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4课《太阳升起来了》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4课《太阳升起来了》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05 09: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4.太阳升起来了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2 课时(共2课时)
教材分析 《太阳升起来了 》一课是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节课。本课将引导学生在连续观察的基础上,描述太阳的运动轨迹;在观察和实际体验的基础上,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的就具有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判断方向的经验生活经验,使得学生知道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但是缺乏比较系统地了解,并且根据太阳辨别方向的本领还很差,有的学生无法分清楚方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基于实际观察, 能够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从东方升起, 逐渐升高, 再逐渐向西方落下的位置变化。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能够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思维:学生在已有体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提高比较、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能用比较安全的观测工具, 观察并记录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能尝试从多角度, 多方式用语言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实例。 态度责任: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基于实际观察,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从东方升起, 逐渐升高, 再逐渐向西方落下的位置变化。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 能用比较安全的观测工具, 观察并记录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板书设计 太阳升起来了 东升西落 影响人类的生活 影响植物的生活 影响动物的生活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生打开教材的单元页, 提问:从单元页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类似的情况 2.可出示若干“日月同辉” 的照片,并提问: 你对太阳和月亮各有哪些了解 结合学生的汇报, 自然进人本课内容的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描述单元页的内容, 并说明是否见过类似的现象 学生观察后可能会说到类似 “太阳升起来, 白天来临; 太阳落下去, 黑夜来临”“太阳从东方升起, 从西方落下”等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太阳、月亮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科学实践活动-一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1.明确观察任务 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这一自然现象。你是否注意到从早晨到傍晚,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大胆描述自己的想法, 注意学生之间描述的差异。 根据学生发言,适时提出观察任务: 从早晨到傍晚, 观察并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学生可能会说: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每隔1小时观察、记录在同一张纸上、带护目镜…… 2.指导观察太阳的基本方法 谈话:看一看课本第14页的下图,说说应该怎样观察和记录太阳。 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以免被太阳光灼伤。 3.指导观察和记录太阳的方法 让学生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 4页, 讨论如何观察和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学生认识基本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1)面向南方进行观察; (2) 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观察; (3) 每隔一段时间 (如一节课, 两节课, 两小时)观察一次; (4) 可用红色圆圈代表太阳, 将观察到的太阳的位置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5)在记录的太阳图下写上观察时间。 4. 进行实地观察 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比较宽阔的地方进行第一次的观察和记录。 在实地观察时, 教师需要再次强调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选好观察的参照物, 如操场上的旗杆、教学楼、高大的树木等,指导学生将参照物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学生活动:学生实地观察太阳的位置并且记录 建议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利用双休日继续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三、布置课后观察任务 1.引导学生思考: 哪些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现象是受太阳影响的 告诉学生在每次观察太阳后, 留意观察点附近能看到哪些动植物,自己白天都做了哪些其他活动。还可以杳找一些介绍太阳基本情况的资料。 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测和记录,获取证据。 第二课时: 教师上课前要注意调查学生课前观察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自己也应完成一次全天的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 一、 根据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发现 谈话: 上节课布置了观察太阳位置变化的作业, 都有哪些同学完成了 教师简要总结学生的完成情况, 布置交流任务。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察 记录, 每组选出一位同学的记录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描述太阳的位置变化。 如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刚刚离开地平线;上午10点左右,太阳在东南方向,位置高了一些,在某建筑物或大树的左上方;正午12点,太阳在正南方向, 位置升到了最高,在某建筑物或大树的上方;下午4点,太阳在西南方向,位置降了一些,在某建筑或大树的右上方;下午6点左右,太阳从西方落下。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并且交流自己的发现。 用实物投影等方法展示发言学生的记录单, 发言学生结合记录单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分享交流的愿望。 二、了解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 描述太阳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能基本正确地描述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后,提问:你们能描述太阳的位置变化, 对太阳也有过一些了解, 谁能说说太阳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太阳的体验, 说出太阳的基本特征. 如: 太阳是一个大火球; 太阳能发光发热; 有太阳的时候就暖和…… 小结: 太阳是一个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2. 了解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谈话: 正是因为太阳的光和热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 时刻影响着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 谁能说说太阳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发给学生“太阳的影响记录单”, 并出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包括白天活跃的动物、 黄昏活跃的动物、 夜晚活跃的动物, 白天开花的植物, 傍晚开花的植物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插图启发,学生说出动物的出没、 植物的开花与太阳有关。同时学生回忆,在观察记录太阳位置的变化时, 每个时间点看到的动植物都一样吗 让学生在记录单中填写动植物的名称, 再结合记录单,分析太阳对动植物行为等的影响。物, 夜晚开花的植物等。 3.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提问: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 那么太阳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谈一些具体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 最容易说出的便是昼夜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白天有太阳的时候比较温暖, 周围的各种景物都清晰可见; 傍晚或夜里没有太阳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冷, 周围漆黑一片, 什么都看不清楚。 3.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提问: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 那么太阳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谈一些具体的感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路, 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推测没有太阳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假如没有太阳, 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 小结:太阳能发光和热,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活动: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实,使学生意识到太阳队生活的影响。 三、总结与布置课后观察(5分钟) 1.我们是怎么了解太阳的,你有什么收获? 2.大家对太阳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不想再去研究月亮?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月亮,尽可能的把观察到的月亮的样子画下来。
作业布置 1. 根据早、午、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大致方向。
教 学 反 思 学生能够坚持观察和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并选取一定的参照物来描述,通过比较太阳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现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从而总结出太阳的运动规律。另外,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太阳和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