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23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课件 27张PPT+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23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课件 27张PPT+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04 22:59:0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4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模 块 二
物质科学(一) 化 学
(共11讲)
2024浙江中考一轮复习
第23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思维导航
物质转化
金属
非金属:
: 金属 金属氧化物
某些金属氧化 碱
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酸
元素循环
碳循环
氧循环
氮循环
+氧气
+水
+氧气
+水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知识梳理
知识点1、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
1、碳循环是指 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 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在大气中, 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通过 物质实现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_转变为______,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生物的
、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碳元素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有机物
呼吸作用
化石
二氧化碳
知识梳理
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_____和物质的______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
呼吸 燃烧
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梳理
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 和 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构成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及生物的 作用等。
(3)在农业生态中,如果缺少活性氮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沙漠化;我们要适当增强土壤中的氮肥力,促进农业的 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安全(提供相应所有必需的养分,包括蛋白质)。
氮单质 含氮化合物
固氮
可持续
知识梳理
知识点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如,Fe+SΔ ;  2Mg+O2点燃 ;
金属单质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如, 2Fe+ 点燃 2FeCl2
2、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
如,2Mg+CO2点燃2MgO+ ;
4Al2O3 + 高温 3Fe3O4 +8Al
FeS
C
2MgO
3Cl2
9Fe
知识梳理
3、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
如, CaO + H2O = ;
+ H2O = 2NaOH ;
+ H2O = 2KOH ;
BaO + H2O = Ba(OH)2
注意:
(1)MgO 、FeO 、Fe2O3 、CuO等氧化物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只能是 碱。

可溶性
Ca(OH)2
K2O
Na2O
知识梳理
知识点3、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如:C+O2点燃 ;( 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S+O2点燃 ; 4P+5O2点燃 ;
N2+O2放电2NO
[NO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2NO+O2=2NO2];
2、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如:CO2+H2O = H2CO3 ;
[H2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
SO2+H2O = H2SO3;(形成 雨的原因)
SO3+H2O = H2SO4
(注: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中CO、SiO2不能与水反应)
CO2↑+H2O
CO2
SO2
2P2O5
温室效应

知识梳理
知识点4、金属的冶炼
1、原理:
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C、CO、H2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 ,使其还原成 。
2、一些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C+CuO高温2Cu+CO2↑; C+CO2高温2CO; CO+CuOΔCu+CO2;
H2+CuOΔCu+H2O; 3CO+Fe2O3高温2Fe+3CO2
注:(1)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 后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先 后 ;
(2)用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时要注意在封闭环境中实验,且注意 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停止加热 停止通氢气
通氢气 加热
尾气
氧 金属单质
知识梳理
知识点5、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1、反应条件:
(1)置换反应:金属和酸、金属和盐的水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①只有排在 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 中置换出来;
(2)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之间 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产物的 或 或 。
盐的水溶液
前面
金属活动性顺序
气体 沉淀 水
知识梳理
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参考图:
(1)极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如CO等。
(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
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
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知识梳理
3、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应 是什么;
(2)实验 是否可行;
(3)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4)是否经济 等。
原理
操作方法
环保
典例精析
例题1
*下列四组物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D.氧化铜和水
解析:
[答案]B
[解析] A.铜和稀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A不正确;B.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正确;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不发生反应,C不正确;D.氧化铜和水不发生反应,D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典例精析
例题2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答案]D
[解析] ①氧化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又能与金属铁等发生置换反应而得到铜,铜与氧气反应则可得到氧化铜,因此该转化关系中的三种物质均可实现一步转化;②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一步转化为氧化钙,氧化钙再与水反应又可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可一步转化为碳酸钙,因此该转化关系中的三种物质均可实现一步转化;③碳酸钠与硫酸可一步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可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该转化中的三种物质都能实现一步转化。故D符合题意。
典例精析
例题3
*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解析:
[答案]A
[解析]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碱性、中性,试剂①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碳酸钠能与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试剂②可能是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稀盐酸不能,试剂③是氯化钡溶液;故合理的是A。
太阳能
催化剂
典例精析
例题4
*总结归纳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小宁归纳了初中物质之间的部分
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符合转化规律②的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CuO+ H2O=Cu(OH)2
B.根据转化规律⑦和⑧,部分金属能够转化成盐,但盐都能转化成金属
C.根据转化规律④,实验室可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取苛性钠
D.在湿法炼铜中,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应用转化规律⑥
解析:
[答案]C
[解析] A、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金属与盐反应时钾、钠等金属除外,所以盐不一定能转化为金属,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可利用熟石灰和纯碱制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D、 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应用转化规律⑦ ,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典例精析
例题5
*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都需要加热
B.通过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纯度
C.制铜时,实际消耗的CO、H2都比理论消耗的要多
D.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解析:
[答案]D
[解析] A、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都需加热条件进行,不符合题意;B、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加热前需验纯防止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C、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排除装置内空气,需先通气体,实验完成后为防止铜再被氧化,需继续通气体至装置冷却,所以实际消耗气体都比理论消耗多,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典例精析
例题6、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若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挥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3)G装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
解析:
[答案] (1)A (2)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3)将尾气中有毒的CO转化成无毒的CO2,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析]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2)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原二氧化碳除尽,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则E装置中发生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E中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3)实验尾气中含有CO, G装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将尾气中有毒的CO转化成无毒的CO2,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模块二 物质科学(一)化学
第23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2、下列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D.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3、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4、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7、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9、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③②①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0、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1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A.CaCl2→CaCO3→Ca(OH)2 B.NaNO3→NaOH→Na2CO3
C.AgNO3→Fe(NO3)2→Zn(NO3)2 D.Fe2O3→FeSO4→Fe(OH)3
13、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O,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过程I中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过程II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一定条件Fe3O4 + H2↑ ③该过程总反应为:2H2O O2↑+2H2↑; ④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热浓硫酸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微型”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微型”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5、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氧化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17、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固体)。
(图1) (图2)
(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如图1):操作Ⅰ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用作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Ⅱ(如图2),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 反应①的条件是 ;
② 金属A与B的活动性:A___B(填“>”“<”或“=”);
③ 区别溶液C与溶液D的方法是 ;
④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
18、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下图是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
(1)根据相关现象可知加入的A单质可能是   。
(2)若在含铜垃圾中发现有金属铝,它   (填“会”或“不会"”)出现在最终得到的红色粉末中。
19、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水和氧气是航天员探索宇宙时保障生命的重要物质。航天项目组设计了太空舱内水和氧气循环利用的方案,如图所示:
(1)步骤II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O2催化剂2H2O+C↓,该反应属于  。(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某种太空净水器可将生活废水、尿液净化成可饮用的水,这种太空净水器的净水方法可能是____。
A.吸附法 B.过滤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3)该方案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是   。
21、某气体可能由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宁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
(1)为探究气体组成,C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2)实验过程中,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氧化铜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其余装置无明显变化,则气体组成成分为   。
22、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断供,欧洲居民争相囤积煤炭。但在使用煤炭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中毒事件,这是灼热的煤炭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导致的。那么生成的气体中有哪些成分呢 同学们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煤炭主要成分是碳,遇水或氧气不足时会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建立猜想】同学们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做了以下猜想:
猜想1:有CO、CO2 猜想2:有CO、H2
猜想3:有CO、CO2和 H2 猜想4:有CO、H2、CO2和 H2O
【初步分析】
(1)小组讨论后,很快否定了猜想1,理由是   。
(2)【实验操作】他们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如何连接组装实验装置,同学们意见不一。某同学按照C→A→C→B→B→D→B→C的顺序连接装置,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该装置,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  。  
(3)同学们最终选择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假设C、D装置内的反应都完全。
①该实验中判断氢气存在的关键现象是   。
②在该实验探究过程中,G装置的作用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模块二 物质科学(一)化学
第23 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一、思维导航
二、知识梳理
知识点1、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
1、碳循环是指 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 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在大气中, 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通过 物质实现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 转变为 ,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生物的 、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_____和物质的______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
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 和 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构成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及生物的 作用等。
(3)在农业生态中,如果缺少活性氮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沙漠化;我们要适当增强土壤中的氮肥力,促进农业的 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安全(提供相应所有必需的养分,包括蛋白质)。
知识点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如,Fe+SΔ ;  2Mg+O2点燃 ;
金属单质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如, 2Fe+ 点燃 2FeCl2
2、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
如,2Mg+CO2点燃2MgO+ ;
3、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
如, CaO + H2O = ; + H2O = 2NaOH ;
+ H2O = 2KOH ; BaO + H2O = Ba(OH)2
注意:
(1)MgO 、FeO 、Fe2O3 、CuO等氧化物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只能是 碱。
4Al2O3 + 高温 3Fe3O4 +8Al
知识点3、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如:C+O2点燃 ;( 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S+O2点燃 ; 4P+5O2点燃 ;
N2+O2放电2NO
[NO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2NO+O2=2NO2];
2、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如:CO2+H2O = H2CO3 ; [H2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
SO2+H2O = H2SO3;(形成 雨的原因) ; SO3+H2O = H2SO4
(注: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中CO、SiO2不能与水反应)
知识点4、金属的冶炼
1、原理:
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C、CO、H2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 ,使其还原成 。
2、一些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C+CuO高温2Cu+CO2↑; C+CO2高温2CO; CO+CuOΔCu+CO2;
H2+CuOΔCu+H2O; 3CO+Fe2O3高温2Fe+3CO2
注:(1)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 后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先 后 ;
(2)用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时要注意在封闭环境中实验,且注意 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知识点5、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1、反应条件:
(1)置换反应:金属和酸、金属和盐的水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①只有排在 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 中置换出来;
(2)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之间 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产物的 或 或 。
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参考图:
(1)极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如CO等。
(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应 是什么; (2)实验 是否可行;
(3)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4)是否经济 等。
三、典例精析
例题1、下列四组物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D.氧化铜和水
例题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例题3、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例题4、总结归纳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小宁归纳了初中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符合转化规律②的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CuO+ H2O=Cu(OH)2
B.根据转化规律⑦和⑧,部分金属能够转化成盐,但盐都能转化成金属
C.根据转化规律④,实验室可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取苛性钠
D.在湿法炼铜中,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应用转化规律⑥
例题5、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都需要加热 B.通过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纯度
C.制铜时,实际消耗的CO、H2都比理论消耗的要多 D.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例题6、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若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挥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3)G装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模块二 物质科学(一)化学
第23讲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答案]D
[解析]A.那些埋在地下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均来自太阳能;B.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是依靠植物固定太阳能实现的;C.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能;D.太阳内部发生轻核聚变。故D符合题意。
2、下列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D.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故错误;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故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故正确;D、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不能消除,故错误。故C符合题意。
3、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答案]B
[解析] A.因为鋈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所以鋈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不能全部溶解,因为其中 的铜等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B不正确;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C正确;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和镍等金属,所以D不正确。
4、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答案]B
[解析]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答案]C
[解析]A中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用碳还原可生成CO,A正确,可实现;B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可行,B正确;C中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不能生成硫酸铜,C不正确;D中氢氧化钠遇二氧化碳能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氯化钠,D正确。故C符合题意。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答案]B
[解析]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7、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答案]C
[解析] A.X、Y可能分别属于碱、盐,但Z不可能为酸,因为酸不与CO2反应;A不正确;B.X可以是Al2O3但Z不可能为CaCl2,因为CaCl2不与CO2反应,B不正确;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C正确;D. Y可以是NaOH但X不可能是NaCl ,因为NaCl不可能与HCl反应,D不正确。
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答案]D
[解析] A.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生成物是盐和酸,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D符合题意。
9、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③②①②④  D.④②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硝酸钡溶液;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硝酸镁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氢氧化银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氢氧根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B符合题意。
10、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符合题意。
11、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答案]B
[解析] A.装置A中的反应是CuO+COCu+CO2,Cu2O+CO2Cu+CO2,反应中没有生成水,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错误;B.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排尽玻璃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正确。C.由题意可知装置B增重4.4g,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4g×=1.6g,铜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2∶1,所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或Cu和CuO的混合物或Cu2O、Cu和CuO的混合物,错误;D.若缺少装置C,装置B增重的质量偏大,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低,错误。
1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A.CaCl2→CaCO3→Ca(OH)2 B.NaNO3→NaOH→Na2CO3
C.AgNO3→Fe(NO3)2→Zn(NO3)2 D.Fe2O3→FeSO4→Fe(OH)3
[答案]C
[解析] A、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根据碳酸钙的性质,碳酸钙只能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钙,碳酸钙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A不可;B、硝酸钠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B不可;C、硝酸银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故C可;D、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而非硫酸亚铁,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硫酸亚铁;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D不可。故C符合题意。
13、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O,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过程I中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过程II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一定条件Fe3O4 + H2↑ ③该过程总反应为:2H2O O2↑+2H2↑ ④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过程1吸收太阳能进行化学反应,故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过程为氧化亚铁与水的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的过程;3.总反应为水在四氧化三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4.水的分解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热浓硫酸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微型”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微型”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A、 实验中所需CO利用HCOOH分解制得,可现制现用 ,不符合题意; B、 “微型”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不符合题意; C、 “微型”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物质存留少,危险系数小 ,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HCOOH发生分解反应,CO与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没有置换反应发生,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15、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解析]A. 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M点为部分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对应的固体物质有碳、氧化铜、铜三种,不符合题意;B.N点刚好完全反应,对应的固体为铜,呈红色,不符合题意;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产生气体质量为a-b克,符合题意;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因反应产生气体,固体总质量减少,铜的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氧化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则X为O2,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不符合题意;C、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17、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固体)。
(图1) (图2)
(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如图1):操作Ⅰ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用作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Ⅱ(如图2),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 反应①的条件是 ;
② 金属A与B的活动性:A___B(填“>”“<”或“=”);
③ 区别溶液C与溶液D的方法是 ;
④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氢氧化亚铁 化合反应 (2)实验Ⅰ过滤 ; 吸附剂 ; FeSO4、NaCl、H2SO4 ;实验Ⅱ①高温② >③ 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FeSO4溶液,蓝色为CuSO4溶液(或分别取两种溶液,分别加入NaOH溶液,最后有红褐色沉淀的是Fe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CuSO4溶液)④CuSO4+2NaOH===Cu(OH)2 ↓+Na2SO4;CuSO4+BaCl2===BaSO4↓+CuCl2。
[解析] (1)铁元素显+2价时读作亚铁,故Fe(OH)2读作氢氧化亚铁;此反应中,反应物是多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2)实验Ⅰ: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叫做过滤,乙在净水中用作吸附剂;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原来的氯化钠、反应过量的硫酸。实验Ⅱ:① 碳还原氧化铁的条件是高温。② 金属A能将金属B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活动性:A>B。③ 区别溶液C与溶液D的方法是: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FeSO4溶液,蓝色为CuSO4溶液。④ 反应③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18、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下图是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
(1)根据相关现象可知加入的A单质可能是   。
(2)若在含铜垃圾中发现有金属铝,它   (填“会”或“不会"”)出现在最终得到的红色粉末中。
[答案](1)Fe (2)不会
[解析](1)由流程图示可知,含铜垃圾灼烧,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加入硫酸,得硫酸铜溶液,加入A得红色沉淀物及浅绿色溶液,说明A为铁;(2) 若在含铜垃圾中发现有金属铝,因铁的活动性小于铝,铝不会出现在最终的红色粉末中。
19、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1)盐;NaOH (2)A;B;C;D
[解析](1)氯化钠属于盐类物质,由于 X是氯化钠,故碱中的金属元素为钠,其化学式为NaOH;(2)若x是水,则单质可为氢气,与氧气反应为化合反应;盐可为碳酸氢钠其分解分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为分解反应;氧化物可为氧化铜,其为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水哥和铜;酸可为盐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和盐,故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都有。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水和氧气是航天员探索宇宙时保障生命的重要物质。航天项目组设计了太空舱内水和氧气循环利用的方案,如图所示:
(1)步骤II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O2催化剂2H2O+C↓,该反应属于  。(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某种太空净水器可将生活废水、尿液净化成可饮用的水,这种太空净水器的净水方法可能是____。
A.吸附法 B.过滤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3)该方案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是   。
[答案](1)置换反应 (2)D (3)人体呼吸作用
[解析](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重和新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置换反应,所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2)吸附法、过滤法和沉淀法得到的水都含有其他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能被人直接饮用;只有通过蒸馏法得到的水才可以被直接饮用,因为属于纯净物,里面除了水其他任何物质都没有; (3) 水和氧气是航天员探索宇宙时保障生命的重要物质。 所以获得的氧气用于宇航员的呼吸作用。
21、某气体可能由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宁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
(1)为探究气体组成,C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2)实验过程中,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氧化铜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其余装置无明显变化,则气体组成成分为   。
[答案](1)浓硫酸(2)还原(3)CO2 H2
[解析](1)为探究气体组成,A装置是验证二氧化碳,B装置除去二氧化碳,因一氧化碳和氢气需通过与氧化铜反应后的产物验证,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要确保通入氧化铜前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和水,故C中为除去水的装置,药品为浓硫酸;
(2) 实验过程中,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氧化铜失氧发生还原反应;(3) 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气体通过D后有水生成,则气体中否定还含有氢气,故气体成分为CO2 和H2 。
22、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断供,欧洲居民争相囤积煤炭。但在使用煤炭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中毒事件,这是灼热的煤炭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导致的。那么生成的气体中有哪些成分呢 同学们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煤炭主要成分是碳,遇水或氧气不足时会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建立猜想】同学们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做了以下猜想:
猜想1:有CO、CO2 猜想2:有CO、H2
猜想3:有CO、CO2和 H2 猜想4:有CO、H2、CO2和 H2O
【初步分析】
(1)小组讨论后,很快否定了猜想1,理由是   。
(2)【实验操作】他们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如何连接组装实验装置,同学们意见不一。某同学按照C→A→C→B→B→D→B→C的顺序连接装置,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该装置,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  。  
(3)同学们最终选择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假设C、D装置内的反应都完全。
①该实验中判断氢气存在的关键现象是   。
②在该实验探究过程中,G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1)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 (2)不可行,无法检验原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3)F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检验CO2,收集尾气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C、H、O三种元素,反应后也应有这三种,猜想1中没有H元素,故填: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装置A的作用:吸收CO2 装置B的作用:检验水蒸气,装置C的作用:检验CO2,当气体通过溶液后会带出一部分的水蒸气,对检验原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会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先检验是否含有水蒸气。故填: 不可行,无法检验原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3)①H2能与E装置的CuO发生反应:H2+CuOΔH2O+Cu 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且产生的H2O能使F装置中的无水CuSO4变蓝,故填:F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②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检验CO2,且该实验中尾气含有CO,CO难溶于水,可以利用该装置收集CO尾气,故填:检验CO2,收集尾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