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
形成与发展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
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 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 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
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
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长期演进 的结果。
单元概述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
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其
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
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
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央与地方
的行政体制层叠有序发展并不断完善。但是,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两汉
至北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
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到明清
时期,皇权独尊,专制权力达到顶峰。
新课导入
曾侯乙墓编钟
北京故宫
-170万年前-前2070 → ←前2070年-前476年 →
青 铜 时 代 东 周
先 秦 时 期
辽 宋
五 代
隋 唐
南 北 朝
两 晋 三 国
秦 汉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原 始 社 会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新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
时空坐标
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夏 金 元
明 清
战 国
夏 朝
西 周
商 朝
春 秋
■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 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禹,姓姒,史称大禹、帝 禹,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 王。相传,禹因治河有功,受 舜禅让继帝位。
禹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结束中国 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 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 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以文明社 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与历史沿革的发展。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河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禹王像
干更文免的二里 天文化要
阳城 登封东
省 能 心
料 形 操
中 排
言 料 委
群 想
包
0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 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 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 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 ‘吾君帝 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 启。
——《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
——《古本竹书纪年》 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上博简·容成氏》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 王位世袭制
▲启,史称夏启、夏后 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 禹病死后继位。 在位9年。
▲古钓台(河南省禹 县。相传为启夺取王 位后举行宴会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 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 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
(1)政权性质: 公天下 家天下
(2)权力传承: 传 贤 传 子
(3)社会形态: 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尧 舜 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示意图
炎帝
黄帝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 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1、 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2、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示意图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公 散 性 独 立 性
方
鬼
外服附属国内服 一 王能
方国联盟
周
寺 点 : 直 接 统 治 与 间 接 控 制 相 结 合
T奇 E 备L
习 月 艮 )
周 羌方
方
主
-
夕F 月段
了
“
另
(二)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一……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3、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家天下;
(2)具有神秘色彩,通过垄断
神权来强化王权;
(3)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
(二)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4、商朝国家机构和官吏的设置:
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事务官 史官
( 相 尹 卿 士 ) ( 卜 祝 史 )
掌管政务 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武官(师)
掌握军队
中央机构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 蔽周室。
——顾炎武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 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 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2)分封制的目的:
直接:对殷商遗民的防范,对征服地区进行
有效统治。
根本: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巩固西
周统治。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1、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周王朝建立,史称西周。
(1)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王族)
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古代帝王后代)
2、 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
●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 “……而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
——《左传》文公十三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 一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
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诸侯权利: 世袭统治权,可以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
征派赋役)
奴隶
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
周王 诸 侯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随从出征
(3)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授 土” “授 民 ”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卿大夫
士
平民
周天子
诸侯
盘 章自量
诸侯义务:
--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
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
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 一
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
发展, 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
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
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4)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2)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3)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边远地区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
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楚庄王)八年……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 “在德不在鼎。”庄王曰: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
曰: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史记 ·楚世家》
(4)分封制的影响:
消极: 分封制下诸侯王在封地内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周后期,诸侯 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尊天子,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 侯国的支配权,彼此征战不已形成争霸兼并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3)西周宗法制的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3)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族权与政权紧密结合,
家与国结合即家国一体;
(4)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3、 宗法制:
( 1 ) 含 义 :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规定宗族内地位的继承和名分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
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 所以长
和睦也。 ——班固《白虎通义》
(1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
固分封制;
(2)宗法观念的传承,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3)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家国同构: “家"是小"
国”,“国”是大"家"。
“家国同构”体现了血
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 融洽,是一种借助血
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
家的政治模式。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4)宗法制影响
4、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互为表里 的政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2)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 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国家层面
分封制
权利分配形成贵贱有序的 政治关系
宗法制
权利继承依赖长幼亲疏的 血缘关系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家国一体
血缘纽带(里)
家族层面
(四)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
1、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特点: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画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
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4)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四)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
2、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 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 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1)等级森严;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 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了重大改革,
君主专制加强,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角度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单位 邦国
郡县
官员身份 贵族
官僚
选官标准 血缘
才能
产生方式 世袭
任命
在职时间 终身
任期
经济来源 采邑
俸禄
行政特点 分权
集权
高度集权 没有
实现
▲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 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 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 革。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 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1)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2)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二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秦 朝
从汉到元
明 清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 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 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独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
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
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
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 至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
臣听命于皇帝, 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
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皇位 世袭
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自称“始
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 无穷 ”
……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王赢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
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
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臣 下议论后,上尊号为“泰皇”。 赢政去泰号,取名“皇帝”。皇 帝自称“朕”或“始皇帝”,命 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 称为“玺”,其位世袭。皇帝制 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 年。
(一)皇帝制度
■ ■
1、 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点:
赢政(前259 — 前210)
……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虚有其位)
卫
尉
奉 常——掌皇室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户 卫 尉——掌宫门卫屯兵 太 仆——掌皇帝车马 宗 正——掌皇族和外威事物 少 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供养皇室
家 天 下 色 彩
廷 尉——掌刑辟 治粟内史——掌谷货 典 客——掌诸归义蛮夷 除廷尉、治粟内史 和典客外,都是直 接为皇室服务的。
( 1 ) 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重大事务,供皇帝裁决。 “廷
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二)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少府
治粟内史
宗正
典客
国家重大事 情由公卿进 行廷议最后 由皇帝裁决,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太 仆
太尉
皇 帝
奉常
廷尉
御史大夫
郎 中 令
廷议
丞 相
军务
(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背景、原因: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 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
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 背景、原因:
(1)秦实现了大一统。
(2)总结西周以来因分封导致“天下共苦战斗不
休”历史经验;
2、 内容: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丞(行政、刑狱) 郡尉(军事、治安 |
县 少数民族(道)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乡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郡守(最高长官)
县 令 ( 最 高 长 官 )
秦朝郡县图
三老(教化)
游微(贼盗)
监御史掌监察
(1)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
于加强中央集权;
(3)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4)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
响深远。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 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 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事部卫太活典宗治少 营中厨小防套正真府
令 史
器
2、 郡县制作用:
大云型 射相史
皇 帝
裹 解
德 壹
有 快
期彝
医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
(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 唇(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睡虎地秦墓竹简
4、 秦朝文书制度影响:
(1)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
国各地;
(2)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1、 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 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 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四)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1、 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1)中朝(或称“内朝”) :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
负责决策; 中朝 决策机构
(2)外朝: 即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3)作用: 设立中朝,中央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
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
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
有事上报
的权力逐渐增大。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 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的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太 尉
御史大夫
丞 相
帝
外朝 执行机构
常 侍
侍 中
九 卿
尚书令
皇
(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的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3 )东汉刘秀时期: 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皇
尚 书 台
名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侍 郎
侍 中
尚书令
取代三公权力
丞 相
三 公
太 尉
御史大关
存 实
亡
帝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
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
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
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
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
2、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政令) (封驳审议)(执行政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 帝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
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 或曰“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之 类,其名非 一 ,皆宰相职也。
— — 欧阳修《新唐书》
唐太宗说: “中书所出诏敕,颇
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 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 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 — 《贞观政要》
特点:相权三分、职责分明、节制君权、体系完整。
作用:
(1)相权三分: 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从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职责分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
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4)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
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2、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
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 一
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
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
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
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
“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
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2)宋代二府三司制特点:
(1)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增设机构,相互牵制。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3、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1)二府三司制的内容:
吏 部
礼 部 刑 部 工 部
户 部 盐 铁 度 支
尚 书 省
门 下 省
中 书 省
殿 前 司 侍卫步兵司 侍卫马军司
兵 部
军事(西府)
枢密院 三衙
行政(东府)
中书门下
>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谏 官
行 政( 虚 职)
财政
三司
皇 帝
三省
不参与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 有何弊端
(1)原因:
(1)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
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
三省为一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 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 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 理万机”。
——《元史》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 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 三省乎 ”
——《元史·高鸣传》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元朝的一省二院制
4、 元朝一省二院制:
皇 帝
枢 密 院
最高军事机关
宣 政 院
统领宗教事务
中 书 省
最高行政机关
户部 吏 部
工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5、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亲理政务,绵
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
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 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 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 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 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吏 部
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
皇 帝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
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
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
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 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 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 此始。
—— 《明清简史》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内阁制: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 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吏 部
明太祖 皇 帝 明成祖
> 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
殿阁大学士
内 阁
我朝阁臣,只备
论思顾问之职,原非 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 之威灵,下侵六曹之 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此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据列六部之
上。”……特别是到张居正时, “部权尽 归内阁,逡巡诸事如属吏。”
——《明清史概论》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万历、天启年间 内阁首辅叶向高
> 明代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
( 政 治 地 位 上 升 情 况)
参与
机密
事务
决策
内阁首辅
(张居正)
大权独揽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部权 尽归 内阁
明神宗 X ( 时期)
侍 从 顾 问
票 拟 权
Y
0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6、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
军政事务的中枢,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南书房 皇权得到扩大
康熙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皇权受到限制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吏部
军机处
军国大事
军 机 处 皇权到达顶峰
日常事宜
皇帝
内阁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
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 军机处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其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
(2)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然后传达给中
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3)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进行决策, 形成中朝;原有的三公九卿变为执行机构,是为外朝。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魏晋 隋唐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北宋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形成二府三司。 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 权,位高权重。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清朝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知识归纳1】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清 军机处顶 峰
明 废丞相 相 权 消 失
权 大
元 中 书 省 一 省 制 相 扩
A 尚 书 省 六部 4 门 下 省 √ 中 书 省
V V
崩翁
重 用
亲信
分割宰 相行政 权,军权, 财权
ψ 枢密院
→ 参 知 政 事
削 弱 相 权 一 相 权 分为三
君主专制的演进示意图
秦 汉 唐
君权
相权
丞 相
宋
→ 三 司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
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
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
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 知识 归纳 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占
01
02
03
04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西汉郡、县二级制
■ ■
1、汉承秦制,汉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 官, 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
县尉,分曹属吏。
郡丨太守丨县丨县令
郡 丞
汉朝郡、县二级制地图
汉朝郡、县职官示意图
县 尉
县 丞
郡 尉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西汉郡、县二级制
2、 郡国并行制:
(1) 含 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 2 ) 原 因:吸收秦亡的教训, 巩 固王朝统治。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 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 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刘邦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 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
|一…-·州级政区界 郡国界
东 莱
郡
胶东国
西汉郡交叉示意图
服
郡
北
海
取
印
甾川国 高密国
勃 海
郡
千
齐
邯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
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 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 联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 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这不仅标 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也使得中央集权 得到巩固和加强。
央集权,最终在汉景帝时期出现“七 → ”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 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西汉郡、县二级制
(3)郡国并行制的弊端:随着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
……………………… ……… ……………………… ……………………… ………………
01111110101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
(4)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其 他子弟
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基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主父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
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书》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
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 · 《治安策》
封地
诸侯王封地
封地
诸侯王封地
封地
嫡长子继承
推恩令前 推恩令后
诸侯王死后
诸子继承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
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
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州
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
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
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 —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期 弄
燃
司 肃
充细
挑料
糠 鼎
荆州
扬 删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长安☆
幽别
盖删
普州
凉 期
交 趾
家 删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
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
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设置都护
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
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
将以行军事管制。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梁 州普 用 换州 嘱 州 巴州 通州 楚酒 或州 裁州 信州*
锡州 光州
江型
气 州
南州
天門部回
州 沅 州吧州
幽州
契丹
安
蒸 平 州
超
州 州
洛州 梁州
州
基州
> 南北朝时期地方制度示意图
翻 酬 丹州
消州 山 母替
啮州
刘
突 厥
東编
要
萃州
州
盛 州 店州
州
饮崖域
滞
州
谷
句 愿
隔 州
白菌
凉州
吐
虫州
甘 M
1.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
二级制。
2.唐朝:
(1)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
成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
监察机构。
(2)安史之乱后,道变成了州、县以
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3)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要地,
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
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北庭节度便
安西节度使 北 庭 边镇兵:中央军 平声节度使
)龟兹 49万 : 9万 柳城
范阳节度使 范阳
河西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 者犹兼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 官爵、甲兵、赋税、刑杀皆自专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西平
长安
创南节度使 蜀郡
度
使 使
宁 甘 新 新
夏 肃 疆 疆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州、县两级制
剑 陇 可
府 度 度 店
广四 青
川 海 宁
武威 灵武 太原
岭南五府经略使
南海
度
山
西
朔 安
度 使 北 京
使使
范 河
回鹘 巩世 使 契 丹
单子都护府○ 幽州
鄜.泾) 州河 潞 州 平 陷吐事 风凤翔节●度使 度 使
梓州泉 唐襄州 度使
剑南西川节度使 山南东道节度使 江
荆南节度使, 部 州
●黔州 鄂岳观察使
黔 中观察使 洪州◎
源州Q 江西观察使
唐 朝 藩 镇 割 据 图
淮西口节
蔡州
使
使
安
度
度
长
东川节
西道节
兴元
南
南
剑
山
节
使
宁
度
6 武
徐州
成节
节度使
异 州义
宣武
行州。
洛阳
曼使○
◎
河阳节
州
节度使
青
-
州
使
●魏
节度
O
魏博
使○
使廊
度
度州
节
节泾
坊
Q原
度
二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实行节
度使制度,地方节度使掌握政权、
兵权、财权大权,割据一方,在唐
后期,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
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
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
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
的局面,后来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
的延续。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州、县两级制
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的本质上问题是什么
卢龙节度使●
夏州 黄 又 武节度使
期方节度使6灵 绥 度 德 书 度 沧○州横海节度使
成
定
○
原
使
太
节
使
东
度
河
节
淮南书寝使 扬州Q
润州
浙西观察使
河朔割据型
中原防遇型
边量御边型
东南财源型
前后不同型
成都 长 ○江陵
唐代藩镇图
湖南观察使
为了吸取唐末地方藩镇
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
官的控制。宋代地方行政机构
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
级,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
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
路、州(府)、县三级制。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宋代路、州(府)、县三级制
风 路
制 州 路
州 州
路
路
辽 南 京 袖
海
东
北宋形势
(1111年)
西 兴 庆 夏
东
海
流 求
>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示意图
期
路
张肃西路
摇
一具模鞋所
京战路
臧章两北略
路
西
吐 猪 诸 部
荆
宋
东京9开华 路
北
西 南
南 海
福
瑰
福建路部分
w 北
理
薄
州
、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元朝省、路、府、州、县
1.内容: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
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百官志七》
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
府、州、县。
2.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
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
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
方势力的平衡。 > 元代行省制示意图(1330年)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
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 … 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
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
分权。
— —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行省制度有何意义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得到加强;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后的行
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元朝省、路、府、州、县
1.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
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
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
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
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
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
体制。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清嘉庆甘五年(1820年)
总督巡抚辖区图
熊营远线
划
四 用 总 督
> 清代督抚制度示意图
未设总督巡抚地区
云费危督 ●肃马热
倒着总督
腴甘
山家混统
国
郡 县
州 郡 县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行省 路 府
承宣布政使司 府
省 道 府
秦朝
汉末魏晋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知识归纳3】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的演变
州 县 县
县
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
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
同时最为频繁。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
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
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3
1
4
5
2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 强
巩 固 汉初 郡国并行 削 弱 武帝 推恩令 加 强 完善 唐 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 弱 加 强 宋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 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 积贫积弱 新发展 元 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加 强
趋势:
中央权力
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 不断削弱
【知识归纳4】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
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 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 低的局面出现。
王朝建立初期, 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
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 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 控制也随之减弱。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
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 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
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 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
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
革的基本方法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
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
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01
03
02
夏朝的政治体制
商朝的政治体制
西周的政治体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