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1《散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1《散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6 15:08:13

文档简介

《散步》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蕴含的生活哲理。
3、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约3分钟)
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广告片)让学生说说短片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出示课题。
2、导入新课:家是爱的港湾,家是温馨的摇篮,家是快乐的城堡。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美好,都围绕着我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随散文大师莫怀戚一起去初春的田野上走一趟吧!
3、作者简介
莫怀戚:散文家,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约5分钟)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读或请人读,也可由学生推荐朗读水平好的同学来读。)
点评:感情深沉而愉悦、语速适中、语调适时调节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
抢答以下问题。(课件出示:考考你)
(1)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文中散步是在什么季节?(初春)
(3)散步是在什么地点?(田野)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3、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学生多角度概括)
(参考答案:文章通过写我们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后和谐的解决了的故事,表现了浓浓的的亲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品味语言,领悟亲情(约10分钟)
1、美点寻踪:让你手中的笔动起来,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文章的美,然后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们听,期待你独特的感悟哦!
景物美(自然美 生命美)
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A处——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B处——这“新绿”,这金黄,这“嫩芽”,这春水,是自然美,也是生命美。
人物美(朴实美 平凡美)
找出文中能体现我和母亲、儿子、妻子之间和谐关系的句子,深情地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预设: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劝母亲散步。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以前很听她的话一样——儿子孝顺母亲,母亲信任、依赖儿子。 (一个什么样的母亲会让儿子很听她的话?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会让母亲很听他的话?)
儿子的发现: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家伙很聪明,机灵。)
散步过程中,“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爱幼更需尊老,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母亲改变主意——爱幼。
“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尊老爱幼。
小结:朴实美 平凡美——简简单单的文字,道出了母亲的善良,妻子的善解人意,儿子的天真聪明,还有我在家庭中的重心地位。
情更美(庄重美 和谐美)
善待老人(母亲)—衰老的生命,爱护(儿子)—幼小的生命,是我和妻子(中年人)—成熟的生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庄重美 和谐美—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体谅、爱是呵护,一个拥有爱的家庭是幸福的,一个拥有爱的集体是温暖的,一个拥有爱的社会是和谐的。
2、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四)合作交流,探究写法(约10分钟)
1、合作交流。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指名2—3人回答。)
明确:?
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 。(背的庄重,郑重其事)
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 。
2、写法探究。
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种事情都拿来写呢?作者是怎样做的?
(作者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所谓 “小”,就是 故事、细节、情节(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所谓“大”,就是指思想情感、立意、主旨 (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 )
故事层面:亲情。
寓意层面: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小结: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发掘写作的材料,做一个有心人,从而使我们的作文增色添彩。
(五)拓展延伸,拥抱亲情。(约10分钟)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六)作业布置。(约2分钟)
小练笔:《晒晒我家的幸福》(必做题)
●双休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外出活动一次(体验亲情美好)
●主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告诉他们你想他们,永远爱他们。)
(选做题)
(七)教师心语。(约3分钟)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最后让我们在《让爱住我家》的歌声中,把爱的种子种进我们的心田!(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 衰老的生命:善待
以小见大
幼小的生命:爱护
课件16张PPT。
散步 古今事万千,人间情长远,在这些情感中,亲情是永不凋谢的康乃馨。
嫩芽nèn霎时拆散熬过分歧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shà chāiáoqílín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二、整体感知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美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1)、散步的时间、地点、原因是什么?
(2)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在解决分歧时,我的感觉是什么?
(3)分歧最终是怎样解决的?
(4)从散步这一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怎样的关系?
时间:初春
人物:我、我的母亲
我的儿子、 我的妻子
事:一起到野外散步
经过:因为走大路、
走小路发生分歧
主题:尊老爱幼分歧母亲走大路
大路平坦儿子走小路
小路有趣我我委屈儿子母亲疼爱孙子走大路走小路孝敬慈爱一家人:尊老爱幼 温馨和睦 课文中的四个人物 :“我”、我的妻子、我的母亲、我的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我”: 母 亲: 妻 子: 儿 子:孝敬慈爱贤惠活泼、懂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四、泳读入理 品味探究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从你喜欢的景物描写中,感悟
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呢?第4段:第7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菜花、桑树、鱼塘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视生命
第7段 哲理:春天的召唤意境:珍爱生活最后一句的修辞手法及深刻含义 责任感
使命感 朗读最后一段: 以轻衬重(夸张)学生质疑 作者通过对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的生动描述,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主旨返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返回课后练笔 请你以“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