声音可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 五、小组合作 深入探讨
(每小题10分,回答最完整、得分最多的组为“最佳小组”)
你觉得全文的中心内容可以用哪一个字概括?各个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
“骗” 皇帝受骗 骗子行骗 大臣助骗 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骗子的骗局为什么会得逞?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抓住了人性中的虚伪、自私、怯懦的弱点,再利用封建专制皇权的威严,使并不高明的骗局得逞。
对于这篇童话的主题,你怎么认识?如果说它仅仅是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如何看?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昏庸、虚伪,同时也教育我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六、小结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这里骗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们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魂,揭示了人性的虚伪。解剖了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七、课堂检测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人。他一生创作_______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成为________的儿童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裙子( )
呈报( ) bì( )下 愚蠢( )xūn( )章
kuǎn( )待 yù pìn(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 )
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
3、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300字左右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爱
织
线索新装 看
展
揭
骗子 皇帝
(行) (受)
骗
(助) (揭)
大臣 小孩
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昏庸、虚伪
保持童心,敢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