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我们离不开植物》
教材简析:2022新课标提出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倡导在科学活动中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进行积极地思维。在活动中以探究和实践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对学生植物单元学习之后的一个概括。通过一个月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做出一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学期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整体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于单元词汇根、茎、叶、花、果实等形成完整的了解。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中,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在科学态度上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从而对植物产生研究的兴趣。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并进行研究。并且让学生知道,除了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的探究学习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资料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的食物、生活用品、环境药材等都有植物。
2.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制造清新空气。
3.植物可以做药,给人治病。
4.让学生有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明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的食物、生活用品、药材、环境等都离不开植物。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食物卡片,生活用品卡片、收纳盒。
教师准备:同学生相同的食物卡片、生活物品卡片、植物的图片、资料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聚焦。(5分钟)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植物都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植物会生长,需要施肥,能开花,有叶子,叶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记录了一棵植物,你们看看老师记录的是什么植物?都记录它的哪些部分?
教师在黑板画一棵蒲公英,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蒲公英是植物吗?
【板书课题:植物】谁能说一说老师画了蒲公英的哪些部分?”(根、茎、叶、花、种子)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植物,知道了植物的叶子多种多样,也知道了植物有根、茎、叶、花和种子,植物是活的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需要水、阳光、施肥,会长大、开花、结果……)
(二)分一分 探索(15——20分钟)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卡片,请同学们和小伙伴说一说,卡片上的物品是植物吗?小组同学共同把卡片分成两类。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类的?
【预测:食物一类、生活用品一类】(5分钟)
(米饭、青菜、黄瓜、苹果、橙子、玉米、面包、饼干、小麦、水稻、草帽、衣服、凳子、筷子、铅笔、书籍、橡胶靴、房屋……)
小组一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类的?说一说,他们是植物吗?
【随着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板书分类】(食物、生活用品)
(1)我们的食物是植物,各种水果,植物加工的食物等。
对于玉米、黄瓜等明显的让学生自己说,面包、饼干由教师适时介绍食物名称,来自哪种植物。归根结底是来自植物。
(2)我们的生活用品来自植物。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出示房屋、桌椅等图片,让学生找出木材,明白它们来自树木。
补充知识: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视频介绍3分钟)
让学生明白树木是有限的,要合理使用,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三)读一读 植物可以做药材
老师画的蒲公英其实还是一种中药材,可以降血压,去热,不只是蒲公英,介绍黄花蒿,介绍科学家屠呦呦。
1.出示车前草,鬼针草,蒲公英、黄花蒿等中草药图片,介绍它们的药用功效。
2.介绍屠呦呦
(四)讲一讲 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植物
1.植物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生活舒适。
2.植物能制造氧气,供我们呼吸。
3.植物能防止风沙,保持水土。
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五)评一评 进行自我评价。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你知道了哪些地方离不开植物?总结一下板书内容和科学词汇。通过自我评价表对自己的单元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进行自我评价:(5分钟)
板书设计:
我们离不开植物
食物 生活用品 药材 环境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