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5 05:59:46

文档简介

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16道,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C A A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D B D C A
二、综合题。(3大题,共52分)
17.(16分)(1)①夏季(4-10月)北坡高于南坡;②冬季(10月—次年3月)南坡高于北坡;③一年中南坡变化幅度小于北坡。(每点2分,共6分)
(2)太白山:山顶海拔高,到达此处的地面长波辐射量少,受地面长波辐射影响小,故而气温凉爽。(2分)
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弱,故而气温凉爽。(2分)
(3)①南坡是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②降水时液化放热,使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降低幅度不高;③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对于气温的变化有调节作用所以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气温直减率北坡大南坡)。(每点2分,共6分)
18.(18分)(1)①由低纬向高纬,盐度先增大后减小;②由近岸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增大。(每点2分,共4分)
(2)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②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海水盐度;③海域较为封闭,海水交换少。(每点2分,共6分)
(3)①有漫长、宽广且平坦的海滩,有利于晒盐;②年降水量较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③纬度高,夏季白天时间长,利于海水蒸发;④距冬季风源地近,风速大,便于海水蒸发。(每点2分,共8分)
19.(18分)(1)①年径流量小;②汛期在夏季,冬季可能会发生断流;③结冰期较长;④流速较慢。(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2)①巴尔喀什湖湖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部分水分;②随西风输送至在东部山地形成降水;③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入伊犁河,再经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每点2分,共6分)
(3)①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活动沙丘受风力影响,携带泥沙进入伊犁河;
②下游河口处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有利于泥沙沉积;
③湖水受西风影响自西向东流,河水受湖水顶托作用,使泥沙沉积;
④泥沙沉积导致下游河床较浅,河流容易改道,废弃的河床会演化为三角洲的一部分。(每点2分,共6分)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科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说明:1. 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考场号”、 “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古诗中提到“巴山夜雨涨秋池”,图1为某时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示时刻为夜晚
②图示时刻为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 图中 B 处多夜雨,主要原因是
A. B 处夜晚气温高于白天,气流上升运动强烈
B. B处夜晚的气温比两侧山坡高,气流上升运动强烈
C. B 处夜晚的气温比两侧山坡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 B 处夜晚的气温比两侧山坡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终教学质量测试 第1页(共6页)
图2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3-4题。
3. 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 100多年来
A.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 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4. 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①河流输沙量增大 ②上游地区大坝建设
③降水强度变大 ④植被覆盖率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河阶又称堆积坡,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的台地地形。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往往会影响河流的侵蚀速率以及河阶地貌的形态。图3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谷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5-7题。
5. 据图判断,下列各阶地形成时期,地壳稳定时间最长的是
A. T 形成时期 B. T 形成时期
C. T 形成时期 D. T 形成时期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终教学质量测试 第2页(共6页)
6. 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A. T 之后 B. T 之后 C. T 之后 D. T 之后
7. T 之后,河流下切速率一度减缓的原因可能是
A. 侵蚀基准面下降 B. 上游落差减小
C. 全球气候暖湿 D. 河流水量增大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4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 图5为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 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9. 针对该地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 深耕改土 B. 间作套种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冷空气过程是京津冀地区冬季天气气候异常的一个重要方面。图6为某年京津冀各月冷空气过程发生频次及各级冷空气过程发生比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京津冀冷空气最少的月份是
A. 11月 B. 12月 C. 1月 D. 2月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终教学质量测试 第3页(共6页)
11. 京津冀地区 3 月寒潮危害要大于 1月份,主要原因是 3 月份
A. 寒潮强度大 B. 为作物生长期
C. 寒潮频率高 D. 多发生沙尘暴
“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在夏季昼夜气温均比附近沙漠、戈壁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完成12-13题。
12. 与绿洲相比,夏季夜晚沙漠地区气温很低,主要原因是
A. 大气辐射强 B.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多
C. 地面辐射强 D.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13. 在“冷岛效应”下,与沙漠地区相比,绿洲地区
A. 近地面气温高 B. 近地面气压高
C. 盛行上升气流 D. 近地面气压低
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图7 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 完成14-16题。
14. 从水循环的角度,推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势低平,下渗量小 B. 雨季短,年降水量小
C. 气温高,蒸发量大 D. 河流短小,储水难
15. 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
A. 降低河流泥沙含量 B. 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
C. 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 D. 加剧河道弯曲程度
16. 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
A. 盐度增大 B. 密度降低
C. 温度升高 D. 潮汐规律改变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终教学质量测试 第4页(共6页)
第Ⅱ卷 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1) ~(3) 小题。 (16分)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其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对冬、夏季风的阻隔作用较强。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对流层大气每升高100米气温的变化值,其数值与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图8示意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逐月变化。
(1) 据图比较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6分)
(2)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别解释太白山山顶和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凉爽的原因。(4分)
(3) 分析太白山夏季南坡气温直减率小原因。 (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1) ~(3) 小题。 (18分)
我国东部漫长海岸线上的晒盐条件优越,海盐产区集中。位于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图9为渤海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图。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终教学质量测试 第5页(共6页)
(1) 描述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状况。 (4分)
(2) 渤海是我国盐度最低的海域,请说明其理由。 (6分)
(3) 简述图示区域长芦盐场盐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1) ~(3) 小题。 (18分)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图10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 说出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6分)
(2) 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6分)
(3) 简述伊犁河三角洲面积广大的原因。 (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