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5 21:54:32

文档简介

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共二道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分。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歌曲《我爱你一中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该现象说明我国
A. 南北跨纬度多 B. 南北跨平原多 C. 东西跨经度多 D. 东西跨高原多
2. 读下图,如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阴影部分能正确反映中国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 蒙古、朝鲜 B. 韩国、朝鲜 C. 菲律宾、越南 D. 朝鲜、越南
4. 有关中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长夏无冬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C. 我国东临大西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较丰沛
D. 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5. 新冠疫情爆发之际,全国来自29个省市、31支医疗队,共42000多人驰援湖北,每只队伍都有一个萌萌的代号,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沪你周全”和“粤来越好”分别代表( )
A. 上海市、云南省 B. 上海市、广东省 C. 河南省、江西省 D. 河北省、湖南省
6. 我国人口东密西疏。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 黑 B. 新 C. 桂 D. 豫
7. 两图所在区域,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
A. 汉族和回族 B. 壮族和藏族 C. 藏族和汉族 D. 汉族和傣族
8. 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B. 人口分布特点是西密东疏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D. 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9.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东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柴达木盆地
10.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叙述正确是( )
A 地形类型单一 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重小 D. 阶梯交界处,落差小,水资源丰富
11. 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除外,青藏高原温度比较低的原因是(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光照强 D. 白昼时间短
12. 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按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东南沿海 ②黄土高原 ③华北平原 ④西北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13.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
A. 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B.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 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D.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14. 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图1为京杭运河示意图,图2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图。
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 读下图,有关图中的四条河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a河的结冰期最长,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b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图中的这一段在春季会出现凌汛
C. c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 d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与我国最大的湖泊交汇于湖口
16.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图6为“中国龙”身体上存在的“病症”,下列对“中国龙”“腹泻”(水土流失)“对症下药”的最佳“药方”是
A. 退耕还林 B. 退耕还湖 C. 加固大堤 D. 南水北调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乙两图中适宜开发资源分别为( )
A. 水运、石油 B. 水能、煤炭 C. 水能、水运 D. 水能、森林
18.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海陆交通便利 C. 水资源丰富 D. 能源资源丰富
19. 下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地以难以利用土地为主 B. ③地以林地为主
C. ②地以草地为主 D. ①地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20. 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的家乡在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
B. 我的家乡在东北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我的家乡在青藏地区,这里有典型的绿洲农业,青稞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净
D. 我的家乡在海南岛上,这里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21. 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 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 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22. 《地理的三行情诗》写道:“如果你是陇海线,我就是____,我这一生最幸福的就是替你延伸到沙漠的边缘。”这条铁路线最可能是( )
A. 贵昆线 B. 兰新线 C. 京九线 D. 浙赣线
23. 某城镇规划在①~⑥中选址建设乳畜及蔬菜基地、自来水厂、商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下列选址不合理的是( )
A. 自来水厂建在①处,靠近水源且位于河流中上游,水质较好
B. 商业区建在②处,地势较为开阔
C. 高新技术产业园建在⑤处,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实力雄厚
D. 乳畜及蔬菜基地建在④处,位于郊区、水源充足,为城镇提供物资保障
24. 在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战略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下列有关三大战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EPA的签署,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
B.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同城效应
C. 武汉市连接南北,可通过京九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D. 汉江生态经济带比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的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25. 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A. 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 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 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 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读中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识地理概况】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___洋西岸;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带。
(2)我国岛屿众多,⑦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西隔海峡与我国________省相望。
(3)④⑤⑥是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其中不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________(填数码和名称)。
【主题二民俗体验游】
(4)民俗体验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中的主力军。在DEFG所代表的四省区中,品湘味儿、湘情和湘风应到_________:体验“茫茫草原牧牛马”,观赏“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应去_________;体验琳琅满目“国际大巴扎”购物的乐趣,品尝当地特色羊肉抓饭、馕等应去_________。(填字母)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F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E高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原始的原因是____。(从地形角度分析)D是____盆地,该盆地西部的平原河网密布,有“____”之称。
(2)图中数字①-⑦代表我国的主要山脉,④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⑤山脉西侧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②山脉是____,该山脉走向是____。
(3)如果分别沿图中直线OP、MN做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____线。
(4)图中RS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填分界线两端城市名称)。
28. 读下面我国著名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会出现“地上河”的是____。(填代码)。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____(地形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3)长江示意图中④为____(城市),流经该城市长江最大的支流是____,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长江因为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
(4)两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省级行政区)。两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点是____。
(5)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 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通航里程最长,有“黄金水道”之称。
B. 中游河段北岸汇入了最大支流汉江、南岸汇入了鄱阳湖、洞庭湖水系。
C. 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货运量最大的河流。
D. 水能资源最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集中在下游河段。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共二道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分。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歌曲《我爱你一中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该现象说明我国
A. 南北跨纬度多 B. 南北跨平原多 C. 东西跨经度多 D. 东西跨高原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国土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使得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约62度,东西相差4个时区,所以才会出现歌词“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及其影响。
2. 读下图,如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阴影部分能正确反映中国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小部分位于热带地区,若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D。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
3. 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 蒙古、朝鲜 B. 韩国、朝鲜 C. 菲律宾、越南 D. 朝鲜、越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陆上邻国有十四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朝鲜、越南。故选D。
【点睛】
4. 有关中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长夏无冬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C. 我国东临大西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较丰沛
D. 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位于热带地区,长夏无冬,A对;地跨温、热二带,无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B错;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较丰沛,C错;我国四大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错;故选A。
5. 新冠疫情爆发之际,全国来自29个省市、31支医疗队,共42000多人驰援湖北,每只队伍都有一个萌萌的代号,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沪你周全”和“粤来越好”分别代表( )
A. 上海市、云南省 B. 上海市、广东省 C. 河南省、江西省 D. 河北省、湖南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本省的行政中心和简称,如题目中的“沪你周全”中的“沪”是上海市的简称,“粤来粤好”中的“粤”是广东省的简称,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河南省简称豫,江西省简称赣,河北省简称冀,湖南省简称湘,故选B。
【点睛】
6. 我国人口东密西疏。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 黑 B. 新 C. 桂 D. 豫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省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B正确;黑为黑龙江省的简称,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豫为河南省的简称,人口分布均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稠密,ACD错误,故选B。
7. 两图所在区域,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
A. 汉族和回族 B. 壮族和藏族 C. 藏族和汉族 D. 汉族和傣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20元人民币的景观是广西桂林山水,广西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50元人民币的景观是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西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 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B. 人口分布特点是西密东疏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D. 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不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故A错误。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故B错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故C错误。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故D正确。故选D。
9.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东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柴达木盆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得,天山的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A是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的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B是东北平原;太行山的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C是黄土高原;昆仑山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D是青藏高原。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类型单一 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重小 D. 阶梯交界处,落差小,水资源丰富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五种陆地地形,地形复杂多样,排除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也是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B正确;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排除C;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排除D;故选B。
11. 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除外,青藏高原温度比较低的原因是(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光照强 D. 白昼时间短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地形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项。
12. 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按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东南沿海 ②黄土高原 ③华北平原 ④西北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四个地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是:①东南沿海,③华北平原,②黄土高原,④西北地区。故选D。
【点睛】
13.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
A. 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B.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 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D.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 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图1为京杭运河示意图,图2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图。
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①③正确;南水北调工程疏浚了京杭运河的河道,补充了水源,有利于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②正确;南水北调对于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没有影响,④错误。①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 读下图,有关图中的四条河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a河的结冰期最长,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b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图中的这一段在春季会出现凌汛
C. c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 d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与我国最大的湖泊交汇于湖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河流是黑龙江,黑龙江位于东部季风区,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A错误;b是黄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下游山东段春季会出现凌汛,B正确;c是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C错误;d是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交汇于湖口,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D错误。故选B。
点睛】
16.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图6为“中国龙”身体上存在的“病症”,下列对“中国龙”“腹泻”(水土流失)“对症下药”的最佳“药方”是
A. 退耕还林 B. 退耕还湖 C. 加固大堤 D. 南水北调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于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要退耕还林,主要是由于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故选A。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乙两图中适宜开发资源分别为( )
A. 水运、石油 B. 水能、煤炭 C. 水能、水运 D. 水能、森林
18.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海陆交通便利 C. 水资源丰富 D. 能源资源丰富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甲河段位于于长江上游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这里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段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降水量丰富,河道较宽,水流平缓,航运量较大,可开发的是水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相比,贫乏煤炭和铁矿石资源,AD错误;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海陆交通便利,便于运输铁矿石、煤炭以及成品运输,攀枝花位于长江上游,不具备海运条件,B正确;两个工业基地都位于长江沿岸,水资源都很丰富,C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的开发,一般上游具有水能丰富及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下游江阔水深,航运条件优。
19. 下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地以难以利用的土地为主 B. ③地以林地为主
C. ②地以草地为主 D. ①地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④是位于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利用类属于耕地,故A错误。③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耕地,故B错误。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这里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草地,故C正确。①东北平原是以旱地为主的的耕地,故选C。
【点睛】
20. 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的家乡在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
B. 我的家乡在东北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我的家乡在青藏地区,这里有典型的绿洲农业,青稞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净
D. 我的家乡在海南岛上,这里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却非常有利于发展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故A不符合题意。东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不足,一年可种植一季作物,这里黑土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B不符合题意。新疆气候干旱,利用冰雪融水的灌溉,绿洲农业发达,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青藏地区有典型的河谷农业,青稞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净,C错误,符合题意。我的家乡在海南岛上,这里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 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 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 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少北多的特点,B错误;①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风力发电量大,C错误;②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场也比较多,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22. 《地理的三行情诗》写道:“如果你是陇海线,我就是____,我这一生最幸福的就是替你延伸到沙漠的边缘。”这条铁路线最可能是( )
A. 贵昆线 B. 兰新线 C. 京九线 D. 浙赣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铁路运输业发达,陇海线﹣兰新线的起止点是江苏连云港﹣甘肃兰州。根据题意可知,这条铁路线是兰新线,具有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探险旅游等内容,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3. 某城镇规划在①~⑥中选址建设乳畜及蔬菜基地、自来水厂、商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选址不合理的是( )
A. 自来水厂建在①处,靠近水源且位于河流中上游,水质较好
B. 商业区建在②处,地势较为开阔
C. 高新技术产业园建在⑤处,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实力雄厚
D. 乳畜及蔬菜基地建在④处,位于郊区、水源充足,为城镇提供物资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①处靠近水源且位于河流中上游,水质较好,适合建自来水厂,A正确,不符合题意;②处位于城区之外,商业区应该建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口稠密的城区之内,B错误,符合题意;⑤处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实力雄厚,人才充足,适合建高新技术产业园,C正确,不符合题意;④处位于郊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合建乳畜及蔬菜基地,为城镇提供物资保障,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在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战略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下列有关三大战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EPA的签署,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
B.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同城效应
C. 武汉市连接南北,可通过京九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D. 汉江生态经济带比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的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称为“CEPA”,这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A正确;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的人们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了同城效应,B正确;武汉市位于京广线,并没有位于京九线上,C不正确;从图示来看,汉江生态经济带有煤、铁、磷等矿产资源,弥补了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不足之处,故是优势条件,D正确。故选:C
25. 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A. 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 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 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 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B正确;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高,A错误;不会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C错误;不会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读中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识地理概况】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___洋西岸;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带。
(2)我国岛屿众多,⑦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西隔海峡与我国________省相望。
(3)④⑤⑥是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其中不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________(填数码和名称)。
【主题二民俗体验游】
(4)民俗体验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中的主力军。在DEFG所代表的四省区中,品湘味儿、湘情和湘风应到_________:体验“茫茫草原牧牛马”,观赏“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应去_________;体验琳琅满目“国际大巴扎”购物的乐趣,品尝当地特色羊肉抓饭、馕等应去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①. 太平 ②. 北温
(2)福建 (3)⑥泰国
(4) ①. D ②. E ③. F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地理位置,陆上邻国、民族风情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内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⑦是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西隔海峡与我国福建省相望。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④越南、⑤缅甸、⑥泰国、三国中,⑥泰国不与我国陆上接壤。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图中D为湖南省,E为内蒙古自治区,F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为西藏自治区。在四省区中,品湘味儿、湘情和湘风应到D湖南省;体验“茫茫草原牧牛马”,观赏“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应去E内蒙古自治区;体验琳琅满目“国际大巴扎”购物的乐趣,品尝当地特色羊肉抓饭、馕等应去F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F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E高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原始的原因是____。(从地形角度分析)D是____盆地,该盆地西部的平原河网密布,有“____”之称。
(2)图中数字①-⑦代表我国主要山脉,④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⑤山脉西侧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②山脉是____,该山脉走向是____。
(3)如果分别沿图中直线OP、MN做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____线。
(4)图中RS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填分界线两端城市名称)。
【答案】27. ①. 地形崎岖 ②. 四川盆地 ③. 天府之国
28. ①. 东北平原 ②. 太原 ③. 祁连山脉 ④. 西北﹣东南走向
29. MN 30. 黑河﹣腾冲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地形区分布、地势特点、河流、人口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读图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E高原为云贵高原,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原始的原因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影响小;D盆地为四川盆地,该盆地西部的平原河网密布,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之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④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为我国最大平原,西侧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⑤山脉为太行山,西侧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是太原,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山脉为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
【小问3详解】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如果分别沿图中直线OP、MN作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是MN线,因为MN线跨越了我国的三级阶梯,而OP只跨越了两级阶梯,未跨越第一级阶梯。
【小问4详解】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位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一线,该分界线东侧人口多,西侧人口少。
28. 读下面我国著名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会出现“地上河”的是____。(填代码)。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____(地形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3)长江示意图中④为____(城市),流经该城市长江最大的支流是____,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长江因为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
(4)两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省级行政区)。两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点是____。
(5)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 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通航里程最长,有“黄金水道”之称。
B. 中游河段北岸汇入了最大支流汉江、南岸汇入了鄱阳湖、洞庭湖水系。
C. 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货运量最大的河流。
D. 水能资源最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集中在下游河段。
【答案】28. ③ 29. 黄土高原
30. ①. 武汉 ②. 汉江 ③. 三峡 ④. 黄金水道
31. ①. 青海省 ②. 水能资源丰富 32. D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黄河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长江和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下游③河段;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到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长江示意图中④为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三峡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三峡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长江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三分之二,长江因为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长江和黄河两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受地势的影响,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两河上游都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小问5详解】
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通航里程最长,有“黄金水道”之称,A正确;长江中游河段北岸汇入了最大支流汉江、南岸汇入了鄱阳湖、洞庭湖水系,B正确;长江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货运量最大的河流,C正确;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D错误。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