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4 21: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 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规定
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 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题,在
本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
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若物体本身的大小远小于它运动的距离,物体可以当作“质点”
来处理,采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2.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
台上的人看到的雨滴是( )
A.沿偏东方向落下 B.垂直落下
C.沿偏西方向落下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为‘“懒人神器”手机、pad 支架,支架可以任意弯成舒适角度,人们可以站、坐、 躺各种姿势看手机。关于手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受到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竖直向上
C.手机受到支架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D. 因为支架扭曲, 所以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铁板 AB 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 , 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在缓慢抬起铁 块的 B 端使θ 角增加(始终小于 90°) 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
B.磁铁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铁板对磁铁的弹力逐渐减小
D.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5.如图(甲)所示, 将一个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 另一个力传感器钩住它向右拉滑块, 观
察到这对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C.反作用力总是在作用力出现后才产生的
D.如图(乙) 所示的曲线,只有在静止或匀速拉动下才能得到
6.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 、F2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两个力的方向
和F1 的大小不变, 突然将F2 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此后质点( )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增量一定相等
7.一辆长为 0.6m 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 2s 拍 摄的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约为
( )
A. 0.2m/s2 B. 0.5m/s2 C. 1.0m/s2 D. 5.0m/s2
8.如图 1 所示,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图 2 所示模
型。则 A 、B 两点具有相同的( )
A.角速度
B.周期
C.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D.线速度的大小
9.如图所示, 将小球从空中的 A 点以速度 v 水平向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小球刚好擦过竖
直档板落在地面上的 B 点。若使小球的落地点位于挡板和 B 点之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在 A 点将小球以小于 v 的速度水平抛出
B.在A 点将小球以大于 v 的速度水平抛出
C.在A 点正下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 v 的速度水平抛出
D.在 A 点正上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 v 的速度水平抛出
10.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 在相互垂直的 x 方向和 y 方向上的分运动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 7m/s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11.如图甲,倾角为 θ 的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2 逆时针运行,t = 0 时初速度大小为v1(v1 > v2 )
的小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 t 图象如 图乙, 则( )
A.0 : t3 时间内,小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 μ < tanθ
C. t2 时刻, 小物块离传送带底端的距离达到最大
D.小物块从最高点返回向下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始终和运动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 A、B、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负 匀速转动,A 、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A 与 B 、B 与转台、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 , B、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μmg
B. 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 A 与 B 间的摩擦力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负 <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负 <
13.如图所示, 一物体质量为 m 的物体, 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由静止 开始向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 h,此时撤去 F,又经过两倍的时间刚好回到
出发点。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撒去 F 前后加速度之比为 1: 3
B.从出发点开始,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C.恒力 F 的大小为 4mg/5
D. 回到出发点时物体的速度为gh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个
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15.在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如图甲),若把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乙的模型, 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 在同一水平面内,AB 间的距离为L = 80m ,绳索的最低点离 AB 间的垂直距离为h = 8m ,若把绳索看作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 = 52kg 的人借助滑轮(滑
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 10m/s(g 取10m/s2 ),那么( )
A.人在整个绳索上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可求得绳索的圆弧半径为 104m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 570N
D.在滑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16.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 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 加速运动, 拉力 F 与物体位移 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m/s2 ),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5N/cm
C.物体的质量为 3kg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 共 55 分)
17.(8 分)为了更好地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其中 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操作本实验时,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有( )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为减小实验误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时,必须要满足砂和砂桶的质量 m 远小于 小车的质量 M
C.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 以平衡摩擦力
D.为保证纸带上打点的清晰度和点的数量,小车释放时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
小车, 再接通电源, 打出一条纸带, 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 纸带上数据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若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根据纸带上呈现的数据规律可求出错误数据正确的值为 ,
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 F 图象是一条直线, 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 ,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为( )
A. 2tanθ B. C.k D.
18.(6 分) 图甲是“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
由静止释放。
(2)图乙是实验获得的数据,其中 O 点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g = 9.8m/s )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 每个格的边长L = 5cm ,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
动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小球运动到 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m/s ,平
抛运动初位置的坐标为 (如图丙所示, 以 O 点为原点, 水平向右为 x 轴方
向,竖直向下为 y 轴正方向,取g = 10m/s2 )。
19.如图所示, 细绳 OA 的 O 端与质量m = 1kg 的重物相连,A 端与轻质圆环(重力不计)相 连, 圆环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 B 处, 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 与重物 m、重物 G 相连,若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 90。,0A 与水平杆的夹角θ = 53。,圆 环恰好没有滑动, 不计滑轮大小,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
力。(已知sin53。= 0.8 ,cos53。= 0.6)求:
(1)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
(2)重物 G 的质量 M。
20. 2020 年疫情期间,一则“外卖小哥用无人机送外卖”的新闻传遍了整个网络, 目前无人 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饿了么已经将送餐无人机投入试运营。如图所示为送餐无人机, 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无人机(包括外卖)的质量为m = 2kg ,若无 人机在地面上由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经时间 t = 4s 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h = 48m ,已知无人机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为 36N,假设无人机(包括外卖)运 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 g 取10m/s2 ,求:
(1)无人机(包括外卖)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h = 45m 处时, 无人机由于信号故障突然失去全部升 力, 由静止开始竖直坠落,若无人机到达地面时速度刚好减为 0,刚开始下落后经
多长时间需要立刻恢复最大升力?
21.如图,质量m = 2.0kg 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
(
(|
x
=
3.0
t
(
m
)
)摩擦因数 μ= 0.05 , 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
|ly = 0.2t2 (m)
g = 10m/s2 。根据以上条件,求:
(1)t = 10s 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 = 10s 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t = 10s 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可以保留根号)
22.科技馆有一套儿童喜爱的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图如下:传动带 AB 部分水平,其长度 L1 = 1.344m ,传送带以v1 = 1.2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大皮带轮半径r = 6.4cm ,其 下端 C 点与圆弧轨道 DEF 的 D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E 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 EF 对应的圆心角θ = 37。且圆弧的半径R = 0.5m ,F 点和倾斜传送带 GH 的下端 G 点平滑连 接, 倾斜传送带 GH 长为L2 = 0.4m ,其倾角θ = 37。。某同学将一质量为 0.5kg 且可以视 为质点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左端A 处,物块经过 B 点后恰能无碰撞地从 D 点进入 圆弧轨道部分, 随即进入圆弧轨道, 当经过 F 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F = 2m/s ,然后物块 滑上倾斜传送带 GH。已知物块与两段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0.5 ,重力加速度 g
取10m/s2 ,sin37。= 0.6 , cos37。= 0.8 ,求:
(1)物块由A 到 B 所经历的时间;
(2)物块在 D 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3)若要物块能被送到 H 端,倾斜传动带 GH 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 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Ⅰ
1 、B
2 、C
3 、C
4 、D
5 、B
6 、D
7 、B
8 、D
9 、D
10 、A
11 、B
12 、C
13 、D
二、 选择题Ⅱ
14 、BC
15 、BC
16 、BD
三、非选择题
17 、(1)AB;(2)3.5cm ,3.57cm ,0.72;(3)D
18 、(1)水平;(2)1.2;(3)2.0,(- 1.0m ,0)
19 、(1)0.75;(2)0.6kg
20 、(1)4N;(2)2.5s
21 、(1)(30m,20m);(2)速度 5m/s 与 x 轴正方向夹角 53°, 加速度 0.4m/s2 沿 y 轴正方 向;(3)1.7N
22 、(1)1.24s;(2)7N;(3)v≥1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