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设计制作:陈代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两半社会程度
教学过程:
1.出示中国填充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的方位,并提问“新疆占我国领土的百分之几?”再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顾这时期我国边疆危机的情况,从此直接导入新课。
3.讲述“阿古柏侵占新疆”一目,可结合地理知识,提问“苏联瓦解产生几个国家?”再提问“浩罕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让学生了解浩罕国的由来,又明确它的地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确立时空概念。
4.结合《新疆地图》或电脑课件,教师边演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叙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或让学生自制课件,自己演示,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
6.“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上课时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西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7.可设问:“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再设问“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又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9.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10.讲完上述内容后,可提问“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你怎样评价左宗棠?”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分小组讨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把本组的意见谈一谈,看哪个小组总结得好。
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2.制表:回顾学过的内容,用表来反映沙皇俄国对我国的侵略。
第二课时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
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甲午中日战争·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黄海大战。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通过讲述《马关条约》的签定的情况和内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罪行。
本课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法建议
1.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课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练一练
连线搭配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1860年 《马关条约》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
1895年 《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
活动与探究
(任选)
1.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故事会:搜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在班里交流。
课件55张PPT。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课堂小结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设计制作:陈代富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撞击日本吉野舰导入 19世纪晚期,中国边疆地区狼烟四起。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你听说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吗?你知道邓世昌率舰撞击
敌舰的英雄壮举吗?贪婪的日本侵略者是怎样通过《马关条约》疯狂地掠夺、
宰割中国的?导入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左宗棠题字(藏陕西西安碑林)左宗棠墨迹左宗棠西征运粮图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1878年出任驻英、法大臣。1880年,他被委任为驻俄大臣,与沙俄进行艰难谈判,于1881年2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 曾纪泽返 回返 回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战争爆发 中国高升号运兵船被日舰击沉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突袭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商轮“高升”号,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丰岛海战之后搁浅的广乙舰残骸 北洋海军的广乙舰战争爆发 济远舰 1894年清政府命济远、广乙等舰护送高升号运兵,增援朝鲜牙山清军,突遭日军吉野、浪速等舰的袭击。中方军舰被迫自卫,广乙号受重创,高升号被击沉。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战争爆发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 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 战争爆发 水师提督衙门(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 定远舰是北洋海军两大主力舰之一,北洋舰队旗舰。1880年由德国制造,1885年由德国会同北洋水师游击刘步蟾驶抵中国。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配有大小口径钢炮20门,设有鱼雷发射器3具;航速每小时为十四海里半,曾长期被日本视为大敌。 定远舰(复原模型) 战争爆发 日本主力舰“松岛号” 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列队迎战示意图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在黄海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也受到沉重打击。 战争爆发 中日舰队进入战斗前的队形 黄海海战中,日舰列鱼贯队形;北洋舰队以人字形列阵相迎。
人字形列队,有利于发挥各舰首炮的作用,但不利于侧旋炮威力的发挥。 战争爆发 邓世昌殉国 邓世昌(公元1849—1894年),字正卿、广东番禹(今广州市)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两国舰队在黄海激战,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浴血奋战。在舰伤弹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全速冲向敌舰,决心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致远舰遗物 致远舰雄姿邓世昌殉国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茍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殉国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 邓世昌殉国吉野舰 日本海军主力巡洋舰,排水量4225吨,有火炮34门,其中15公分速射炮4门,10.12公分速射炮8门。该舰在黄海海战中,为日本常备舰队旗舰。 邓世昌殉国高速航行中的“致远”舰邓世昌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祭文
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碑文 邓世昌殉国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1895年,邓氏家人用朝廷给予的抚恤银扩建宗祠。1994年,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 邓世昌殉国 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世昌”舰邓世昌殉国返 回返 回《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威海卫之战 克虏伯大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古炮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从令海战” ,更不愿“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因而命令北洋海军聚泊于威海卫军港,实行所谓“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使日本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威海卫之战 日军荣成湾登陆 日军向荣成进犯 1895年1月,25艘日舰护送约2万日军进攻威海东南十余里的荣成湾。清军失利,日军占领荣成。随即分两路包抄威海卫背面,另有日舰队从正面炮攻南威海卫,封锁港口。2月2日,威海卫陷落。丁汝昌、刘步蟾等北洋舰队将领先后自杀殉国。 威海卫之战 丁汝昌像丁汝昌塑像(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丁汝昌(1836—1895),安徽庐江人。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被任命为海军提督。黄海海战中,面对日舰进攻,他指挥北洋舰队沉着应战,负伤后仍继续督战。1895年2月,日军攻陷威海卫,他据刘公岛多次组织将士反攻,击沉敌舰艇7艘,后在外籍军官与部分官兵逼其降敌情况下,坚持不屈,服毒自杀殉国。 威海卫之战 丁汝昌寓所
(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威海卫之战 刘步蟾(1852—1895),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85年,他赴德国购定远舰,次年升管带。1888年升为北洋海军右翼总兵,“通西学,海军规制多出其手”。黄海海战中,丁汝昌负伤,刘步蟾代为督战。威海卫战役中,他见势不能挽回遂沉舰自杀,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 刘步蟾像威海卫之战 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遗址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日方保存的《马关条约》
(可见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签名) 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节选)
第一款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 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拆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伍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伍干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马关条约》签订第六款 第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第二、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购: 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从上海驶进吴淞口沿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第三、日本臣民在中国内地购买经工货件,若自生之物,或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派征一切诸费外,得暂租栈房存货。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余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在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马关条约》签订 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官员反对《马关条约》的奏疏 “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伊藤博文:“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李鸿章:“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6月2日,日本正式公布吞并台湾、澎湖。 《马关条约》签订《点石斋画报》中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的情景 《马关条约》签订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
——黄遵宪《台湾行》《马关条约》签订瓜分中国的狂潮有感一首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像 《时局图》 《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一说蛇)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原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瓜分中国的狂潮返 回返 回1.阿古柏入侵新疆
2.阿古柏政权是英、俄分裂中国领土的工具
3.清朝官员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不同主张
4.左宗棠率军出关西征收复新疆
5.曾纪泽收复伊犁地区左宗棠收复新疆1.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
2.黄海大战
3.邓世昌殉国黄海战役中
的邓世昌1.日军进攻威海卫和北洋海军的覆灭
2.李鸿章去日本求和
3.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4.三国干涉还辽
5.《马关条约》的危害
6.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马关条约》
的内容及危害课堂小结学习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
1895年4月23日,俄国驻日公使根据俄国政府的训令,向日本政府递交
照会。照会称:
俄国皇帝陛下政府查阅日本向中国要求的讲和条件,认为日本领有辽
东半岛不仅有经常危及中国首都之虞(虞:忧虑),同时将使朝鲜国家的
独立有名无实,有碍将来远东的永久和平。因此,俄国政府向日本皇帝陛
下政府再次表示诚实的友谊,兹劝告日本政府应确然放弃领有辽东半岛。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2、俄国出面干涉时标榜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什么?中日《马关条约》。标榜的理由是保护中国首都的安全、维护朝鲜的独立和远东的和平。真实的目的是维护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史海拾贝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895年6月2日,日本正式公布吞并台湾、澎湖列岛。 日本正式公布吞并台湾、澎湖列岛《点石斋画报》中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的情景 史海拾贝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