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D D C BC AD A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1.(7分)(1)B ;(1分)
(2) F ,(1分) 2.80 (2.78~2.81范围内都可);(1分)
(3) 减小,(2分) 先减小后增大(2分) 。
12.(10分)(1) 交流,(1分) 0.02。(1分)
(2) 0.38(2分), 0.16(2分);
1
(3 b) (2分), (2分)。
k gk
13.(10分)解:(1)设历时 tx 乙车追上甲车,有: v1tx x0 v2tx (2分)
代入数据得:10tx 100 30tx
解得: tx 5s (2分)
(2)乙车减速后历时 t x 与甲车速度相等,有: v1 v2 at x (1分)
代入数据得:10 30 5t x
解得: t x 4s (1分)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位移为: x1 v1( t t x )
其中: t t2 t1 0.5s (1分)
代入数据得: x1 10(0.5 4)m 45m (1分)
乙车位移为: x2 v2 t v2t
1 2
x at 2 x
1
代入数据得: x2 (30 0.5 30 4 5 4
2 )m 95m (1分)
2
则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为: x x0 x1 x2 50m (1分)
(其它解法合理亦可给分)
高一物理答案第 1 页(共 3 页)
{#{QQABYQ4AogAIQBBAAAhCUwH4CgAQkBEAAIoGhAAIoAAAiBFABAA=}#}
14.(15分)解:(1)物体轻放在斜面上时,将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对物体,有: f 1 mgsin30 2 10 N 10N (2分)
2
方向沿斜面向上 (1分)
(2)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有: F mgsin30 f (2分)
而 f mgcos30 (2分)
则: F mgsin30 mgcos30
代入数据解得: F 25N (2分)
(3)物体在斜面内沿某方向匀速运动时,如图所示,沿斜面方向,
物体所受合力为 0,外力 F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30 垂直且两者的合力与滑动摩擦力 f等大反向。
其中:mgsin30 2 10 1 N 10N (2分)
2
f mgcos30 3 2 10 3 N 15N (1分)
2 2
则: F f 2 (mgsin30 )2 152 102N 5 5N (1分)
tan mgsin30 10 2 5则: (2分)
F 5 5 5
(其它解法合理亦可给分)
15.(18分)
2
解:(1)煤块平抛,在竖直方向,有: vy 0 2gh (1分)
解得: vy 2gh 3m / s (1分)
v
煤块在 A点: tan37 y (2分)
v0
v
v y0 4m / s (1分)tan37
(2)煤块到达传送带顶端 A时,有: vAcos37 v0
解得: vA 5m / s (1分)
煤块先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mgsin37 mg cos37 ma1
高一物理答案第 2 页(共 3 页)
{#{QQABYQ4AogAIQBBAAAhCUwH4CgAQkBEAAIoGhAAIoAAAiBFABAA=}#}
解得: a1 10m/s
2 (1分)
v v a t t v v由 A A1 1,得: 1 0.5s (1分)a1
则: x 11 (vA v)t1 3.75m (1分)2
随后煤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mgsin37 mg cos37 ma2
解得: a1 2m/s
2 (1分)
煤块运动至底端发生的位移为: x2 L x1 17.25m,
x vt 1 a t 2而 2 2 2 2 ,得: t2 1.5s (1分)2
则: t总 t1 t2 2s (1分)
(3)煤块在第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传送带的位移为 x3 vt1 5m (1分)
则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 x1 x3 x1 1.25m (1分)
此过程中煤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留下 1.25m的划痕
煤块在第二段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传送带的位移为 x4 vt2 15m (1分)
则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 x2 x2 x4 2.25m (1分)
此过程中煤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留下 2.25m的划痕
则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为 2.25m (2分)
(其它解法合理亦可给分)
高一物理答案第 3 页(共 3 页)
{#{QQABYQ4AogAIQBBAAAhCUwH4CgAQkBEAAIoGhAAIoAAAiBFABAA=}#}荆门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物 理
本试卷共6页,1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
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都可通过实验直接检验
C.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D. 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2.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七 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向距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 的空间站飞奔而去。 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
历时约6.5小时。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 时14分和6.5小时都指时间间隔
B.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绕地球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不为零
C. 载人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运动的路程为400km
D. 研究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可以将载人飞船看成质点
高一物理试卷第1 页 ( 共 6 页 )
3.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圆盘以角速度φ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在圆
盘上放置材料相同、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 P、Q, 两物块随圆盘
一起转动,到中心轴的距离分别为r 和 2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 P 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不变
B. 物块 Q 的线速度大小是物块 P 的线速度大小的2倍
C. 物块 P 和Q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D. 物块 Q 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沿水平面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4. 如图所示,在抗洪抢险应急救援中,直升机在水平面内向右
匀加速直线飞行,同时被救助者随着竖直钢丝绳的收缩匀速
上升,则被救助者的实际运动轨迹为( )
(
B
) (
D
) (
C
)A
5. 如图所示, 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沿水平路面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重力加速度为g, 对于货箱中质量为m 的石块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块A 所受所有外力的合力大小为0
B. 周围石块对石块A 作用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C. 周围石块对石块 A 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g+a)
D. 加速度a 增大时,周围石块对石块A 作用力的合力增大
6. 为保证安全,学校门口常常安装有减速带, 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减 速带时开始减速,减至18km/h后匀速通过减速带,之后再加速到原来的速度,这一过程
中汽车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为2.5m/s
B.5~7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7m/s
C. 汽车开始减速时与减速带的距离为54m
D. 如果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通过这段距离,将会少用2.5s
高一物理试卷第2 页 ( 共 6 页 )
7. 如图所示,物体A 质量为0.5kg, 物 体B 质量为1.5kg, 它们之间有一轻弹簧与之拴接,劲
度系数k=80N/m, 把物体A 和天花板用轻绳连接,A 、B 均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10cm,
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中拉力大小为3N
B. 地面对物体 B 的支持力大小为15N
C. 在剪断轻绳瞬间,物体 A 的加速度大小为26m/s
D. 在剪断轻绳瞬间,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8.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 通过长为1的轻绳连接,现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a 由静止释放两 球,释放时小球a 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两个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间隔为△t, 两个小球落
地后不再反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 球a 落地速度比小球 b 落地速度小
B. 两个小球从释放至最后都落地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一直为零
C. 若增大 h, 则两个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间隔△t 变小
D. 若增大 h, 则两个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间隔△t变大
9. 如图所示,在荆门市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中,某运动员跳起投篮,篮球以与水平 面成45°的倾角准确落入篮筐,已知投球点和篮筐正好在同一水平面上,投球点到篮筐距
离为10m, 篮球可看成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 g=10m/s , 则 ( )
A. 篮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B. 篮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约为2s
C. 篮球上升至最高点时速度为0
D. 从篮球出手至准确落入篮筐的过程中,篮球速度变化
量的方向竖直向下
10. 如图所示, A 、B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并不黏合,放置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μ=0.1,两物体的质量mA=2kg,mg=3kg 。 从t=0 开始,推力FA和拉力Fg分
别作用于A、B 上, FA、FB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FA=(10-t)(N),F=(5+t)(N),
g=1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 时 ,A 、B 两个物体之间弹力大小为Fv=4N
B.t=4s 时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g=2m/s
C.t=8s 时物体 A 的速度为12m/s
D.t=8s 时物体 B 的速度为16m/s
高一物理试卷第3 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7分)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
的合成规律”的实验。
单位:N
图 (a) 图 (b) 图 (c)
(1)本实验所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A. 放大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理想模型法
(2)图 (b) 的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是 (用表示力的字母表示),
某次测量中,弹簧秤甲的读数如图 (c) 所示,为 N;
( 3 ) 图 (a) 中保持结点O 的位置及OB 方向不变,将弹簧秤乙绕O 点逆时针缓慢旋转,使 OC 与 OA 的夹角由90°缓慢增大至180°,在此过程中弹簧秤甲的读数将
弹簧秤乙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 “减小”、 “先增大后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
12.(10分)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 (d) 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的实验。将木板右端垫高,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后,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光 滑定滑轮悬挂砂和砂桶,在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认为砂和
砂桶的重力即为小车沿倾斜木板运动的合力。
砂和砂桶
图 (d) 图 (e)
高一物理试卷第4 页(共6页)
(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本实验中电
源频率为50Hz, 则每隔 s 打一个点。
(2)如图 (e) 所示,在所选的纸带上选取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没有标记 出来,则在打下计数点C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y= m/s, 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
加速度大小为 m/s ;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砂的重力F,
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 与砂的重力F 的图像,如图 (f) 所示,
已知图像中直线的截距为 b, 斜率为 k,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
计空气阻力。则小车的质量为 ,砂桶的质量为
图 (f)
13.(10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前,速度
大小为v =10m/s, 乙车在后,速度大小为v =30m/s,t=0 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
x =100m, 求
(1)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
(2)为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t =0.5s时刻乙车采取制动措施,做加速度大小为a=5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是多少
14.(15分)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 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 . 求:
(1)如图甲所示,若将物体轻放在斜面上,其受到的摩擦力;
(2)如图乙所示,若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外力F 的大小;
高一物理试卷第5 页(共6页)
(3)如图丙所示,若对物体施加与斜面平行且沿图中虚线(虚线与斜面的底边AD 平行)
的恒定外力 F, 物体在斜面内沿某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运动方向与虚线之
间夹角θ的正切值为多少 ( 结果可带根号)
高一物理试卷第6 页(共6页)
图甲
图乙
图丙
15. (18分)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倾角θ=37°,顶端A 到底端B 的长度为21m, 以 1 0m/s
的速度绕轴逆时针转动。 一个质量为m=0.6kg 的黑色煤块(可看作质点)从距 A 点高度 差 h=0.45m 的 O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运动至传送带顶端A, 此 时速度方向恰好沿传送带向下,已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煤块在传
送带上经过时会留下黑色划痕。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 ,sin37°=0.6,cos37°=0.8.
求:
(1)煤块水平抛出时初速度大小 vo;
(2)煤块从传送带顶端A 运动至底端B 所用的时间;
(3)煤块从传送带顶端A 运动至底端B 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