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6页,1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3年,考古学者在山西汾河两岸发现了多个地点遗址组成的遗址群。次年进行的集中发掘共发现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14个,获得2005件石制品、2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3枚“丁村人”牙齿化石。下列与该遗址群发展水平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陶寺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良渚古城遗址
2.图1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
这一变迁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 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
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
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 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
4.图2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
据此可知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
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 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5.辽朝中央官制有“北面”“南面”之分,北面官以契丹制度治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契丹等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按地域分成十部,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一治理举措
A.强化了兵农合一的制度 B.拓展了农耕文明的范围
C.巩固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D.推动了羁縻政策的完善
6.表1明初关于北方学校教育的部分举措
时间 主要内容
1381年 令“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
1387年 命吏部迁南方学官之有学行者教之,增广生员,不拘额数,复其家
1391年 命礼部颁书籍于北方学校
据表1推知,当时的举措
A.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普及了北方各地的儒学教育
C.保证了南北科举选才的均衡 D.化解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7.19世纪初,洋钱在中国普遍用于缴纳赋税、日常开支、书画金石交易、金融流通等领域。1822年,朝廷饬令广东督抚与海关监督严行查禁白银出洋。这一消息传到江南,被演变为官方禁用洋钱的谣言,洋钱价格随之大跌。这一现象
A.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 B.外来货币干扰中国商品市场
C.中外民间贸易仍有发展 D.闭关自守政策已被朝廷放弃
8.1912年2月,为庆祝中华民国建立,爪哇泗水埠华侨上街燃炮升旗遭荷兰警察镇压。孙中山立即致电袁世凯,请转饰驻荷兰公使,经刘镜人等一众外交官员与荷兰当局多次严正交涉后,终取得部分成效。这一事件反映出临时政府
A.获得了外交主导权 B.扭转了外交被动局面
C.外交处境比较艰难 D.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9.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 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 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10.表21949-1956年新中国上映的部分电影
上映时间 电影名称 内容概要
1949年 《桥》 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 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
1950年 《钢铁战士》 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排长张志坚、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均在执行掩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时受伤被俘后威武不屈、坚持斗争的故事
1956年 《上甘岭》 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表2反映了建国初期
A.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C.革命精神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风貌
11.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中国修订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和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组成;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并相应地恢复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和州长、县长等称谓。这一规定
A.落实了依法治国战略 B.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推动了基层民主发展
12.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人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物品的商业价值,但不用其直接交换,而是衡量后进行物物交换,且此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 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
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 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
13.11世纪时,英国1/5的耕地属于国王,1/4属于教会。威廉一世将全国1/2的耕地给与大贵族,这些贵族的领地往往分散于各地,如彻斯特伯爵休的封地,除其伯爵领以外,被分置于19个郡中,此外约有20个贵族的领地分散在10个以上的郡里。这一举动
A.挑战教会的绝对权威 B.瓦解封君封臣制度
C.分散地方贵族的权力 D.保证了国王的优势
14.表3明治政府1873-1876年采取的重大举措(部分)
序号 措施
① 颁布士族“废刀令”,使土族身份与农工商“平等”
② 发行金祿公債,一次性“买断”士族的世袭俸祿,允许一纸无法即时兑现的金祿公债成为银行创业的原始资本
③ 全面推行地税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一地一主”的土地私有制 和以货吊为完税形式的近代农业税收体系
④ 建立警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些措施
A.有利于助推日本向近代社会发展 B.奠定了军国主义社会基础
C.维护了天皇和统治集团根本利益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15.1921年,一位苏俄老农民说,“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作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 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16.据调查,在肯尼迪政府时期(1961-1963年)有大约70%的美国民众赞同增加军费,而尼克松就职之初(1969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0%。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滞胀危机的加剧 B.美苏均势的结束
C.国际局势的缓和 D.越南战争的影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古代中国的严厉管控,主要针对官僚体系与地方政府,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自主自立自治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图3为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
——据龙登高等《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基层组织的纵向结构,并分析这一组织结构确立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予以论述。(10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20世纪20、30年代,一批当时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参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章士钊一战后曾游历欧洲,目睹其满目疮痍后,片面地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归因于工业化。因此,为避免中国重蹈覆辙,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他于1923年8月发表《业治与农》一文,他宣称“吾国当确国是,以农立国”。此文一出,争议不绝于耳。
梁漱溟鼓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在农业,工业发展应摆到农村、农业发展之后,“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唯一道路”。在董时进看来,世界工业国已有许多,竞争激烈,如果中国再加入其中,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中国如以工立国,必然导致外资入侵,进行资源掠夺;相较而言,以农立国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农立国能保持社会稳定,无所谓失业和罢工。
吴景超对董时进的观点提出了批评,称其观点为“经济上的复古论”,中国要摆脱经济上的落后面貌,必须采行西方“机械的生产方法”。他指出,“在目前这种外患严重的时期,我们对于如何使中国由弱而强一问题,一定看得比如何使中国由贫而富一问题更为重要”。张培刚指出,“只有政府实际负起责任来,加以社会人士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农国的工业化。这是对梁漱溟、晏阳初等知识分子主导乡村建设派的一个善意提醒,也是对政府在乡村建设和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呼吁。
最终,“以工立国”这一观点获得了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样大有裨益,这两派对于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都应予以肯定。
——摘编自李蕴哲、陈旭东《“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之争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展道路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6分)
(2)提取材料二中有关非洲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12分,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达成文)
长沙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B C A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D D A C D
1.A【解析】由材料可知,该遗址群并没有发现农业活动的痕迹,且人类的牙齿和动物残骸都已成为化石,这说明该遗址群应该是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的人类早期遗址群,其发展水平与元谋人遗址同处于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和良渚古城遗址均为原始社会末期和早期国家形成期的遗址,应该有农业生产的痕迹,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解析】据图片信息对比,汉文帝时期相比汉高帝时期汉郡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对一些封国形成了分割包围的态势,说明中央对封国的控制逐渐加强,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A项;图片中汉郡规模的扩大是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与地主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推恩令实行于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地方行政疆界的变化只能反映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与人口变化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
3.C【解析】史学的资治功能是指,统治者从史书中获取历史的教训,从而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借鉴,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对人物的描写涉及他们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这些家族文化和美德通过史书的宣扬成为范本,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从而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以资治国,因此材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故选C项;材料提到“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但并未提到这些传主人物是否属于当时主要的门阀士族,因而材料并非强调门阀政治的影响,排除A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可知,材料所述为纪传体史书,而纪传体属于传统的史著体例,因此没有打破传统的史著体例,排除B项;据材料“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主要在于“颂扬”,也就是“褒”,而非“贬”,所以并非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排除D项。
4.B【解析】据材料“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可知,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地方留成为占比较大,说明地方势力强大,进而说明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故选B项;地方截留过多,不能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留成减少,说明中央财政负担并未减轻,且材料没有财政支出情况,排除C项;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排除D项。
5.C【解析】据材料知,辽朝在中央和地方的治理上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和汉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因俗而治,能更好地巩固统治,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辽朝中央和地方上对游牧民族和汉人的治理,没有提及兵制,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治理,没有拓展农耕文明的范围,排除B项;羁摩政策是指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而辽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故不属于羁摩政策,排除D项。
6.A【解析】据材料“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迁南方学官……教之”“颁书籍于北方学校”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经济重心已经在南方,人才重心也在南方,北方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南方低,为了加强北方教育,明朝调南方老师到北方任教、颁行四书五经等书籍,这些举措反映了南北方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教育水平的差异,故选A项;明初的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北方教育状况,提高教育水平,但“普及了”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明初加强北方教育的部分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北方教育水平,但材料没提及南北科举的比例等情况,无法得知南北科举选才能否均衡,并且“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协调南北教育水平的措施,没有提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北方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化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7.C【解析】据材料“洋钱在中国普遍....查禁白银出洋”可知,洋钱当时大量流入中国,这是由于在当时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使外币大量流入,说明当时中外民间贸易仍有发展,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间贸易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江南....洋钱价格随之大跌”可知,反映的是外来货币干扰中国货币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排除B项;据材料“清政府下令查禁白银出洋”可知,闭关自守政策没有被朝廷放弃,排除D项。
8.C【解析】据材料“爪哇泗水埠华侨上街燃炮升旗遭荷兰警察镇压”可知,华侨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活动被荷兰政府镇压,且经过多方努力也只取得了部分成果,体现了荷兰政府并未太过重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外交处境比较艰难,故选C项;据材料“遭荷兰警察镇压”可知,中华民国的外交努力虽取得部分成效,但是显然荷兰政府并未太过重视临时政府,且材料未进行说明,看不出临时政府是否掌握了当时的外交主导权,排除A项;经过多方努力才取得部分成效,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并未扭转被动局面,排除B项;仅凭荷兰的态度不能得出“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且材料都未明确说明荷兰政府承认了临时政府,排除D项。
9.C【解析】据材料“‘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可知,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国人从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向西方学习,且不断深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国人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但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属于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并未明确哪一时期是高潮,排除A项;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便已开始,当时并未出现政治革新,该说法因果倒置,排除B项;近代时,维新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度并未成功,辛亥革命在中国建立起共和政体,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实行一党专制,中国近代民主制度并未走向成熟,且材料信息不仅涉及国人在制度方面的探索,还有文化和器物方面,该说法表述不全,排除D项。
10.C【解析】据表格中“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解放战争期间”“上甘岭战役”等内容可知这三部电影都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再结合题干时间(1949—1956年)可知在建国初期革命精神(如抗美援朝精神)是时代主题,故选C项;表格所述三部电影都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双百方针”指的是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但是表格所述三部电影都是以革命战争,体现不出“百花齐放”,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基本确立,即1949年、1950年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时代,排除D项。
11.B【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修订法律规定,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取消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设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现吸取“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经验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B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排除A项;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般指的是建国初,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地方政权建设,而非基层民主,排除D项。
12.D【解析】据材料“人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物品的商业价值”可知,当时商业有所发展;再据材料“但不用其直接交换,而是衡量后进行物物交换”,且物物交换的情况还很普遍,可知当时商业发展水平有限,故选D项;借贷主要指以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材料反映的不是借贷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但不用其直接交换”,可知此时的贵金属只是起到了价值尺度的作用,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排除B项;契约意识是指个体对于契约行为的自觉认知和理解,它是基于法律、道德和伦理的原则,以及集体意识形态背景上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对于契约行为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判断的意识形态,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契约意识,排除C项。
13.D【解析】据题干可知,11世纪时,威廉一世将全国1/2的耕地给与大贵族,这些贵族的领地往往分散于各地,材料信息说明,王国封赐贵族的耕地比较分散,从而分散了地方贵族的权力,有利于维护王权,保持国王的优势,故选D项;材料强调了威廉一世分散贵族领地,以保持国王的优势,没有提及对抗教会权威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英王通过分散贵族领地的方式,以削弱地方贵族的实力,不足以证明瓦解了封君封臣制度,排除B项;分散地方贵族权力是直接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强化国王的影响力,排除C项。
1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明治维新的举措涉及身份、公债、地税改革、警察制度等,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有利于推动了日本向近代社会的发展,故选A项;军国主义指认为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并将保证军事力量视为社会最重要目标的意识形态,材料无法体现军国主义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明治维新在身份、公债、地税、警察制度等方面进行变革,这有助于推动日本近代化,并无维护天皇和统治集团根本利益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变革,体现出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化,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5.C【解析】由材料“1921年”“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可知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既保障了国家利益,又满足了农民的要求,得到了农民的认可,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保证了国家利益,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政权的巩固,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但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要求,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即苏联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6.D【解析】越南战争是美国为了霸权主义的需要于1961年在亚洲发动的一场热战,当时有大约70%的美国民众赞同增加军费,而后来由于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导致美苏冷战的态势对美国不利,所以在尼克松就职之初的1969年,民众支持增加军费的比例降到了不足10%,可见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越南战争的影响,故选D项;滞胀危机发生在197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排除B项;尼克松就职之初由于美苏冷战的加剧,国际局势是紧张的,而不是缓和的,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
17.(18分)
(1)纵向结构:县—一乡—一什——伍。(2分)
历史意义:促进了基层组织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发展(或“瓦解了原有的宗族组织”);加强了秦国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政府赋役和兵役的征发;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政区,一直沿用至今。(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
(2)【答案示例】
论题:士绅在基层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2分)
论述:士绅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享有减免赋税特权的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士绅们主持建立的基层教育系统,由私塾、义学和书院构成,以传播知识和教化为己任,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士绅们支持兴修的公共设施,如桥梁、义渡、茶亭、道路、水利工程等等,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交流。士绅主导维护社会治安,甚至在遇到匪乱的情况下可自救自卫,如靠地方团练兴起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8分)
论题:传统中国注重基层民众自我管理。(2分)
论述:在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中,民间组织、保甲制度等提供了许多公共产品服务,如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家等族产,在衣食、住行、教育、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赈济族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出现的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救助了民间的鳏寡孤独,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使中央政府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对广大民众的有效统治。(8分)
18.(16分)
【评分标准】
第一等级 13—16分 将争论置于20世纪20—30年代这一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认识到中国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在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探索,观点概括准确,从纵向和横向、国内国际等角度正确分析不同观点的成因,条理清晰且全面,逻辑思维严密,语言流畅。
第二等级 9—12分 将争论置于20世纪20—30年代这一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认识到中国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在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探索,观点概括比较准确,分析成因比较合理,逻辑性强,语言清晰。
第三等级 5—8分 未能结合时空背景,只对争议观点进行简要概括和简单评价,条理较清晰,逻辑较严密,语言基本流畅。
第四等级 0—4分 未能结合时空背景,对争议观点概括不准确,评价不全面,条理性差,缺乏逻辑,语言不流畅。
【答案示例】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在内忧外患中探寻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之争是这一探索的缩影。(2分)
章士钊、梁漱溟等主张“以农立国”,深受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影响;一战使国内出现对西方工业文明内在冲突的反思;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广大农民的生活并未从洋务运动以来的工业化中得到多大改善,他们强调以农业立国来振兴国家。这一方面夸大工业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又过分强调“农国精神”的重要性,使得他们的观点流于陈旧、保守落后,未能捕捉到工业化浪潮正磅礴于世界的时代新形势。(6分)
吴景超、张培刚等主张“以工立国”,认为要挽救民族于危难,非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不可。鸦片战争战败让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工业的落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甲午战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时代潮流;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随着日本侵华的逐步加剧,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境地,只有实现农国的工业化,才能生产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取得战争胜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争论,促使“农本商末”传统经济思想进一步瓦解,“以工立国”派获得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得到极大推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6分)
工业、农业相互配合则可走向共荣,相互隔绝则会走向两败。这对于当下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仍有借鉴价值。(2分)
19.(18分)
(1)变化:促进了欧洲社会的竞争;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资本;改变了人们的宗教观念,推动了金融体系的改革;引起了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
(2)【答案示例】
信息:非洲政治形势的变化是随着列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侵略方式变化而变化的。(2分)
说明: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开始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据点,进行殖民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列强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转为全面殖民入侵,同时欧洲探险家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了条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列强纷纷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要求瓜分世界市场。为了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至一战前,整个非洲几乎被列强侵占,更多的欧洲列强参与了瓜分非洲的争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