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3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3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中国历史川教版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3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39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27 12:32:59

文档简介

第3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设计制作:陈代富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成就
掌??? 握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导言,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
2、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
二、探究新课
1、文学的繁荣
①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来源丰富:社会风情千姿百态,无穷的源泉。)
②、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成就
学生阅读课本、整理归纳。
③、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其间,涌现出了哪些优秀的作品?
(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大批好作品。)
④、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2、艺术的发展
①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②你喜欢哪种文艺形式?你来介绍一下该种艺术的情况?
(自由发言、阅读整理、表演)
3、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艺网址:
中国文艺频道
http://www.wenyi.com/art/
名著在线
http://mingzhu66.db66.com/
向日葵文艺
http://www.xrkxrk.com/
网络书库
http://www.ycccf.com/book/
中华少年文学网
http://www.eetop.com/
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org/
三、教师小结: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学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象大师们那样,脚踏实地,不懈地努力,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四、课后反思:
课件39张PPT。第3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
■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
■课堂小结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 杨沫(1914—1996),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中学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遂辗转奔波于河北保定、香河及北京等地,间或以乡村教师、书店店员和家庭教师为业,生活动荡不安。1933年开始接近共产党人,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边区投身革命,并开始文学活动。 1950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苇塘纪事》,1951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历时六年而成。此外,还著有长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 》《英华之歌》等。 杨沫杨沫《青春之歌》封面柳青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初期,他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78年6月13日因病逝世。柳青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品是《创业史》第一部。柳青《创业史》封面 《五朵金花》剧照 《林则徐》剧照 《小兵张嘎》剧照 《甲午风云》剧照 戏曲《刘巧儿》剧照 杨益言《红岩》封面《红岩》插图图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剧照。 音乐舞蹈史诗《万水千山》剧照文革时期被污蔑为“大毒草”的《早春二月》剧照 文革时期被污蔑为“大毒草”的《舞台姐妹》剧照 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周克芹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张平长篇小说《抉择》电影《红高粱》剧照电影《焦裕禄》片断 电影《开国大典》剧照电影《生死抉择》剧照电视剧《长征》剧照电视剧《英雄无悔》剧照电视剧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片断)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电视剧《水浒传》剧照电视连续剧《水浒》(片断)电视剧《西游记》剧照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断)返回返回课堂小结文艺事业的成就
和灾难文艺园地百花争
艳局面的出现建国后文艺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建国初期党对文艺事业提出的任务和方针
建国后十七年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成就
“文化大革命”中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出现的原因
文学创作的繁荣
电影、电视剧创作空前活跃学习测评史海拾贝艰苦生活成就的农民作家《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书影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