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一、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简单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例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12×10的口算方法,“试一试”让学生根据12×10的口算类推12×30的口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本口算方法。“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对比,进一步强化基本口算方法。第2题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引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初步把握这类题计算方法的特殊性。第3、4两题,让学生在一些口算练习中,巩固算法、提高口算能力。第5题是用表格呈现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计算的实际价值。
二、教学内容:
苏教版实验教材第28--29页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31×3= 12×9= 24×5=
30×4= 27×3= 15×5=
[一可以加强学生口算能力,二可以为今天的学习做个铺垫。]
二、新授
1、出示例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要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只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牛奶,与三年级人数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那位同学能够说说计算10箱牛奶的算式呢?(12×10=)
谁能来口算一下结果(120)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呢?(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这10箱牛奶够三年级的同学喝吗?(指名回答,板书答句)
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第30页)
请大家在书上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总结汇报。
谁能来说说口算的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应给予鼓励。然后让他比较几种算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
归纳方法:
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好?
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允许并鼓励多种不同的口算方法。)
[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例题,只须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这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做“试一试”时,让学生先自己选择口算方法,继而通过对几种口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巩固训练
想想做做 1:
32×3 4×21 11×5
32×30 40×21 11×50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改正错误。
分析每组题之间的联系,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对比,进一步强化基本口算方法。]
想想做做 2:
20×3 3×50 40×5 6×70
20×30 30×50 40×50 60×70
指名回答。
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引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初步把握这类题计算方法的特殊性。]
想想做做 4:
一个学生拿卡片,其余学生抢答。
同桌互相评价。
[让学生在一些口算练习中,巩固算法、提高口算能力。]
想想做做 5: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表格呈现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计算的实际价值。]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 1完成在书上。
课外练习:
算一算,比一比。
12×4 3×60 11×3
12×40 30×60 11×30
直接写出得数。
20×30 30×80 13×30
41×20 50×20 33×20
60×20 24×20 21×30
你能全部算对吗?
13×10 44×20 50×50
20×50 11×40 20×14
80×20 31×30 48×10
每箱24瓶可乐,20箱一共多少瓶?
你能算出下面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吗?
桃 梨 苹果
每箱22个 每箱30个 每箱25个
30箱 20箱 10箱
共( )个 共( )个 共( )个
6、三年级同学参加广播操表演,站成14排。每排20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广播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