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202401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D C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D A D C C B B
二、非选择题
21.(每空2分,共12分)
(1) CO2(g)+3H2(g) = CH3OH(g) +H2O(g) H=-48.9kJ/mol
(2) CD
(3) ① K=c(CH3OH)/c(CO)c2(H2) ②< ③ 250
(4) d f
22.(每空2分,共20分)
(1) 1s22s22p3 sp3 三角锥 N>O>C
(2) 平面三角形 非极性
(3)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 C
(5) E
(6)
23.(每空2分,共12分)
(1)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 ①乙 ②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则达到滴定终点。 ③0.11mol/L ④ D
24. (每空2分,共6分)
4 3 可行
资源网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3 Na 23 S 32 Cu 64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下列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克服了范德华力的是
A.食盐熔化 B.HCl溶于水 C.碘升华 D.氢氧化钠熔化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l 的结构示意图: B. 基态铬原子 (Cr)的电子排布式:[Ar]3d
5 4s1
C. 水的电子式: D. 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np6(当只有 K层时为1s2 )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 I1 I2 I3……
4.室温下,某种催化剂能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快速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发
生的反应如下:HCHO+O 催2
化 剂→CO2 +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极性分子
B. HCHO分子中σ键与 π键的比值为 3∶1
C. HCHO、CO2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
D. .每净化 22.4 L含 HCHO 的空气,转移0.8 mol e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M、N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核外电子只有 1 种运动
状态,Y、W的 2p轨道均含有 2 个未成对电子,M 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N 的氢
氧化物具有两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Y W Z B. Y的氢化物沸点不一定低于 W的氢化物
C.电负性:M N D. M 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
6.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印机黑色的墨粉中含有铁的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铁
B. 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钢管被腐蚀,镀层破损后,钢管反而会加速腐蚀
C. 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而后用酸除去
D. 暖贴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7.下面的排序正确的是
A.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B.硬度由大到小: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
C.晶体熔点由低到高:KClNaCl>NaBr>NaI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证明醋酸为弱酸 B.装置乙处理Cl2尾气
高二化学试题 第1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
C.装置丙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D.装置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性KMnO4 标准溶液
9.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活化分子百分数 B.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D.化学平衡常数
10.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NH4Cl溶液可作焊接金属的除锈剂
B.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C.泡沫灭火剂的成分是 NaHCO3粉末与 Al2(SO4)3溶液
D.明矾和某些铁盐可作为絮凝剂,用于水的净化
11.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正确的是
12. 反应 mX(g) 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 Y的体积分数
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 ΔH>0
B. m<n+p
C. 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D. 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 v(A)<v(C)
1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Ba (OH) 8H2O常温下将 2 晶体与 烧杯壁变
A
NH4Cl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 凉
NO
NO 烧瓶内气体
2 生成N2O4的反应中,
B 将充有 2 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颜色变深 H 0
将 0.1mol/L的弱酸 HA 稀释成
C pH 增大 稀释后 HA电离程度减小
0.01mol/L,测量稀释前后溶液 pH
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先出现黄
D 0.1mol/L的 NaCl 和 NaI 混合溶液中 Ksp(AgCl)< Ksp(AgI )
AgNO 色沉淀 逐滴滴入 3溶液
14.一定温度下,在 3个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 2X(g)+Y(g) Z(g) H,
达到平衡。相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 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 L-1)
容器 温度/K
c(X) c(Y) c(Z) c(Z)
高二化学试题 第2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
I 400 0.20 0.10 0 0.080
II 400 0.40 0.20 0 a
III 500 0.20 0.10 0 0.025
A. 平衡时,X的转化率:II>I
B. 平衡常数:K(Ⅱ)=K(Ⅰ)
C.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III<I
D. a=0.16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1LpH = 2的H2SO4 溶液中含有的SO
2 数目为0.005N4 A
2
B. 1L0.5mol L 1NaHCO3溶液中含有的
HCO CO 0.5N
3 、 3 数目之和为 A
C. 室温下,1LpH = 5的NH 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数目为1 10 94 OH NA
D. 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质量减轻 64g时,导线中转移 电子数为2NA
16.下列有关图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 ZnSO4 溶液
B. 图 2中 Zn发生还原反应,MnO2 发生氧化反应
C. 图 3中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的
D. 图 4电解质溶液采用稀硫酸时,正极反应为 O2+4H++4e-=2H2O
17.20℃时向 20mL0.1mol L 1醋酸溶液中不断通入0.1mol L 1NaOH溶液,溶液 pH 变化如
图所示。此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c (CH COO ) c (Na+ + A.a点: 3 ) c (H ) c (OH )
+
B.b点: c (Na ) = c (CH3COO ) c (H+ ) = c (OH )
C.c点: c (H+ ) = c (CH3COO )+ c (OH )
D.d点: c (Na+ ) c (CH 3COO ) c (OH ) c (H+ )
18.常温下,向二元弱酸 H2A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 n 表示 pH 与 c(HA
- )
lg 的关系
c(A2- )
B. K -2.3 a1(H2A)= 10
C.交点 a 的溶液中:c(H2A)>c(A2-)
D. NaHA 溶液中:c(HA-)>c(A2-)>c(H2A)
高二化学试题 第3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
19.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 1 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 + 2Fe3+ =Cu2+ + 2Fe2+
B. 图 2 可验证铁的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式为:Fe 2e = Fe2+
C. 图 3 装置可在待镀铁件表面镀铜
D. 装置④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该方法叫做牺牲阳极法
20.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
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
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a 和 b 分别为 T1、T2温度下 CdS 在水中的
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 Ksp的关系为:
Ksp(m)= Ksp(n)C.向 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固体,溶液组成
由 m 沿 mpn 线向 p 方向移动
D. 温度降低时,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 q 沿 qp 线向 p 方向移动
二、非选择题(共 50分)
21.反应原理填空题(12 分)
Ⅰ.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 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已知:CO2(g)+H2(g) H2O(g)+CO(g) H1=+41.1kJ/mol
CO(g)+2H2(g) CH3OH(g) H2=-90.0kJ/mol
则 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2)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生成 CH3OH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 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______。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 H____________0(填“>”、“=”或“<”);
高二化学试题 第4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
③某温度下,将 2molCO 和 6molH2 充入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
得 c(CO)=0.2mol/L,则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4)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增加 CO 的浓度;b加入催化剂;c升温;d加入 H2;e加入惰性气体;f分离出甲醇
22.物质结构与性质填空题(20 分)
表中 A、B、C、D、E、F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倍
C.元素原子的核外 p电子总数比 s电子总数少 1
D.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snnp2n
E. 与 D同主族,且原子序数为 D的 2倍
F. 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 4
G.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4s1,内层处于全充满状态
(1)C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 _,CA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 _,分子空间构
型为_ __。B,C,D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__ _。
(2)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 VSEPR模型名称为__ _,其属于__ _(填“极性”或“非
极性”)分子。
(3)A2D 的沸点比 A2E 的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 _。
(4)下列关于 B2A4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__(填序号)。
A.B2A4 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B.B2A4 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数目比为 1∶1
C.B2A4 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B2A4 分子发生加成反应时 σ 键断裂
(5)下列图像可表示两个 F原子间成键后的电子云的图像是___。
(6)向 G2+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首先观察到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
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加入乙醇后有深蓝色晶体析出,写出该配离子的结
构简式(标出配位键) 。
23.实验题(12 分)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请完成
下列填空:
(1)配制 100mL 0.10mol/L NaOH 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
棒、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取 20.0mL 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 2~3 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
的标准液 NaOH 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 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NaOH溶液的浓度 滴定完成时 NaOH 溶液滴入的体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编号 (mol/L) 积(mL) (mL)
高二化学试题 第5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 标准 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NaOH溶液注入下图的____(填“甲”或“乙”)中。
②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在上述实验中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24.计算题(6 分)(要求适当写出计算过程)
现需除去 Cu2+溶液中的 Fe3+。甲同学想通过调整溶液至 pH=4达到除去 Fe3+而不损失 Cu2+
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
Fe(OH)3 的溶度积 Ksp=1.0×10-38,Cu(OH)2 的溶度积 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
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 1.0×10-5 mol·L-1 时就认为沉淀完全)。
常温下,若溶液中 CuSO4 的浓度为 3.0 mol·L-1,则 Cu(OH)2 开始沉淀时溶液的 pH 为
__________,Fe3+恰好完全沉淀(即 c(Fe3+)≤1.0×10-5 mol·L-1)时溶液的 pH为__________ ,
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高二化学试题 第6页 共 6 页
{#{QQABbQwQggiIABIAAAhCAwWoCEEQkACAAIoOxFAMoAAAyA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