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5张PPT。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阅读1感知 扩展阅读2 作者作者雨果
(1802—1885)
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由于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贡献突出,在法国有很高的威望。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作家简介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制裁cái
赃物zānɡ 晨曦xī 给予jǐ 洗劫jié
野蛮mán 琉璃liúlí
珐琅fàláng 读一读,写一写读一读 写一写赃物 箱箧 制裁 琉璃
珐琅 晨曦 赞誉
恍若月宫 眼花缭乱 令人惊骇
不可名状 依稀可见 荡然无存哪个易错?曦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通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
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立场明确,态度鲜明合作探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比鲜明、精彩的语句细细体会,思考问题: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
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语言有什么特点?
3, 读完课文,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深刻、读起来最痛快,找出来说说理由.
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赞美圆明园的语句(2)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3)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阅读前三自然段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布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是什么目的?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胜利”捧场。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世界奇迹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艺术有两个来源:理想和幻想。雨果认为哪
个成就更高呢?
幻想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巴特农神庙是什么建筑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的卫城之上,公元前447至前432年建成,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你想看看吗?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雨果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比,意在说明什么?说明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朗读这几句,重音应在哪几个词上?雨果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对比,意在说明什么?说明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且规模巨大。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伏尔泰是什么人?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这一段意在说明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说明圆明园在世界上十分著名。
类比法。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你了解这几座建筑吗?能否作一介绍?埃及胡夫金字塔 是埃及现存的80多座金字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公元前2550年左右建造,高146.5米,底边长约有230m。用230万块3至30吨重的巨石修筑而成,在巴黎艾菲尔铁塔建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罗马大角斗场 在意大利罗马,是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建于公元70—82年。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台,外墙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为券廊(用拱券支撑的廊),可容观众约5万人。今仅存残迹。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的斗兽场巴黎圣母院 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l163年兴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宽约47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圣坛上部当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约60米,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堂内藏有13至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法国的巴黎圣母 院圆明园 在北京西北郊,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还能领略它的风采吗?圆明三园示意图圆明园大水法遗迹原来是什么样的?大水法——东方最大的喷泉残存部分清代画家记录下来的圆明园40景清代画家记录下来的圆明园40景请朗读雨果“想像”圆明园的文字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请解释加红色的词语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言语来形容。名,说出。
依稀: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归纳: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总评 : “世界奇迹”分说与巴特农神庙比较具体讲述园中之物概述耗费劳动之巨总述:亚洲文明杰作圆 明 园充满赞美之情阅读4-10自然段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这两个强盗是谁?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额尔金是什么人?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他的儿子小额尔金(詹姆斯·布鲁斯),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更彻底,更漂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反语,表示尖锐的嘲讽。
文中还有哪些反语?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讽刺劫掠者谴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治人者”“治于人者”各是谁?这两句话意思何在?治人者——政府;
治于人者——人民。
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强盗罪行,而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竟敢这样骂政府?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破烂”在这里应怎样理解?“破烂”怎能“富丽堂皇”呢? 赃物,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径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拿来展览就像展览毫无价值的“破烂” 。
是否翻译不准确?不妨存疑。揭露政府厚颜无耻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
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
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为
什么能这样说,表现了他
怎样的胸怀和品格?老师提示: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然而雨果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难能可贵!
(他站在人类的立场.胸怀博大)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更难能可贵的是抗议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揭露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补充介绍雨果: 雨果有多部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统治者的罪行。《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当时社会的罪恶……
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归纳 复习 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雨果这位作家有了怎样的认识?请作出你的评价。 —他是一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雨果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了很多像“漂亮”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文明人”等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等人期待雨果对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怒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问题研讨扩展 迁移 作业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不少于400字。 给雨果的信(参考话题) 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怎
样的感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
是怎样看待的?
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
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中国当年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
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雨果希望: 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 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追回失散文物的法律依据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海牙公约》中指出: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对于用非法手段获取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了一项公约,明确规定: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
岁月抹不去的痕迹,孤独的历史巨人,民族耻辱的象征,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感到深深的震撼……断瓦残垣的警示——我们当自强!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 j? 予 独一无二 珐f?琅l?ng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qi? 制裁 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导学案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重点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课件准备】 白板
【小组任务】 自学 合作 探究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chóu( )缎 晨xī( ) 箱qiè ( ) 瞥见( )
赃物( ) 缀满( )
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4、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 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 》和《 》。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1—4段: 5、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6、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
7、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8、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9、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 ?
【精读精练】
阅读“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回答问题。
10、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① ②
11、“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12、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主题阅读】
端 午 节 这 天 , 村 里 来 了 一 个招 工 指 标 。
??? 老 李 头 合 计 了半 天 , 决 定 采 取 行 动 。 晚 霞 将 尽 , 他 拿 了 一 个 红 包—— 200元 钱 , 去 拜 访 姚 书 记 。 路 上 , 他 在 心里 骂 起 了 自 己 : 你 个 老 东 西 瞎 了 眼 , 去 年 为 啥 怀 疑 姚 书 记 挪 用 公 款 , 带 头 告 人 家 状 ? 最 后 水落 石 出 , 人 家 没 有 那 回 事 ,这 仇 ,人 家 能 不 记 ?
???? 姚 书 记 开 门 迎进 了 他 : “ 李 大 哥 , 我 刚 要 出 门 去 找 你 , 可 巧 , 你 来 了 , 明 天 让 你 儿 子 去 卫 生 院 体 检 , 咱 支部 决 定 让 他 到 化 工 厂 上 班 。”
???? “ 我 儿 子 ? ”
???? “ 对 。 今 年 春天 你 住 医 院 花 了 一 万 多 块 钱 , 全 村 数 你 日 子 紧 。 ”
?????老 李 头 眼 圈一 红 , 手 一 松 , 红 包 落 在 了 地 上 。
13、请 各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出 这 篇 短 文 故 事 情 节 的 开 端 、 发 展 、 高 潮 和 结局 。
(1)开 端 :????????????????????????????????????????????
(2)发 展 : ???????????????????????????????????????????
(3)高 潮 :?????????????????????????????????????????????
(4)结 局 :?????????????????????????????????????????????
14、这 篇 短 文 衬 托 人 物 思 想 性 格 的 事 物 是 ??????????????????????????????????????
15、这 篇 短 文 的 写 作 意 图 是 ????????????????????????????????????????????
雅 贼
我独自住在一套公寓里,因工作关系,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一日,半夜归来,发现写字台上有一便笺,内容如下:
朋友:贸然闯入贵府,发现家徒四壁,是个读书人。仅借《金瓶梅》一套(二卷本)一阅,打扰了。另,在厨房炒了五枚鸡蛋吃,喝葡萄酒两杯。抽油烟机坏了,环境有所污染,抱歉。
我身上的汗当时就下来了;急忙扑到书架前,那套《金瓶梅》果然不翼而飞,而35厘米的彩电完好无损,禁不住吐了一口长气。抽油烟机坏了有年余了,看看空酒瓶和碎蛋壳,真以为撞见了鬼。第二天一大早就买了一把防盗锁,这贼人若有书癖,我这几千册的宝贝还不让他给捣腾空了,到了单位跟同事一讲,众人皆笑,说我够幸运的,这贼心眼不坏,以后出门,在上留50元大洋,人家也不容易。
经济拮据,大洋自然未留。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写字台上凭空多出一摞书,顿时头如斗大。贼人果然来过,照例修书一封,全文 如下:
朋友:二卷本《金瓶梅》完璧归赵,是洁本,甚无趣。贵单位书记李恒家也有一套《金瓶梅》五卷本,竖排,台北版,精华一览天余。看你喜藏书,请笑纳。李书记家还有美元8000、存折6本、各种有价证券数目惊人,除美元外,其余已寄检察机关,反腐倡廉,人人有责。另:换锁实属多余,防君子,不防小人,老话了,知识分子,应该知道这个。
第二天兴致勃勃赶到单位,四下探访,书记果然已停职审查,原因不详。于是笑个不停。同事问我,仍笑而不答,同事便以为遇上了痴,随我疯去。
16、阅读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两次全文引用贼人的书信,几乎占了全文三分之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书记停职审查的原因是什么?
贼人再次到“我”家后,“我”为何“兴致勃勃”赶到单位“笑个不停“?
17、印证作者特别爱书的心理描写的一句是 “ ”动作描写一句是“ ”(2分)
18、结合本文,谈谈“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含义。(2分)
19、看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写出来,不超过100字。(3分)
20、本文题目“雅贼”,从全文看对“雅”理解不正确的三项是( )(3分)
A、贼人很讲礼貌,偷了书还说“借”,而且还“完璧归赵”。
B、贼人偷吃了主人的鸡蛋和酒,还调侃地留下便笺,很有些文人的雅趣。
C、尽管是贼人,但对书有特别的研究和爱好。
D、对书有一定的了解,对读书有尊重,对腐败者有揭露的行动,是有文化品位的“贼”。
E、相比于社会上某些为官者的腐败,贼人的行为高雅多了。
【能力提升】
21.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电视机里传来了雄壮的国歌,屏幕上显现出那样鲜红的五星红旗。啊,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终于站起来了。它不再是那任人践踏的小草,而是一株苍翠挺拔的大树,它不再是 ,而是 。它不再是 ,而是 。
22、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①
②
③
23、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
【教(学)后记】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答案
1、绸 曦 箧 piē zāng zhuì 2、(1)文明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何来“文明”?野蛮人饱受文明人的欺压与凌辱。两相对照,自诩为文明人的英法联军何来“文明”?类似反语的用法,是雨果对侵略者的愤怒谴责。(2)这正是雨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人民,而是治人者——政府。鲜明的立场,表现了雨果是人民的雨果。(3)好一个“我证实”,其凛然之气、无畏的精神,让人折服。3、D 4、 法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默读课文1—4段: 5、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6、(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圆明园)?? 7、总评:“世界奇迹”; 分述: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②具体讲园中之物; ③耗费了巨大劳动; ④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8、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9、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五、重点研读: ?????10、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11、C。12、C。13(1)开端:村里来了个招工指标。(2)、发展:老李头去给姚书记送红包。(3)、高潮:姚书记决定把招工指标给老李头的儿子。(4)、结局:招工指标给老李头的儿子。14、红包??15、歌颂农村基层干部不计恩怨、秉公办事16、(1)是叙述情节的需要,更是突出贼人“雅”的需要。 (2)他家美元、存折和数目惊人的各种有价证券,深感反腐倡廉人人有责”的“贼人”将所窃的证据寄到检察机关。(3)有多种原因:a贼人的留言和行动让“我”感到有趣;b“我”并没有损失什么;c“我”急于想看书记的结果;d“我”了解书记被停职审查的原因,但又不便说出。(只要能答出任何两点即可)17、心理描写“这贼人若有书癖,我这几千册的宝贝还不让他给捣腾空了”。 动作描写的“急忙扑到书架前”。18、象“书记”那类小人,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他都 依然能占国家的便宜,岂止一把防盗锁就能解决问题吗?真正的君子,是无需防备的。 言之有理即可。19、抓住两点(1)揭露的主题方面,(2)自己的实际行动方面。20、A B C21、略22、略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