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平等交流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数数、读数培养数感。2.结合看直尺上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3.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核心内容 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难点 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对数0-10的认识的学习基础,并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用知识迁移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可以具体分析具体学生的情况。预设出现的困难。】
技术支持 教师通过手机终端与希沃课件同屏展示学习成果。
导 学 预 案
环 节 导案 学案 时间 集体智慧个人思考
学习活动 导入 复习导入同学们,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0-10各数,谁能来正着数一数?数10以内的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那你们还会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这些数?请大家轻轻把书打开到74页。 说出问题答案 2分
自学思考 问题:数一数有几根小棒?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有10根呢 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1.请小朋友动手在桌面上摆10根小棒。边摆边说摆的是几个一?2.刚才我们摆了几个一? 为了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有10根小棒,我们把10根扎成一捆,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3.那我们再接着摆一摆,数一数。在1捆的基础上加1根小棒。找同学说说,要出清楚。4.在11的基础再加1根小棒呢,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读作:十二。5.你会像这样接着数到19吗?6.19的基础上再加1根,这个数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呢?总结:孩子们,当小棒数量数量够10 根就捆成1捆,几捆就是几十,这样表示数更清楚(。渗透以“十”为新的计数单位)。【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律动游戏 预设:10根10个一。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橡皮筋把这10根小棒扎成一捆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读作:十一 预设: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读作十二.....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十九,读作十九。预设: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就是2个十,即 20。读作“二十”。 10分3分
互学交流 问题:借助直尺,你是如何认识数,并比较大小的呢?出示标有0~2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1)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2)18和20中间的数是多少?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3)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最近?哪个数离19最远?(4)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设计意图: 利用直尺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指名回答学生提问并解答 15分
群学展示 问题:你能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妈?1.完成做一做(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3)读一读。2.76页练习十七(1)3题:练习2个2个地数(2)4题:5个5个地数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知道了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活动中正确地数数,为下面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学生在数学书74页中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10分
学习反馈 测查内容 第19页做一做。1.教材第76页“练习九”的第2题。2.教材第76页“练习九”的第3题。
测评标准 A 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并进行比较。B 能比较正确地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并进行比较。C 不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并进行比较。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数一数11-20各数。
拓展作业 用小棒边摆边说11-20各数。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 1个十 12 13 14 …… 19 20读作: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九 二十1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
授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