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单元主题突破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单元主题突破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8 14:59:35

文档简介

大单元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大概念认知体系
问题导思
1.提示:(1)生产特点——指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经营方式、技术水平等。
(2)区位条件——指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能源、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2.提示:生长期(亦称生长季),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作物生长期(季)
作物从发芽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描述对象是作物,也称“作物生长周期”“植物生长期(季)”“植物生长周期”,很多试题中就直接叫“生长周期”。
(2)气候生长期(季)
指一个地区一年内可供作物生长的时段,描述对象是某个地方。很多试题里会直接称“生长期”或“生长季”。以上两个词由于别称、简称多,考试时易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找准描述对象到底是某种作物还是某个地区。比如:海南——作物生长(周)期短(熟得快)、气候生长期长(全年均可种)。东北——作物生长(周)期长(熟得慢)、气候生长期短(全年可种时段短,霜冻期长)。
3.提示:(1)耕作制度——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
(2)复种指数——指某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例。
(3)垦殖指数——指某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之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程度和开发程度。
4.提示:(1)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2)通过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
5.提示:(1)粮食作物——指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物的作物。如: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青藏高原的青稞等,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指不以食用为主要目的,主要作经济用途的作物。如: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甜菜和油菜等。
6.提示:(1)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中温带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2)冬小麦——往往上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暖温带地区或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大单元主题突破
主题1
[典题导悟]
1~3.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泉州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胡萝卜,故无法得出精深加工能力强,①不是原因;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对泉州而言,到达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主要依赖海运,故拥有优良的港口是其优势条件,故②正确,④错误;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胡萝卜品质优,只有品质优才具有竞争力,另由材料“大规模种植”可知产量大,故③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第2题,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依赖国际种子的胡萝卜利润空间有限,而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可以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故D正确;国产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故A、B错误;胡萝卜出口国家的增多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有关,与进口种子替代关系不大,故C错误。故选D。第3题,当地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从“安全”“新鲜”两大关键,对出口胡萝卜全程呵护,助力胡萝卜出口,①④正确;出口关税和出口数量不是海关重点关注因素,排除②③。故选D。
答案:1.B 2.D 3.D
[培优演练]
1~2.解析:第1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减少,无人农场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D正确;信息技术发展助力了无人农场模式的发展,但不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无人农场模式的根本原因,A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资源利用率会提高,B错误;无人农场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但不是因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而出现的无人农场,C错误。故选D。第2题,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河流纵横,耕地面积小,而吉林位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集中连片,农场规模大,C正确;无人农场的发展与昼夜温差、夏季光照时长关系不大,A、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基础设施更好,D错误。故选C。
答案:1.D 2.C
3.解析:第(2)题,结合地图与区域背景,较易得出埃塞俄比亚“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农作物全年生长”的结论。结合文字材料可以知道,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只在湿季种植作物”。因此,综合分析可以推知,该国“推广灌溉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年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第(3)题,根据“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可以推知,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较慢,是由于“国内基础设施(道路、电力等)落后,购买力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灌溉农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据此可以推知“技术人员缺乏”。另外,进口灌溉农机具由于远距离运输等原因,造成“价格高”。同时,进口灌溉农机具较少进行地理适应性改进,因此,“适应性差(缺乏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设备)”。另外,进口灌溉农机具维修一般都需要生产国配备零件等,因此“维修难(零部件需进口)”。第(4)题,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需求大,但这个市场需要培育。由于埃塞俄比亚大部分灌溉农机具来源于进口,本国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售后服务非常必要。另外,由于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刚起步,因此扩大宣传,试用推广等对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也非常必要。
答案:(2)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农作物全年生长,但大部分地区只在湿季种植作物。推广灌溉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年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总产量。
(3)国内基础设施(道路、电力等)落后,购买力低,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员缺乏。进口灌溉农机具价格高,适应性差(缺乏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设备),维修难(零部件需进口)等。
(4)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售后服务;扩大宣传;试用推广等。
主题2
[典题导悟]
1~2.解析:第1题,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不能使豌豆尖畅销,①错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单纯扩大种植规模不利于提高价格,②错误;根据材料,2016年之前,豌豆尖主要供应周边市场,现在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拓展了销售的渠道和范围,远距离运输也能保持产品新鲜,③④正确。故选C。第2题,根据材料,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人口规模大不能保证人们能接受豌豆尖较高的价格,A错误;根据图示,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人们更容易接受豌豆尖较高的价格,有利于豌豆尖卖出好价格,提高经济收入,B正确;豌豆尖的运输不一定用飞机运输,较近的地区可以采用高速公路运输,飞机航班多不是选择在这些城市的主要原因,C错误;这些大城市冬季蔬菜不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答案:1.C 2.B
[培优演练]
1~3.解析:第1题,持续高温以及中秋节提前,使得新疆的“天山雪蟹”抢占先机,所以为了降低损失,阳澄湖大闸蟹产区应该推迟上市,错峰销售,A正确。涨价出售会影响阳澄湖大闸蟹口碑,造成更大的损失,B错。降低产量不能降低损失,C错。阳澄湖大闸蟹本身知名度高,短时间调整品种不利于其后期的发展,D错。故选A。第2题,“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产品绿色健康,质量优良。在短时间内“天山雪蟹”能够迅速占领内地市场,表明其供应链完善,②④正确。其品牌知名度并无阳澄湖大闸蟹高,不是品牌效应的原因,①错。新疆气候干旱,养蟹难度较大,且“天山雪蟹”市场价格高,表明其生产成本并不低,并不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优势使得其迅速占领市场,③错。故选D。第3题,“人放天养”方式,严禁投肥投料,有利于保护水源、保证水质,保证产品质量,A正确。在现今的发展背景下,养殖技术可以引进,饵料可以从市场购买,B、C错。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保证的需要,与劳动力多少关系不大,D错。故选A。
答案:1.A 2.D 3.A
4~6.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鹰嘴蜜桃以色泽鲜艳,果大肉甜,清脆,爽口而闻名,其含铁量较高,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知,怀集县鹰嘴蜜桃品质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因此广受欢迎,C正确;口感良好并不是怀集县鹰嘴蜜桃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怀集县鹰嘴蜜桃价格较低,且品质较高价格不会较低,B错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产品新奇,D错误。故选C。第5题,该地为坡地,因此土壤并不深厚肥沃,A错误;科学的生产管理能够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提高产量,促进丰收,B正确;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产量的帮助较小,C错误;市场需求大并不会造成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D错误。故选B。第6题,结合材料“该地的鹰嘴蜜桃果园通过入园采摘,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可知,该果园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可以扩大销售市场,增加了果园的收入,B正确;入园采摘销售相比于传统采摘批发销售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行管理,因此并不会减少劳动力成本,A错误;减少运输中的损耗和提高果园知名度并不是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的主要目的,C、D错误。故选B。
答案:4.C 5.B 6.B
主题3
[典题导悟]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白浆化的土壤,其水分条件差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导致其土壤肥力差、农作物产量较低。而培垄挖沟可以破坏土壤中原有铁锰结合层,改良土壤质地、增加排水通道,进而利于作物扎根、改善垄上土壤水肥条件(增加肥力、减少旱季蒸发和雨季涝渍),最终可提高农作物(花生、地瓜)的产量。
答案:培垄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培垄和沟底深翻减少了白浆层的不利影响,利于作物扎根;沟底深翻改变了土体“上砂下黏”的不良构型,有效缓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涝的问题,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沟底利于冬季积雪,可以改善冬小麦土壤墒情;雨季前冬小麦收获,两垄之间的沟有利于雨季排水,减轻渍涝危害。
[培优演练]
1~3.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在地膜上压上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防止地膜被大风吹走,更好的是,地膜覆盖于地表,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在地膜上压上表土横压土腰带对防强光、防低温和防暴雨的作用较小,排除B、C、D。故选A。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于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甘肃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段,本地区降水较少,多集中于夏季,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蒸发,每年开始覆膜时间应该在雨季过后,即秋季就开始覆膜,减少水分蒸发,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3题,根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①正确;同时该技术在作物收获后会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需要及时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造成土壤污染,④正确;对于杂草清除和雨水下渗需求并没有那么明显,排除②③。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答案:1.A 2.C 3.B
4~5.解析:第4题,4月份芝麻播种,加之芝麻生长期为4个月,故芝麻生长期与雨季(5~8月)一致,套种芝麻可以有效增加果园覆盖,减轻因雨水对地面的冲刷而造成的土地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D对;材料中“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说明坡地地形利于排水,一般不会有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A错;收割后秸秆可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但不是间作植物选择芝麻的主要原因,B错;根据材料可知,当地为促进经济发展,引种台湾青枣,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又采用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新模式,说明间作植物选择芝麻主要是为了缓解土地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由于芝麻的经济效益好,C错。第5题,青枣—芝麻间作对其区域降水、生物多样性影响甚微,A、C错;青枣—芝麻间作栽培,可提高果园的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可以减轻因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造成的土地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因此该栽培模式能提高水肥利用率,B对;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相比,间作的耕作难度大,不利于种植、管理,D错。
答案:4.D 5.B
主题4
[典题导悟]
解析:可以从发展旅游业方面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可以采用仿古的材质对水磨坊和堤坝进行修缮,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可以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吸引游客参观、了解水磨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水磨坊的工作原理、历史变迁和影响,加强对水磨坊文化的传承和宣传。需要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恢复其运转能力。应加强管理,定期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这些合理的建议,可以有效利用水磨坊景观,保护和传承水磨坊文化的价值。
答案: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培优演练]
答案:(1)高原地区,光照条件较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土壤呈(微)酸性,利于刺梨的生长。
(2)刺梨相关食品类和饮料类产业;刺梨保健品药业;刺梨花卉园艺业等。
(3)政府成立相关机构,加大对刺梨及相关产业的公益性宣传;入驻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加强与大型商超深化产销合作;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拓展线上线下各类市场等。
主题5
[典题导悟]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第(2)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第(3)题,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答案:(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培优演练]
1~3.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亚热带,加之地形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合非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耕地非粮化率高,①②正确。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红壤分布广泛等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不利于非粮食作物的生产,③④错。故选A。第2题,相比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蔬菜、瓜果等产生的效益更高,且当地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大,导致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B正确。蔬菜、瓜果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高,A错。地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经济发达的区域附近,并非劳动力不足,D错。故选B。第3题,推进耕地规模经营可提高耕作业的规模优势,防止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非粮作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减少耕地的无序占用;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可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均有利于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①③④正确。蔬菜、瓜果价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变化,借助政府调控价格以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并不合理,②错。故选D。
答案:1.A 2.B 3.D
4~5.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0~2019年期间,粮食单产因子贡献度始终为正值,对新疆粮食增产始终起促进作用,D正确。耕地规模、复种指数以及粮作比例等贡献因子均在某些年份存在负值,A、B、C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15~2019年对粮食增产中贡献度最大的为耕地规模因子,表明近年来随着农田基础灌溉设施的完善,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促进新疆粮食产量稳步上升,C正确。新疆地区冬季光热资源并不丰富,A错。近年来粮作比例因子贡献度呈负值,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并没有增大,B错。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小,不会促使粮食产量上升,同时,材料并无信息反映生态退耕使土地质量变得更好,D错。
答案:4.D 5.C
主题6
[典题导悟]
 解析:结合材料,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从技术角度来看,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促进种业创新高地的形成。
答案:政策: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技术: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正在成为种业科研高地。
[培优演练]
1~3.解析:第1题,我国幅员辽阔,经度和纬度跨度广,加上地形多样,导致自然环境多样,能够满足多种水果的生长环境需要,是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土地资源多样是自然环境多样的表现之一,B正确,A排除;育种历史悠久也是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条件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排除;市场需求量对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影响较小,D排除。第2题,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创新营销模式以及打造特色品牌都可以提高我国国产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零售精品化,①③④正确;但扩大生产规模对于水果零售精品化的推动作用较小,②排除。第3题,品质是决定产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云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良,生产的水果品质好,导致其市场价格高,A正确;距离市场远会导致水果生产成本高,但两者与市场价格高并无直接因果关系,B、C错误;化肥使用少能够使成本降低,但不一定会使价格高,D错误。
答案:1.B 2.C 3.A
4.解析:第(1)题,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中有热量、降水、光照、土壤、地形、水源等方面,具体比较甘肃和海南主要应从气候角度分析,甘肃深居内陆,与其相比,海南作为育种基地的自然优势是纬度低,热量充足,一年可多次育种;降水量大,育种灌溉水源充足。第(2)题,国外引进品种占我国农业种子来源的40%,特别是部分优质种子对外依赖程度达80%,因此我国种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国外种子总体依赖程度较高,优质高产种子较为缺乏。第(3)题,我国致力于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的措施可结合材料,从法律法规保障、技术投入、科研与市场对接、院校与企业合作、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提出。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技术层面: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市场方面: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育种研究与市场对接机制;合理并充分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
答案:(1)光热充足,积温高;可一年三熟,提高育种效率;降水量大,灌溉水源充足。
(2)对国外种子总体依赖程度较高;优质高产种子较为缺乏。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育种研究与市场对接机制;加强种业研究机构与高校、企业的沟通协作,加快种业的更新换代;合理并充分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
主题7
[典题导悟]
1~2.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田变大田”是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因此,“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农田的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有效带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B正确;并不是因为耕地流转费用上涨,才进行土地整治的,A错误;饮食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会影响耕地的种植结构,与“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没有明显联系,C错误;“小田变大田”不能改变耕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状,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可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说明土地向少数人集中,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减少,A错误;农业生产类型受市场、技术与当地自然条件影响,“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B错误;“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集中种植粮食作物,可以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保证粮食安全,C正确;“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能促进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土地向少数人集中,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减少,能解放出更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会增加农业劳动力流出数量,D错误。
答案:1.B 2.C
[培优演练]
1~3.解析:第1题,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第2题,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第3题,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指数由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答案:1.B 2.C 3.D
4.答案:(1)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任答3点)
(2)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收入大大降低。
主题8
[典题导悟]
1~3.解析:第1题,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第3题,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
点睛:“产—村—景”融合是以农业、农村及农民为基本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平台及新模式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强调由乡村产业、乡村景观等若干乡村空间基本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作用的生产生活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乡村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案:1.D 2.A 3.C
[培优演练]
1~2.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内产出药食价值极高的稀有野生菇类冬荪,种植土地不缺乏,①错误;90年代市场信息闭塞,当地认识冬荪经济价值不足,种植积极性低,②正确;大方县是贫困的山区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劳动力充足,③错误;冬荪采摘后保鲜时间极短,冬荪损耗率高,④正确。故选C。第2题,大方县建立“公司+农户+市场+分红”的生产模式,整合了大方县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配置,公司收购机制提高了农户种植和扩大规模的积极性,促进了资金流动,公司负责冬荪运输销售,实现产销一体发展,农户通过公司代加工冬荪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排除A、B、C;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地理要素,生产模式无法改善气候要素,D正确。故选D。
答案:1.C 2.D
3.解析:(1)结合当地地理位置,联系设问要求,从水热条件、地域面积及地形类型等方面说明理由。(2)结合材料信息,从自然环境的相似性、资金及技术要求较低、效益明显、国家政策支持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水热条件优越,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桑蚕结茧次数多,产量高,质量好,收入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桑树适合种植区域广,养蚕规模大,规模效益显著;地形多样,雨热同期,可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2)自然环境相似,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桑蚕业技术、资金要求相对较低;荒漠化生态治理和桑蚕业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示范作用;国家政策支持,地区间资金、技术帮扶;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升级,丝绸市场需求大。(共114张PPT)
大单元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问题导思  
1.生产特点与区位条件区别?
提示:(1)生产特点——指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经营方式、技术水平等。
(2)区位条件——指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能源、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2.作物生长期与气候生长期有什么区别?
提示:生长期(亦称生长季),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作物生长期(季)
作物从发芽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描述对象是作物,也称“作物生长周期”“植物生长期(季)”“植物生长周期”,很多试题中就直接叫“生长周期”。
(2)气候生长期(季)
指一个地区一年内可供作物生长的时段,描述对象是某个地方。很多试题里会直接称“生长期”或“生长季”。以上两个词由于别称、简称多,考试时易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找准描述对象到底是某种作物还是某个地区。比如:海南——作物生长(周)期短(熟得快)、气候生长期长(全年均可种)。东北——作物生长(周)期长(熟得慢)、气候生长期短(全年可种时段短,霜冻期长)。
3.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概念?
提示:(1)耕作制度——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
(2)复种指数——指某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例。
(3)垦殖指数——指某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之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程度和开发程度。
4.耕地与粮食安全
(1)简述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提示: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2)简述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提示:通过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
5.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概念是什么?
提示:(1)粮食作物——指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物的作物。如: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青藏高原的青稞等,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指不以食用为主要目的,主要作经济用途的作物。如: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甜菜和油菜等。
6.春小麦与冬小麦区别?
提示:(1)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中温带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2)冬小麦——往往上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暖温带地区或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主题1 农业区位因素
典题导悟
[2023·全国甲卷,1~3]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1~3题。
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泉州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胡萝卜,故无法得出精深加工能力强,①不是原因;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对泉州而言,到达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主要依赖海运,故拥有优良的港口是其优势条件,故②正确,④错误;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胡萝卜品质优,只有品质优才具有竞争力,另由材料“大规模种植”可知产量大,故③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
2.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依赖国际种子的胡萝卜利润空间有限,而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可以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故D正确;国产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故A、B错误;胡萝卜出口国家的增多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有关,与进口种子替代关系不大,故C错误。故选D。
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当地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从“安全”“新鲜”两大关键,对出口胡萝卜全程呵护,助力胡萝卜出口,①④正确;出口关税和出口数量不是海关重点关注因素,排除②③。故选D。
主干精讲
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1)耕地面积大,总产量高;(2)土壤深厚肥沃,产量高;(3)农业科技水平高,单产高;(4)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产量稳定;(5)熟制:热量充足,一年多熟;(6)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
4.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
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答题思路。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无人智能农业装备等,实现全天候、全过程自主完成生产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已在吉林、上海等地进行了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建设无人农场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促使我国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无人农场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B.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劳动力结构变化大
答案:D 
解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减少,无人农场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D正确;信息技术发展助力了无人农场模式的发展,但不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无人农场模式的根本原因,A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资源利用率会提高,B错误;无人农场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但不是因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而出现的无人农场,C错误。故选D。
2.与上海相比,吉林发展无人农场的突出优势是(  )
A.昼夜温差大 B.夏季光照长
C.农场规模大 D.基础设施好
答案:C
解析: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河流纵横,耕地面积小,而吉林位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集中连片,农场规模大,C正确;无人农场的发展与昼夜温差、夏季光照时长关系不大,A、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基础设施更好,D错误。故选C。
3.[2023·全国甲卷,36(2)(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分)
答案: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农作物全年生长,但大部分地区只在湿季种植作物。推广灌溉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年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总产量。
解析:结合地图与区域背景,较易得出埃塞俄比亚“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农作物全年生长”的结论。结合文字材料可以知道,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只在湿季种植作物”。因此,综合分析可以推知,该国“推广灌溉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年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总产量”。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答案:国内基础设施(道路、电力等)落后,购买力低,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员缺乏。进口灌溉农机具价格高,适应性差(缺乏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设备),维修难(零部件需进口)等。
解析:根据“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可以推知,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较慢,是由于“国内基础设施(道路、电力等)落后,购买力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灌溉农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据此可以推知“技术人员缺乏”。另外,进口灌溉农机具由于远距离运输等原因,造成“价格高”。同时,进口灌溉农机具较少进行地理适应性改进,因此,“适应性差(缺乏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设备)”。另外,进口灌溉农机具维修一般都需要生产国配备零件等,因此“维修难(零部件需进口)”。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答案: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售后服务;扩大宣传;试用推广等。
解析: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需求大,但这个市场需要培育。由于埃塞俄比亚大部分灌溉农机具来源于进口,本国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售后服务非常必要。另外,由于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刚起步,因此扩大宣传,试用推广等对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也非常必要。
主题2 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典题导悟
[2023·全国乙卷,4~5]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  )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不能使豌豆尖畅销,①错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单纯扩大种植规模不利于提高价格,②错误;根据材料,2016年之前,豌豆尖主要供应周边市场,现在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拓展了销售的渠道和范围,远距离运输也能保持产品新鲜,③④正确。故选C。
2.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  )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水平高
C.飞机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人口规模大不能保证人们能接受豌豆尖较高的价格,A错误;根据图示,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人们更容易接受豌豆尖较高的价格,有利于豌豆尖卖出好价格,提高经济收入,B正确;豌豆尖的运输不一定用飞机运输,较近的地区可以采用高速公路运输,飞机航班多不是选择在这些城市的主要原因,C错误;这些大城市冬季蔬菜不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主干精讲
1.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
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培优演练
[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2022年夏秋季的高温创我国历史之最,我国中东部地区尤为严重。持续的高温使阳澄湖大闸蟹生长迟缓,加之中秋节提前,导致中秋节期间市场上鲜见阳澄湖大闸蟹身影。此时新疆的“天山雪蟹”迅速占领内地市场。“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市场价格较高。据此完成1~3题。
1.阳澄湖大闸蟹产区为了降低损失,最应该(  )
A.推迟上市 B.涨价出售
C.降低产量 D.调整品种
答案:A 
解析:持续高温以及中秋节提前,使得新疆的“天山雪蟹”抢占先机,所以为了降低损失,阳澄湖大闸蟹产区应该推迟上市,错峰销售,A正确。涨价出售会影响阳澄湖大闸蟹口碑,造成更大的损失,B错。降低产量不能降低损失,C错。阳澄湖大闸蟹本身知名度高,短时间调整品种不利于其后期的发展,D错。故选A。
2.“天山雪蟹”能迅速占领内地市场,主要原因是(  )
①品牌效应 ②完善的供应链 ③生产成本低 ④质量优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产品绿色健康,质量优良。在短时间内“天山雪蟹”能够迅速占领内地市场,表明其供应链完善,②④正确。其品牌知名度并无阳澄湖大闸蟹高,不是品牌效应的原因,①错。新疆气候干旱,养蟹难度较大,且“天山雪蟹”市场价格高,表明其生产成本并不低,并不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优势使得其迅速占领市场,③错。故选D。
3.“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保护水源 B.技术落后
C.饵料不足 D.劳动力不足
答案:A
解析:“人放天养”方式,严禁投肥投料,有利于保护水源、保证水质,保证产品质量,A正确。在现今的发展背景下,养殖技术可以引进,饵料可以从市场购买,B、C错。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保证的需要,与劳动力多少关系不大,D错。故选A。
[2023·河北衡水中学校考一模]鹰嘴蜜桃以色泽鲜艳,果大肉甜,清脆,爽口而闻名,其含铁量较高,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广东省连平县鹰嘴蜜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西北部的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山口村,原来在坡地上种植砂糖橘,后因果树老化,病虫害多,果价下跌,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改种鹰嘴蜜桃,2021年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该地的鹰嘴蜜桃果园通过入园采摘,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据此完成4~6题。
4.怀集县鹰嘴蜜桃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
A.口感良好 B.价格较低
C.品质优良 D.产品新奇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鹰嘴蜜桃以色泽鲜艳,果大肉甜,清脆,爽口而闻名,其含铁量较高,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知,怀集县鹰嘴蜜桃品质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因此广受欢迎,C正确;口感良好并不是怀集县鹰嘴蜜桃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怀集县鹰嘴蜜桃价格较低,且品质较高价格不会较低,B错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产品新奇,D错误。故选C。
5.山口村改种鹰嘴蜜桃后,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关键在于(  )
A.深厚肥沃的土壤 B.科学的生产管理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庞大的市场需求
答案:B 
解析:该地为坡地,因此土壤并不深厚肥沃,A错误;科学的生产管理能够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提高产量,促进丰收,B正确;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产量的帮助较小,C错误;市场需求大并不会造成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D错误。故选B。
6.与传统采摘批发销售相比,该果园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的最终目的是(  )
A.减少劳动力成本 B.提高果园的收入
C.减少运输中的损耗 D.提高果园知名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该地的鹰嘴蜜桃果园通过入园采摘,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可知,该果园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可以扩大销售市场,增加了果园的收入,B正确;入园采摘销售相比于传统采摘批发销售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行管理,因此并不会减少劳动力成本,A错误;减少运输中的损耗和提高果园知名度并不是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的主要目的,C、D错误。故选B。
主题3 农业生产方式
典题导悟
[2023·山东卷,19(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
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如图)。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答案:培垄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培垄和沟底深翻减少了白浆层的不利影响,利于作物扎根;沟底深翻改变了土体“上砂下黏”的不良构型,有效缓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涝的问题,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沟底利于冬季积雪,可以改善冬小麦土壤墒情;雨季前冬小麦收获,两垄之间的沟有利于雨季排水,减轻渍涝危害。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白浆化的土壤,其水分条件差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导致其土壤肥力差、农作物产量较低。而培垄挖沟可以破坏土壤中原有铁锰结合层,改良土壤质地、增加排水通道,进而利于作物扎根、改善垄上土壤水肥条件(增加肥力、减少旱季蒸发和雨季涝渍),最终可提高农作物(花生、地瓜)的产量。
主干精讲
1.起垄种植
2.作物轮作
(1)作物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2)作用
①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②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③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④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
3.间作套种
(1)含义:“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种植(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间作”是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不同农作物(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实践中,两种方式经常结合使用,形成“间作—套种”模式。
(2)作用
①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③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④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淄博校联考二模]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指在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区田间起大小相间的垄带,并用地膜进行全覆盖,在沟内种植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甘肃省利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每年作物收获时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下图示意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据此完成1~3题。
1.在膜上覆压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  )
A.防大风 B.防强光
C.防低温 D.防暴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地膜上压上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防止地膜被大风吹走,更好的是,地膜覆盖于地表,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在地膜上压上表土横压土腰带对防强光、防低温和防暴雨的作用较小,排除B、C、D。故选A。
2.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每年开始覆膜的最佳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于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甘肃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段,本地区降水较少,多集中于夏季,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蒸发,每年开始覆膜时间应该在雨季过后,即秋季就开始覆膜,减少水分蒸发,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
①土壤及时增施有机长效肥料
②加强垄上作物间的杂草清除
③垄上覆膜打孔促进雨水下渗
④加强废旧农膜有效回收利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①正确;同时该技术在作物收获后会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需要及时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造成土壤污染,④正确;对于杂草清除和雨水下渗需求并没有那么明显,排除②③。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23·山东聊城市模拟]为促进经济发展,2018年云南省元谋地区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2022年以来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之前出现的土地问题。每年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出芽前的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年均降水量 雨季 年均蒸发量 年均温
613 mm 5~8月 3 911 mm 21.9 ℃
4.间作植物选择芝麻,主要因为种植芝麻(  )
A.可以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
B.收割后秸秆可以还田
C.经济效益好,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D.生长期与雨季相一致
答案:D 
解析:4月份芝麻播种,加之芝麻生长期为4个月,故芝麻生长期与雨季(5~8月)一致,套种芝麻可以有效增加果园覆盖,减轻因雨水对地面的冲刷而造成的土地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D对;材料中“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说明坡地地形利于排水,一般不会有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A错;收割后秸秆可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但不是间作植物选择芝麻的主要原因,B错;根据材料可知,当地为促进经济发展,引种台湾青枣,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又采用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新模式,说明间作植物选择芝麻主要是为了缓解土地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由于芝麻的经济效益好,C错。
5.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相比,青枣—芝麻间作栽培能够(  )
A.增加区域降水量 B.提高水肥利用率
C.增加生物多样性 D.便于种植、管理

答案:B
解析:青枣—芝麻间作对其区域降水、生物多样性影响甚微,A、C错;青枣—芝麻间作栽培,可提高果园的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可以减轻因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造成的土地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因此该栽培模式能提高水肥利用率,B对;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相比,间作的耕作难度大,不利于种植、管理,D错。
主题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典题导悟
[2023·湖南卷,18(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 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图1
图2
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4分)
答案: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解析:可以从发展旅游业方面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可以采用仿古的材质对水磨坊和堤坝进行修缮,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可以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吸引游客参观、了解水磨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水磨坊的工作原理、历史变迁和影响,加强对水磨坊文化的传承和宣传。需要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恢复其运转能力。应加强管理,定期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这些合理的建议,可以有效利用水磨坊景观,保护和传承水磨坊文化的价值。
主干精讲
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是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或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的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导致的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发展策略问题
主要是认识以及科技水平的限制,导致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活动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加工经营落后、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业效益低等问题。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答题思维模板
思考角度 答题术语
第一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品质,树立品牌(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引进/培育良种)。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应
第二产业 吸引投资,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产业 ①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营销策略)。
②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旅游资源,创意文化产业(如采摘节等),实现经营多元化。
③开拓多元销售渠道(如网商、电商等),培育扩大市场。
④完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培优演练
[2023·福建厦门市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贵州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植物,习性喜温、喜光、喜湿,较耐寒,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宜。其根系发达,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向阳山坡。刺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加工保健食品。刺梨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从插苗到收获只需两年时间。茶香村是贵州省龙里县的一个小村落,土地石漠化严重,几乎无法种植经济作物。近几年,茶香村依托刺梨种植,经济不断发展。如图为刺梨景观图。
(1)分析茶香村刺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结合材料,列举依托茶香村刺梨可以发展的产业。(2分)
(3)贵州刺梨目前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请为贵州刺梨在对外销售和产品推介方面提出建议。(6分)
答案:高原地区,光照条件较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土壤呈(微)酸性,利于刺梨的生长。
答案:刺梨相关食品类和饮料类产业;刺梨保健品药业;刺梨花卉园艺业等。
答案:政府成立相关机构,加大对刺梨及相关产业的公益性宣传;入驻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加强与大型商超深化产销合作;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拓展线上线下各类市场等。
主题5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典题导悟
[2022·湖南卷,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4分)
答案: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解析: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6分)
答案: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解析: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主干精讲
(一)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思路
1.从粮食数量方面来看
(1)保持耕地面积
只有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总量,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提高粮食单产
①培育高产品种;②提高复种指数,实行间作、套种;③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现代生产;④使用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⑤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防治旱涝灾害。
(3)粮食的跨区域调配
类似于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从资源丰富区向资源紧缺区跨区调配。
(4)建立粮食储备库
以备救荒救灾、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
(5)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拓宽进口渠道。
2.从质量方面思考
(1)防治耕地污染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
②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
(2)加强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
可通过修建梯田、构建水土保持植被体系等措施来缓解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耕地质量下降。
(3)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耕地“非粮化”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日照统考二模]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  )
①山地、丘陵为主 ②水、热、土组合多样
③地质灾害频发  ④红壤分布广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亚热带,加之地形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合非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耕地非粮化率高,①②正确。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红壤分布广泛等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不利于非粮食作物的生产,③④错。故选A。
2.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
B.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
C.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
D.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
答案:B 
解析:相比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蔬菜、瓜果等产生的效益更高,且当地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大,导致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B正确。蔬菜、瓜果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高,A错。地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经济发达的区域附近,并非劳动力不足,D错。故选B。
3.该市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②调控蔬菜、瓜果价格
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④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推进耕地规模经营可提高耕作业的规模优势,防止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非粮作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减少耕地的无序占用;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可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均有利于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①③④正确。蔬菜、瓜果价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变化,借助政府调控价格以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并不合理,②错。故选D。
[2023·广东佛山市一模]2000年以来,新疆的粮食产量总体稳步上升,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如图为新疆粮食增产影响因子的贡献度分析,其中粮作比例是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据此完成4~5题。
4.2000~2019年期间,一直对新疆粮食增产起促进作用的重要因子是(  )
A.耕地规模 B.复种指数
C.粮作比例 D.粮食单产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0~2019年期间,粮食单产因子贡献度始终为正值,对新疆粮食增产始终起促进作用,D正确。耕地规模、复种指数以及粮作比例等贡献因子均在某些年份存在负值,A、B、C错误。
5.推测近年来新疆的粮食产量总体稳步上升的条件是(  )
A.光热资源全年丰富
B.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增大
C.有效灌溉面积增加
D.生态退耕使土地质量好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15~2019年对粮食增产中贡献度最大的为耕地规模因子,表明近年来随着农田基础灌溉设施的完善,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促进新疆粮食产量稳步上升,C正确。新疆地区冬季光热资源并不丰富,A错。近年来粮作比例因子贡献度呈负值,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并没有增大,B错。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小,不会促使粮食产量上升,同时,材料并无信息反映生态退耕使土地质量变得更好,D错。
主题6 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

典题导悟
[2022·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
从政策和技术的角度,说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的优势。(6分)
答案:政策: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技术: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正在成为种业科研高地。
解析:结合材料,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从技术角度来看,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促进种业创新高地的形成。
主干精讲
1.种质资源
(1)定义: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2)种质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①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的潜力就越大,产生新品种的可能性就越大;
②通过筛选农业优势新品种,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③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础。
(3)种质资源库选址的一般要求
①邻近农业科研单位,并有适量的耕地,以便进行育种;
②气温稳定、湿度低、绿化条件好,有利于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③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且易排除雨水,自然灾害少;
④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可靠,位于污染源的上游或上风向;
⑤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品种资源库,库址要远离强电场、强磁场、强振源,以保障计算机运行安全可靠。
(4)入库种子具备的条件
①其农作物性状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
②颗粒饱满,无杂质、无病虫损害,种子活力强;
③耐低温和耐干燥脱水。
2.育种基地
(1)育种基地布局的考虑因素
①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可育种时间长,育种周期短、育种种类多;
②地理位置相对独立,或地形封闭,减少外界干扰,保证种子纯度;
③农业科技发达,有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
(2)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
育种基地 主要品种、特点
海南
育种基地 以三亚为中心。服务全国,制种范围包括粮食、棉麻、油料、薯类、水果、蔬菜、花卉、药材、林木、水产、畜禽等多领域,也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甘肃
育种基地 以酒泉、张掖为中心。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还有蔬菜、瓜类、花卉、牧草等制种产业,蔬菜制种和出口占全国50%以上,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
四川
育种基地 以成都为中心。水稻、小麦、玉米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等育种创新全国领先
培优演练
[2023·安徽黄山二模]云南、江苏、浙江等地的阳光玫瑰,广东、海南的金枕榴莲,山东的静冈网纹瓜,辽宁的红颜草莓……曾经国人眼中的进口水果,已出现在超市的国产水果区域,成功完成本土化,让无数居民实现了“进口水果自由”,但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价格差异大。我国作为世界果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果树种质资源,但精品水果仍以进口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多样 B.自然环境多样
C.种育历史悠久 D.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B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经度和纬度跨度广,加上地形多样,导致自然环境多样,能够满足多种水果的生长环境需要,是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土地资源多样是自然环境多样的表现之一,B正确,A排除;育种历史悠久也是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条件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排除;市场需求量对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影响较小,D排除。
2.可提高我国国产水果零售精品化的措施有(  )
①引进优质种质资源 ②扩大生产规模
③创新营销模式   ④打造特色品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创新营销模式以及打造特色品牌都可以提高我国国产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零售精品化,①③④正确;但扩大生产规模对于水果零售精品化的推动作用较小,②排除。
3.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云南的阳光玫瑰在市场上价格更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果品质好 B.距离市场远
C.生产成本高 D.化肥使用少
答案:A
解析:品质是决定产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云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良,生产的水果品质好,导致其市场价格高,A正确;距离市场远会导致水果生产成本高,但两者与市场价格高并无直接因果关系,B、C错误;化肥使用少能够使成本降低,但不一定会使价格高,D错误。
4.[2023·山东日照一中核心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甘肃、四川、海南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在每年冬春季进入海南岛,租用大量耕地,进行农作物的加代(在育种过程中增加种子繁衍的世代)、繁育、制种工作,这被称作南繁。但育种具有过程复杂、周期长、投入—产出风险高等特点,加之长期以来科研和市场脱节、院校研究与企业研究缺乏交流等问题,使得我国不少优质种子对外依赖程度达80%,种子成为我国种业被“卡脖子”的症结所在。图甲为海南岛南繁基地分布图,图乙为我国农业种子来源构成图。
(1)说明与甘肃相比,海南作为育种基地的自然优势。(6分)
答案:光热充足,积温高;可一年三熟,提高育种效率;降水量大,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中有热量、降水、光照、土壤、地形、水源等方面,具体比较甘肃和海南主要应从气候角度分析,甘肃深居内陆,与其相比,海南作为育种基地的自然优势是纬度低,热量充足,一年可多次育种;降水量大,育种灌溉水源充足。
(2)指出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答案:对国外种子总体依赖程度较高;优质高产种子较为缺乏。
解析:国外引进品种占我国农业种子来源的40%,特别是部分优质种子对外依赖程度达80%,因此我国种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国外种子总体依赖程度较高,优质高产种子较为缺乏。
(3)目前我国致力于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0分)
答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育种研究与市场对接机制;加强种业研究机构与高校、企业的沟通协作,加快种业的更新换代;合理并充分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
解析:我国致力于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的措施可结合材料,从法律法规保障、技术投入、科研与市场对接、院校与企业合作、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提出。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技术层面: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市场方面: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育种研究与市场对接机制;合理并充分发掘新的育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
主题7 土地撂荒与土地流转
典题导悟
[2023·浙江1月卷,22~23]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1~2题。
1.“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小田变大田”是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因此,“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农田的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有效带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B正确;并不是因为耕地流转费用上涨,才进行土地整治的,A错误;饮食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会影响耕地的种植结构,与“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没有明显联系,C错误;“小田变大田”不能改变耕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状,D错误。
2.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可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说明土地向少数人集中,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减少,A错误;农业生产类型受市场、技术与当地自然条件影响,“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B错误;“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集中种植粮食作物,可以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保证粮食安全,C正确;“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能促进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土地向少数人集中,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减少,能解放出更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会增加农业劳动力流出数量,D错误。
主干精讲
1.土地撂荒
(1)土地撂荒含义
①土地:包括农户确权承包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其他耕地等。
②撂荒:“撂”是放、扔、抛的意思,而“荒”是指荒芜。因此“土地撂荒”是指对耕地不再耕作,任由土地荒芜。
(2)土地撂荒的原因
①被动撂荒
我国土地撂荒分布不均匀,南方比北方撂荒多,其中以重庆、江西、四川、贵州、广西、甘肃等地撂荒情况最严重,农民被动撂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耕地条件差
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坡度大,耕地面积小且零星分散,生产条件差,难以实现机械化。
√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农产品运输困难,且农机具无法开进耕地,只能靠人力扛挑等传统方式。
√ 土壤条件差
我国西南多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 自然灾害多发
山区多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无法继续种植,迫使农民撂荒。
②主动撂荒(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 劳动力短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土地无人耕种。
√农产品收益低
由于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使农民经济收益下降,进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土地撂荒有何影响
(4)减少土地撂荒的措施
①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统一管理,鼓励农民开发特色农产品,同时发展旅游业,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进行统一指导工作,进而实现规模化耕作,降低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道路修建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适合山地耕作的小型农机具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④政府出台政策,补贴扶持农户。
2.土地流转
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土地流转原因: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土地撂荒;②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农业生产附加值低;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培优演练
[2020·全国Ⅱ卷]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1~3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答案:B 
解析: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
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
3.近年来,该地(  )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指数由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4.[2023·山东烟台一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县耕地撂荒的原因。(6分)
(2)说明三县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任答3点)
答案: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收入大大降低。
主题8 促进乡村振兴

典题导悟
[2023·湖北卷,1~3]“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
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C
解析: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
点睛:“产—村—景”融合是以农业、农村及农民为基本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平台及新模式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强调由乡村产业、乡村景观等若干乡村空间基本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作用的生产生活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乡村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
主干精讲
1.乡村振兴的分析思路
2.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原因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③农业产业生产方式落后。
④城乡差距加大。
3.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
①依靠科技,提高品质。
②突出特色,形成品牌,加大品牌效应。
③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多样化经营。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
⑤注重绿色环保,发展生态农业。
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持续发展。
培优演练
[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贵州省大方县曾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山区县。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内产出药食价值极高的稀有野生菇类冬荪,冬荪采摘后保鲜时间极短。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发出仿林下冬荪人工种植技术,但农户种植积极性低,种植规模一直较小。2017年3月该地建立“公司+农户+市场+分红”的生产模式(下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冬荪种植,加速实现脱贫。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冬荪种植规模一直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土地缺乏 ②市场信息闭塞 ③劳动力不足 ④冬荪损耗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内产出药食价值极高的稀有野生菇类冬荪,种植土地不缺乏,①错误;90年代市场信息闭塞,当地认识冬荪经济价值不足,种植积极性低,②正确;大方县是贫困的山区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劳动力充足,③错误;冬荪采摘后保鲜时间极短,冬荪损耗率高,④正确。故选C。
2.该地建立的冬荪生产模式的作用不包括(  )
A.资金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B.产销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
C.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D.冬荪种植气候条件的改善
答案:D
解析:大方县建立“公司+农户+市场+分红”的生产模式,整合了大方县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配置,公司收购机制提高了农户种植和扩大规模的积极性,促进了资金流动,公司负责冬荪运输销售,实现产销一体发展,农户通过公司代加工冬荪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排除A、B、C;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地理要素,生产模式无法改善气候要素,D正确。故选D。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在东部地区帮扶下,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平怀桑蚕业成为全区龙头,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下图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
(1)从气候、地形角度说明发展桑蚕业能助推广西脱贫致富的理由。(6分)


答案: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水热条件优越,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桑蚕结茧次数多,产量高,质量好,收入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桑树适合种植区域广,养蚕规模大,规模效益显著;地形多样,雨热同期,可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解析:结合当地地理位置,联系设问要求,从水热条件、地域面积及地形类型等方面说明理由。
(2)从地理角度分析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能在全区贫困县推广的原因。(8分)

答案:自然环境相似,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桑蚕业技术、资金要求相对较低;荒漠化生态治理和桑蚕业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示范作用;国家政策支持,地区间资金、技术帮扶;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升级,丝绸市场需求大。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从自然环境的相似性、资金及技术要求较低、效益明显、国家政策支持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等角度分析原因。大单元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大概念认知体系
体系重构
问题导思  
1.生产特点与区位条件区别?
2.作物生长期与气候生长期有什么区别?
3.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概念?
4.耕地与粮食安全
(1)简述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2)简述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5.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概念是什么?
6.春小麦与冬小麦区别?
大单元主题突破
主题1 农业区位因素
典题导悟
[2023·全国甲卷,1~3]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1~3题。
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主干精讲
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1)耕地面积大,总产量高;(2)土壤深厚肥沃,产量高;(3)农业科技水平高,单产高;(4)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产量稳定;(5)熟制:热量充足,一年多熟;(6)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
4.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
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答题思路。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无人智能农业装备等,实现全天候、全过程自主完成生产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已在吉林、上海等地进行了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建设无人农场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促使我国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无人农场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B.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劳动力结构变化大
2.与上海相比,吉林发展无人农场的突出优势是(  )
A.昼夜温差大 B.夏季光照长
C.农场规模大 D.基础设施好
3.[2023·全国甲卷,36(2)(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分)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主题2 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典题导悟
[2023·全国乙卷,4~5]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  )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  )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水平高
C.飞机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
主干精讲
1.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
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培优演练
[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2022年夏秋季的高温创我国历史之最,我国中东部地区尤为严重。持续的高温使阳澄湖大闸蟹生长迟缓,加之中秋节提前,导致中秋节期间市场上鲜见阳澄湖大闸蟹身影。此时新疆的“天山雪蟹”迅速占领内地市场。“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市场价格较高。据此完成1~3题。
1.阳澄湖大闸蟹产区为了降低损失,最应该(  )
A.推迟上市 B.涨价出售
C.降低产量 D.调整品种
2.“天山雪蟹”能迅速占领内地市场,主要原因是(  )
①品牌效应 ②完善的供应链 ③生产成本低 ④质量优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保护水源 B.技术落后
C.饵料不足 D.劳动力不足
[2023·河北衡水中学校考一模]鹰嘴蜜桃以色泽鲜艳,果大肉甜,清脆,爽口而闻名,其含铁量较高,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广东省连平县鹰嘴蜜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西北部的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山口村,原来在坡地上种植砂糖橘,后因果树老化,病虫害多,果价下跌,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改种鹰嘴蜜桃,2021年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该地的鹰嘴蜜桃果园通过入园采摘,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据此完成4~6题。
4.怀集县鹰嘴蜜桃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
A.口感良好 B.价格较低
C.品质优良 D.产品新奇
5.山口村改种鹰嘴蜜桃后,首次挂果便喜获丰收,关键在于(  )
A.深厚肥沃的土壤 B.科学的生产管理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庞大的市场需求
6.与传统采摘批发销售相比,该果园采用入园采摘销售方式的最终目的是(  )
A.减少劳动力成本 B.提高果园的收入
C.减少运输中的损耗 D.提高果园知名度
主题3 农业生产方式
典题导悟
[2023·山东卷,19(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
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如图)。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主干精讲
1.起垄种植
2.作物轮作
(1)作物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2)作用
①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②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③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④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
3.间作套种
(1)含义:“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种植(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间作”是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不同农作物(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实践中,两种方式经常结合使用,形成“间作—套种”模式。
(2)作用
①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③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④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淄博校联考二模]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指在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区田间起大小相间的垄带,并用地膜进行全覆盖,在沟内种植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甘肃省利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每年作物收获时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下图示意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据此完成1~3题。
1.在膜上覆压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  )
A.防大风 B.防强光
C.防低温 D.防暴雨
2.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每年开始覆膜的最佳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
①土壤及时增施有机长效肥料
②加强垄上作物间的杂草清除
③垄上覆膜打孔促进雨水下渗
④加强废旧农膜有效回收利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山东聊城市模拟]为促进经济发展,2018年云南省元谋地区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2022年以来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之前出现的土地问题。每年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出芽前的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年均降水量 雨季 年均蒸发量 年均温
613 mm 5~8月 3 911 mm 21.9 ℃
4.间作植物选择芝麻,主要因为种植芝麻(  )
A.可以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
B.收割后秸秆可以还田
C.经济效益好,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D.生长期与雨季相一致
5.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相比,青枣—芝麻间作栽培能够(  )
A.增加区域降水量 B.提高水肥利用率
C.增加生物多样性 D.便于种植、管理
主题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典题导悟
[2023·湖南卷,18(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 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图1
图2
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4分)
主干精讲
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是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或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的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导致的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发展策略问题
主要是认识以及科技水平的限制,导致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活动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加工经营落后、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业效益低等问题。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答题思维模板
思考角度 答题术语
第一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品质,树立品牌(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引进/培育良种)。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应
第二产业 吸引投资,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产业 ①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营销策略)。 ②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旅游资源,创意文化产业(如采摘节等),实现经营多元化。 ③开拓多元销售渠道(如网商、电商等),培育扩大市场。 ④完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培优演练
[2023·福建厦门市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贵州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植物,习性喜温、喜光、喜湿,较耐寒,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宜。其根系发达,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向阳山坡。刺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加工保健食品。刺梨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从插苗到收获只需两年时间。茶香村是贵州省龙里县的一个小村落,土地石漠化严重,几乎无法种植经济作物。近几年,茶香村依托刺梨种植,经济不断发展。如图为刺梨景观图。
(1)分析茶香村刺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结合材料,列举依托茶香村刺梨可以发展的产业。(2分)
(3)贵州刺梨目前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请为贵州刺梨在对外销售和产品推介方面提出建议。(6分)
主题5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典题导悟
[2022·湖南卷,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4分)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6分)
主干精讲
(一)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思路
1.从粮食数量方面来看
(1)保持耕地面积
只有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总量,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提高粮食单产
①培育高产品种;②提高复种指数,实行间作、套种;③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现代生产;④使用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⑤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防治旱涝灾害。
(3)粮食的跨区域调配
类似于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从资源丰富区向资源紧缺区跨区调配。
(4)建立粮食储备库
以备救荒救灾、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
(5)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拓宽进口渠道。
2.从质量方面思考
(1)防治耕地污染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
②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
(2)加强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
可通过修建梯田、构建水土保持植被体系等措施来缓解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耕地质量下降。
(3)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耕地“非粮化”
培优演练
[2023·山东日照统考二模]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  )
①山地、丘陵为主 ②水、热、土组合多样
③地质灾害频发  ④红壤分布广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
B.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
C.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
D.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
3.该市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②调控蔬菜、瓜果价格
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④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广东佛山市一模]2000年以来,新疆的粮食产量总体稳步上升,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如图为新疆粮食增产影响因子的贡献度分析,其中粮作比例是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据此完成4~5题。
4.2000~2019年期间,一直对新疆粮食增产起促进作用的重要因子是(  )
A.耕地规模 B.复种指数
C.粮作比例 D.粮食单产
5.推测近年来新疆的粮食产量总体稳步上升的条件是(  )
A.光热资源全年丰富
B.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增大
C.有效灌溉面积增加
D.生态退耕使土地质量好
主题6 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
典题导悟
[2022·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
从政策和技术的角度,说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的优势。(6分)
主干精讲
1.种质资源
(1)定义: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2)种质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①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的潜力就越大,产生新品种的可能性就越大;
②通过筛选农业优势新品种,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③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础。
(3)种质资源库选址的一般要求
①邻近农业科研单位,并有适量的耕地,以便进行育种;
②气温稳定、湿度低、绿化条件好,有利于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③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且易排除雨水,自然灾害少;
④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可靠,位于污染源的上游或上风向;
⑤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品种资源库,库址要远离强电场、强磁场、强振源,以保障计算机运行安全可靠。
(4)入库种子具备的条件
①其农作物性状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
②颗粒饱满,无杂质、无病虫损害,种子活力强;
③耐低温和耐干燥脱水。
2.育种基地
(1)育种基地布局的考虑因素
①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可育种时间长,育种周期短、育种种类多;
②地理位置相对独立,或地形封闭,减少外界干扰,保证种子纯度;
③农业科技发达,有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
(2)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
育种基地 主要品种、特点
海南 育种基地 以三亚为中心。服务全国,制种范围包括粮食、棉麻、油料、薯类、水果、蔬菜、花卉、药材、林木、水产、畜禽等多领域,也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甘肃 育种基地 以酒泉、张掖为中心。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还有蔬菜、瓜类、花卉、牧草等制种产业,蔬菜制种和出口占全国50%以上,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
四川 育种基地 以成都为中心。水稻、小麦、玉米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等育种创新全国领先
培优演练
[2023·安徽黄山二模]云南、江苏、浙江等地的阳光玫瑰,广东、海南的金枕榴莲,山东的静冈网纹瓜,辽宁的红颜草莓……曾经国人眼中的进口水果,已出现在超市的国产水果区域,成功完成本土化,让无数居民实现了“进口水果自由”,但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价格差异大。我国作为世界果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果树种质资源,但精品水果仍以进口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多样 B.自然环境多样
C.种育历史悠久 D.市场需求量大
2.可提高我国国产水果零售精品化的措施有(  )
①引进优质种质资源 ②扩大生产规模
③创新营销模式   ④打造特色品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云南的阳光玫瑰在市场上价格更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果品质好 B.距离市场远
C.生产成本高 D.化肥使用少
4.[2023·山东日照一中核心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甘肃、四川、海南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在每年冬春季进入海南岛,租用大量耕地,进行农作物的加代(在育种过程中增加种子繁衍的世代)、繁育、制种工作,这被称作南繁。但育种具有过程复杂、周期长、投入—产出风险高等特点,加之长期以来科研和市场脱节、院校研究与企业研究缺乏交流等问题,使得我国不少优质种子对外依赖程度达80%,种子成为我国种业被“卡脖子”的症结所在。图甲为海南岛南繁基地分布图,图乙为我国农业种子来源构成图。
(1)说明与甘肃相比,海南作为育种基地的自然优势。(6分)
(2)指出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3)目前我国致力于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0分)
主题7 土地撂荒与土地流转
典题导悟
[2023·浙江1月卷,22~23]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1~2题。
1.“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
2.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主干精讲
1.土地撂荒
(1)土地撂荒含义
①土地:包括农户确权承包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其他耕地等。
②撂荒:“撂”是放、扔、抛的意思,而“荒”是指荒芜。因此“土地撂荒”是指对耕地不再耕作,任由土地荒芜。
(2)土地撂荒的原因
①被动撂荒
我国土地撂荒分布不均匀,南方比北方撂荒多,其中以重庆、江西、四川、贵州、广西、甘肃等地撂荒情况最严重,农民被动撂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耕地条件差
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坡度大,耕地面积小且零星分散,生产条件差,难以实现机械化。
√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农产品运输困难,且农机具无法开进耕地,只能靠人力扛挑等传统方式。
√ 土壤条件差
我国西南多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 自然灾害多发
山区多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无法继续种植,迫使农民撂荒。
②主动撂荒(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 劳动力短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土地无人耕种。
√农产品收益低
由于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使农民经济收益下降,进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土地撂荒有何影响
(4)减少土地撂荒的措施
①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统一管理,鼓励农民开发特色农产品,同时发展旅游业,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进行统一指导工作,进而实现规模化耕作,降低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道路修建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适合山地耕作的小型农机具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④政府出台政策,补贴扶持农户。
2.土地流转
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土地流转原因: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土地撂荒;②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农业生产附加值低;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培优演练
[2020·全国Ⅱ卷]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1~3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3.近年来,该地(  )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4.[2023·山东烟台一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县耕地撂荒的原因。(6分)
(2)说明三县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6分)
主题8 促进乡村振兴
典题导悟
[2023·湖北卷,1~3]“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主干精讲
1.乡村振兴的分析思路
2.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原因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③农业产业生产方式落后。
④城乡差距加大。
3.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
①依靠科技,提高品质。
②突出特色,形成品牌,加大品牌效应。
③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多样化经营。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
⑤注重绿色环保,发展生态农业。
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持续发展。
培优演练
[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贵州省大方县曾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山区县。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内产出药食价值极高的稀有野生菇类冬荪,冬荪采摘后保鲜时间极短。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发出仿林下冬荪人工种植技术,但农户种植积极性低,种植规模一直较小。2017年3月该地建立“公司+农户+市场+分红”的生产模式(下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冬荪种植,加速实现脱贫。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冬荪种植规模一直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土地缺乏 ②市场信息闭塞 ③劳动力不足 ④冬荪损耗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地建立的冬荪生产模式的作用不包括(  )
A.资金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B.产销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
C.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D.冬荪种植气候条件的改善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在东部地区帮扶下,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平怀桑蚕业成为全区龙头,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下图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
(1)从气候、地形角度说明发展桑蚕业能助推广西脱贫致富的理由。(6分)
(2)从地理角度分析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能在全区贫困县推广的原因。(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