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讲析,突破难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例
【教例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杂文,一篇议论文,而且是驳论文。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文章是比较难理解的,首先是这种文章与背景联系比较紧,他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论调进行驳论的,其次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本身是有难度的。但鲁迅先生的思维却是一流的,他思维的逻辑性很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资源。执教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过课文,但学习得不够深入,余老师先带着学生回顾了文章“为何而写”和“是何主旨”这两个问题,然后重点探究“有何妙处”这个问题。他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进行对话,然后抓住“立论”部分细致赏析,特别是对驳论方法进行精要讲析,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教学效果极好。
一、学习回顾
1.老师简介文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杂文,也就是一篇议论文,而且是驳论文。
2.学生以“读懂了哪一点”为话题来思考和交流,老师评说。
3.老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第一,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二,自欺力与他信力不是自信力;
第三,全文的表达目的。
4.了解“为何而写”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还有人甚至“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呢?同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予以有力的驳斥。
5.明确“是何主旨”
中国人从来就是有自信力的。
6.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何妙处”
二、妙点赏析
1.出示思考话题:
这篇文章有何妙处?
2.出示思考角度:
第一,课文的标题妙在哪里?
第二,全文的结构妙在哪里?
第三,驳论的方法妙在哪里?
第四,课文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第五,全文语言表达好在哪里?
第六,立论部分朗读起来好在哪里?
3.学生选择一个思考角度,同学们之间可以交流切磋。(这里有5分钟的长时间自主学习。)
4.学生分享交流,老师恰当点评和提炼。
5.对于其中四个问题的提炼分别是:
第一,妙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能够指正对方观点的论点,没有敷衍,没有委婉,直截了当。
第二,先驳再立,层次非常清楚,非常有逻辑性。
第三,第一个层次是驳论(其中有一个过渡段);第二个层次是立论;最后一段是小结。
第四,用了直接的批驳和间接的批驳。
第五,标题采用反问,设置了悬念,含有立论的观点,也含有驳对方的意味。
6.在这个过程中,余老师还指导了学生读好标题的语气。
7.学生解决了四个问题,有两个难题没有人解决,一是“立论部分好在哪里”,二是“驳论方法妙在哪里”
8.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立论部分,读好论点的句子,读好论据部分,读好结论部分。反复朗读,品味立论文的要点:第一段是论点,第二段是“古代”的论据,第三段是“现代”的论据,最后一段是结论。学生批注。
9.学生勾画关键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前仆后继”。
10.老师讲析:
“为民请命”的含义是替老百姓说话。“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这两个词的含义,跟我们上面读的内容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我们说这篇文章有何妙处,就是驳了敌论的论据。
11.老师讲析本课所用的驳论方法——析概念。老师讲解实录摘录如下:
什么是“析概念”?我再举个例子。1949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友谊”还是“侵略”?》。他说有位叫艾奇逊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艾奇逊说,我们对中国人从来都是友好的,我们在中国盖了很多学校,我们给了中国人很多钱,我们这些都是“友谊”的表现。毛泽东说你这个词语用错了,不是“友谊”,而是“侵略”。就把“友谊”这两个字给驳倒了,艾奇逊的说法连论点都是错的。毛泽东在这里运用的驳论手法,就是“析概念”。鲁迅在本文里用的也是这种手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三个字很明显的是说只有部分中国人在里头,不是全体中国人在里头。鲁迅并没有驳这个地方,那么鲁迅先生重点分析的是哪个概念呢?是“自信力”。在敌论里面,不管是说“我们中国人”相信“地”,还是相信其他的东西,相信“国联”,都是“他信”。“他信”这两个字不是“自信”吧,“自欺力”这几个字也不是“自信力”吧?都是错的!“他信力”不是“自信力”,“自欺力”也不是“自信力”!敌论中“自信力”这个概念是用错了的。这就驳斥了他们概念的错误。如果我们把这个驳论的技巧学用一下,是很有魅力的。比如说“台独”,如果说台湾是可以“独立”的,那么它的概念是错的。“独立”这个概念是错的,分析“独立”这两个字用错了,它的论点就破掉了。
12.老师最后小结: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妙点可以用如下的句子来概括,就是这样六句话:
深刻的揭露,热情的讴歌。
完美的结构,明晰的层次。
敌论的荒谬,立论的高扬。
生动的手法,激情的语言。
精短的内容,思想的光芒。
民族的自尊,中国的脊梁。
13.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