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4认识算盘
教材(内容)解析:本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并且能用算盘记数、数数、读数。
2.经历用算盘数数、表示数的过程,掌握算盘记数的方法,深化对数位的认识,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以及算盘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认识算盘实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强化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数的读法。
学习准备:算盘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算盘是怎样产生的,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使用它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会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算盘是怎样产生的吧!(播放《算盘的来历》微课)
【设计意图: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授讲解
1.认识算盘
师:看来,小小的算盘背后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吧。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观察算盘的结构。算盘的四周叫做框,框里一根根的小棒叫做档,中间横卧的一根叫做梁,一根横梁把珠子分成了两部分,梁上面的两颗是上珠,梁下面的是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你记住了吗?老师这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小结:同学们你们记住小儿歌了吗?我们认识了算盘,该如何使用算盘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动作示范、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2.算盘的基本操作
谈话:首先我们要把算盘清盘。现在我们看到算盘的珠子离开梁,就是清盘【最好让有算盘的孩子做一下】。同学们,珠子离梁的时候是空档表示零,珠子靠梁的时候则表示数。
然后我们要在算盘上定位。定位就是确定某一档作为个位并做上记号。我们可以选择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的;我们也可以任意选择一档作为个位,然后依次往左分别是十位,百位,千位,【课件中最左边定位的演示重复了一次】定位是用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有些小朋友发现自己手中算盘已经表有数位了,那我们就不需要定位了,直接按照算盘上标有的数位进行拨数即可。
清盘、定位之后,我们就可以拨珠了。这里为了方便,老师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拨珠吗?(播放微课拨珠)拨算珠时,我们一般会用到三根手指,分别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拨入下珠时用拇指,拨去下珠时用食指;拨入上珠和拨去上珠,都用中指。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没记住也别着急,老师再教你们一首拨珠的儿歌?
小小下珠,怎么拨
拇指上拖食指落;
小小上珠,怎么拨
上珠全靠中指拨。
跟着老师一起读一下吧!
大家可以一边默默的念儿歌,一边动手试试拨珠。(暂停30秒音乐)
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算盘的基本操作方法,那就是一清盘,二定位,三拨珠。你能会操作算盘了吧!那怎么用算盘来计数呢?
3.用算盘计数
师:我们在个位上拨入一颗下珠,表示一;拨入两颗下珠表示2;拨入三颗下珠表示3;拨四颗下珠,表示四。同学们,你们知道“5”怎么表示吗?动手试试吧。
善于观察的你肯定知道了。我们一般用不用五个下珠表示5,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因为超过5个珠子很难一眼准确看出是多少,所以用一个上珠更利于观察。那么6.7.8.9怎么拨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
一颗上珠表示五。接着再拨1颗下珠表示一,合起来就表示6。【课件中没看到拨8的片子,为了避免重新做课件,把8改为6,这样就不用做片子】就用这种方法再试着拨一拨7、8、9吧?
同学们,【课件边演示,教师边口述】拨1颗上珠代表5,再拨一颗下珠就是6,再拨一颗是7,然后8、9你们拨对了吗?
那么十怎么拨呢?对了,真棒。同学们,我们一般不用个位上的一颗上珠和五颗下珠、或者两颗上珠来表示。【这个过程最好有课件演示,实在没有就口述】而是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离梁,然后在十位上用一颗下珠来表示10。【演示1个十之后,继续口述】如果再拨入一颗珠子就是2个十是20,3个十是30,接下来是40……
师:像这样一个十,一个十的数,10个十就是1个百是100,再一个百,一个百的数10个百就是1000。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停顿10秒,插入一个孩子的回答】
生:同学们,我是XXX,从刚才的学习中我发现,同样是一颗珠子,在不同的位置,表示数的大小不一样。大家跟我看,如果我们在个位拨1颗珠子,表示的是1。如果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的就是10。在百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的就是100。所以每颗珠子,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用孩子的话,来凸显位值制】
师:XXX同学,你可真善于发现。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吧。那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出示563的算盘模型】
生:(指着档说)同学们,我发现在百位上有1颗上珠表示5个百,十位上有1颗上珠1颗下珠表示6个十,个位上有3颗下珠表示3,合起来这个数就是563。所以这个数是563。
师:XXX太棒了,不但想的明白,而且表达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她的表达方式啊!同学们,你们看明白了吧!那我们就试着自己拨一个654(根据你制作课件的情况设定数,有上珠单独的,有上下珠的,和只有下珠的三种情况的数。)你们敢挑战吗?
师:我们看,这是两位小朋友拨珠结果。你们发现两个小朋友拨珠时有什么不同?对 ,他们定位不同,也就是个位的位置不同,虽然位置不同,但是表示的都是654。他们都拨对了。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在拨数时,要先定位,再拨数。
新课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算盘各部分名称,还学会了用算盘拨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不同数位上的珠子代表数的大小不同。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生生交流中懂得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各位也定下来了,并通过动手操作拨珠学会了算珠计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
1.拨数练习
在算盘上拨出下面的数,拨完后,认真看看珠子的位置和表示的大小,想想拨的对不对?学生拨数后逐个核对答案,并在核对答案时,巩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不同。
2.读数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先读数,课下拿出算盘拨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3.综合练习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在连线中发现算盘一个上珠表示五的便捷,再次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课堂总结 知识延伸
同学们,现在你们看到的是古人们制造和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算盘,一个个精美的算盘不但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更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你们知道吗?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银行柜员、财务人员,他们在进行计算时还常常使用算盘呢。可见算盘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了解并掌握算盘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用算盘记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