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活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沈括,历史人物名,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梦溪笔谈》 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一、基础题
1.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板印书籍。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若止印三二本。 D.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为活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若止印三二本/若屈伸呼吸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
3.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活板》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
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
二、文言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活板》)
【乙】
磁石指南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⑥。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磁石指南》)
【注】①方家:指精通某种技术并以此作为职业的人。②碗唇:碗边。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丝绵。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则以纸帖之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测 ①帖: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参考成语法:妇孺皆知 ②皆:
莫可原其理 查阅字典法: 原:①水源;②推究、探究;③平原。 ③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B.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C.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D.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②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4)结合课文《活板》全文和【乙】文简述“活板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根据【乙】文简要说说沈括发现了指南针的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火烧令坚
③则第二板已具
④木理有疏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其”代指“铁板”的一项是( )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C.其印自落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②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4)阅读文章,请说说活版印刷提高工效的关键是什么。25.活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沈括,历史人物名,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梦溪笔谈》 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一、基础题
1.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板印书籍。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若止印三二本。 D.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通假字。
A.“板印书籍”句意为:用雕板印刷书籍。“板”同“版”,雕版;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句意为: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已”同“以”,以后;
C.“若止印三二本”句意为:如果只是印刷两三本。“止”同“只”,只是;
D.“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句意为: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没有通假字;
故选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为活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若止印三二本/若屈伸呼吸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发明/成为;
B.都是“放”的意思;
C.如果/你;
D.平时、向来/不加装饰的;
故选B。
3.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活板》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答案】D
【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结合第②段“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容易与药粘在一起。所以,D项说法有误;
故选D。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
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B.结合文本“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文章是按照从“制字”到“排版”,再到“印刷”的程序来说明的,本项说法不当。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活板》)
【乙】
磁石指南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⑥。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磁石指南》)
【注】①方家:指精通某种技术并以此作为职业的人。②碗唇:碗边。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丝绵。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则以纸帖之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测 ①帖: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参考成语法:妇孺皆知 ②皆:
莫可原其理 查阅字典法: 原:①水源;②推究、探究;③平原。 ③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B.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C.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D.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②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4)结合课文《活板》全文和【乙】文简述“活板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根据【乙】文简要说说沈括发现了指南针的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 用标签标出。 都 推究
(2)B
(3)①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②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针就总是指向南方。
(4)《活板》的“活”指的是:制作字模活、排版活、拆版活、贮存字模活。“指南针”的“活”指的是转动灵活。指南针的特点:用磁石摩擦针尖,指南针方向不准,微偏东;放在指甲上或碗边,运转的速度特别快,只是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则以纸帖之”句意: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志。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测。帖:用标签标出。
②“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句意:我家指南、指北的针都有。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皆,都。
③“莫可原其理”句意:没有办法探究其中的道理。根据查阅字典法。原,推究。
(2)本题考查断句。本句句意:行家用磁石摩擦针尖,(针尖)就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完全是指南。“则”表示顺承关系,其前面应断开,“然”表示转折的连词,其前面应断开,“不全南也”是对“常微偏东”的进一步补充,故可断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
②悬,悬挂;则,就。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甲文“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句指的是制作字模活。甲文“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句写的是排版活、拆版活、贮存字模活。结合乙文“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句可知,“指南针”的“活”指的是转动灵活。
第二问,结合乙文“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句可知,介绍了指南针的特点:用磁石摩擦针尖,指南针方向不准,微偏东。“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句写出了指南针的特点:放在指甲上或碗边,运转的速度特别快,只是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火烧令坚
③则第二板已具
④木理有疏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其”代指“铁板”的一项是( )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C.其印自落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②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4)阅读文章,请说说活版印刷提高工效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1) 都; 使……坚硬。 准备(好了); 木头的纹理。
(2)A
(3)①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②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4)①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②可重复使用,多次印刷;③采用了按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①句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皆:都。
②句意:用火来烧使它坚硬。令坚:使……坚硬。
③句意: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具:准备(好了)。
④句意: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木理:木头的纹理。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句意: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其:代词,代指“铁板”;
B.句意:那么就用一块平板放在排好的字模上往下一压。其:代词,代指“排好的字模”;
C.句意: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其:代词,那些;
D.句意: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其:代词,他的;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①布衣:平民。为:发明。板:同“版”。
②余:用在数字后面,表示“多”。以:用来。备:准备。板:同“版”。
(4)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首先我们要找到说明活板印刷术工效的文字,根据“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可知,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由此可知活版印刷提高工效的关键是: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采用了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